目录导航:
- 河南烧香拜佛的地方
- 12月12日是傣历的什么日子
- 印度礼拜时间
- 拜四面神要注意什么
- 都江堰哪儿有烧香拜佛的
- 农村的寺庙属于什么教
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被佛教界尊称为“祖庭”和“释源”。“祖庭”者,祖师之庭院也。“释源”者,释教之发源地也。
大观音寺是一处以“观音菩萨”为主题的大乘佛教寺院。致力于推广大乘佛教,弘扬正法,挖掘、保护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
大相国寺,北宋期间皇家寺院,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开封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现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
?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
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
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12月12日是傣历的什么日子12月12日是傣历的开门节。
开门节,也称“出窪”,是信奉小乘佛教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等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地区。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与关门节(入夏节)相对应,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
开门节,亦称“出洼”,傣语为“豪瓦萨”,我国信奉上部座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地区,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
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 献。祭把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 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 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开门节”是傣历12月15日(阳历10月15日)。这天,傣家人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爷、佛像奉献食口、鲜花和钱币。而阳历7月15日至10月15日这三个月,则是“关门”时期,农活最忙,佛事活动也最多。这段时间,一般不谈恋爱,不结婚,也不外出远地。“开门”以后,才开始恋爱、操办婚事、外出等。
进洼节的最后天,即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农历约为九月中旬)过开门节(“出洼”),表示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已满。届时,男女老少皆盛装前往寺院拜佛,把食物、香烛、鲜花、钱币等献供给佛祖。老人们把“进洼”时送去的供品取出来烧掉,表示佛已“出洼”。十六日,未婚少女纷纷进寺拜佛,感谢佛祖开禁之恩。
十七日举行集市和赕佛活动。大家还要在三天节期内进行各种文艺活动。佛门僧众可以自由出入,民间信徒可以盖房结婚,一下子变得特别热闹起来。从形式上看,开门节、关门节是个宗教节日,但实际上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关门节的三个月正是夏季农忙时期,让人们尤其是青年男女安心劳动。开门节时,收获已毕,于民休息,庆祝丰收,搞些非生产性的建设及社会交往,是很必要的。
从9月15日开始的三个月为小乘佛教的安居斋戒期,此期间僧侣在佛寺中净居修学,接受供养,不许出外巡游,世俗信徒也到佛寺中静坐参佛,听佛爷讲经说法,每隔七天祭奉一次,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献佛。老年信徒常留宿寺中,与僧侣一样过宗教生活。社会上各种活动也都带有宗教色彩。直到开门节才恢复正常。
阿昌族节日: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意为送佛出寺,节期三天。此时收割完毕,进入农闲期,故取消进洼节的禁令,青年人可以自由玩乐。十五日,全寨的未婚小伙子带着花纸,敲着象脚鼓在寨中游行,老人们则进佛寺烧香,并要把以前进洼时放在寺院佛座后面的供品取出来烧掉,表示佛已出洼。十六日,举行佛爷出洼仪式,所有的未婚少女都要进佛寺拜佛。十七日,各寨青年男女集中,听本寨佛爷讲诵经文。然后,人们欢歌纵舞,相互祝贺。青年男女从这天起又可以谈情说爱,缔结姻缘了。
印度礼拜时间印度的节假日名目繁多,有世界性的,也有各地性的,也有宗教性的,有地域性的,政治性的还是有民俗的。
印度节假日一览
共和国日(Republic Day),每年1月26日。1950年1月26日,印度议会经过进程了印度共和国宪法,印度竖立共和国。
自力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8月15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平易近脱节英国殖平易近统治,取得自力。
洒红节(Holi),每年公历3、4月间,印度教四年夜节日之一。该节日正处于印度冬去春来、春季收获时令,是以也被称为春节。
灯节(Diwali),在公历10月、11月间,是印度教徒最年夜的节日,全国庆贺3天。
除夕(New Year),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除夕。新年第一天,谁也不准对人朝气,更禁绝发脾性。有些区域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除夕清晨最早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类奇异的风俗,印度的除夕被人称为“痛哭除夕”、“禁食除夕”。
全国性节日:
元旦:1月1日
国庆节:1月26日
独立纪念日:8月15日
甘地逝世纪念日:1月30日
宗教性节日
印度教灯节:10月-11月
印度教十胜节:9月-10月
印度教除十节:5月-6月
伊斯兰教开斋节:2月
伊斯兰教古尔邦节:4月
基督教复活节:4月
基督教圣诞节:12月25日
锡克教那纳克诞辰节:11月
耆那教摩诃毗罗节:每逢15年一度的3月举行
节假日介绍:
元旦:公历1月1日。这是世界性节日,因而印度也不例外。新年伊始,各家各户都要喜庆一番。只是印度人在形式上似乎又加上了一点本国特色,那就是在相互拜年时,要在亲朋好友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点,以示吉祥。
国庆节:公历1月26日。1929年,印度历史最悠久的政党国大党在其年会上通过决定,规定1930年1月26日为独立节。此后,这一节日每年都过。1947年8月15日,印度正式宣布独立后,1月26日被正式定为国庆节。1950年1月26日,印度颁布了共和国宪法,1月26日具有了更为重大的意义。每年1月26日,印度政府都要在总统府前的广场上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
甘地纪念日:公历1月30日。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的伟大领袖、当代印度国父甘地遇刺身亡。此后,这一天便成了人们参拜甘地陵墓、纪念他伟大人格的日子。
萨拉斯瓦蒂节:一般在公历1月到2月间,是印度教节日。在此期间,印度教徒要纪念知识女神萨拉斯瓦蒂。
洒红节:公历2、3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的大节日。此节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
开斋节:公历2月前后,是穆斯林节日。这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穆斯林开斋节没什么两样,开斋节前,穆斯林要封斋一月,白天不得进食,到了开斋节,穆斯林们到清真寺礼拜,尔后宰牲摆宴,欢欣庆祝。
丰收节:也叫“庞格尔节”,在公历3月中左右,盛行于南印度。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要打扫清除,人们要穿戴一新,烧做甜牛奶米粥敬奉太阳神,尔后全家分食。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团聚。人们还要举行敬牛仪式,给牛洗澡,染牛角,好食以待牛,牵牛游行或举办赛牛会等。
复活节:公历3月2重日至4月25日间,是基督教节日。基督教徒要到教堂做礼拜,庆祝耶稣复活。
大雄诞辰:公历3、4月间,是耆那教节日。耆那教徒要举行集会,到耆那教庙敬香,祭拜大雄。
佛陀日:也叫“吠舍节”,在公历4、5月间的月圆日,是佛教节日。南传佛教认为,佛陀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盘都在这一日,因而定为佛陀日。这一天,佛教信徒要举行法会,到佛庙敬香拜佛。
宰牲节:公历4月左右,是伊斯兰教节日。这一天,穆斯林要沐浴盛装,到清真寺做礼拜,互相拜会,宰杀牛羊。
除十节:公历5、6月间,是印度教节日。该节源于古代对河川女神的祭祀。印度教徒认为,节日期间到恒河等圣河沐浴,可消除身、口、意三方面的十种罪恶。
扎格纳特乘车节:公历6、7月间,是印度教节日。扎格纳特意为“世界主宰”,即克里希纳神,是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化身。节日期间,印度各地凡有扎格纳特庙宇的地方都要举行沐浴节。沐浴节后15天,将扎格纳特等神像安放在礼车之上,放上供品,送到附近的寺庙中去,信徒们会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格外热闹。
克里希纳神诞辰:公历8、9月,是印度教节日。这天,印度教教徒会斋戒、沐浴,唱颂诗,祭拜克里希纳神。
佩镯节:也叫“拉克夏本坦”节,一般在公历7、8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二相传在古代,因陀罗神在决战之前,其妻在他的手腕上系了一个绸带做的护符,叫“拉克夏”。因陀罗神戴着它最后大获全胜。所以,每逢过节,姐妹要给兄弟戴上“拉克夏”,以求天神保佑他们一生平安。不过,这种“拉克夏”现在变成了绸带、红线或是手镯。做兄弟的当然也不能只受惠,不出力,他们也会向姐妹们保证,他们将终生保护她们。
独立节:公历8月15日。纪念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正式宣布国家独立。
十胜节:公历9、10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大节日。该节源于史诗《罗摩衍那》,是为了纪念罗摩大战魔王罗波那,最后取得胜利。细节另述。
杜尔迦节:与十胜节同时,是印度教节日。该节是印度东部孟加拉地区的最大节日。当地人民主要庆祝恒河女神杜尔迦下凡。节日期间,信徒会塑立杜尔迦女神像,大念杜尔迦经,举行庙会,到第十天,人们开始举行盛大的,赛神会并游行,最后把神像抛人河中。
灯节:公历11、12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印度最隆重的节日。细节另述。
那纳克诞辰:公历11月的第一个满月,是锡克教节日。这一日,锡克教徒会到金庙中念经祈祷并吃甜粥。
圣诞节:公历12月25日,是基督教节日,印度的圣诞节与西方的圣诞节无异,只是没有那么隆重罢了。
拜四面神要注意什么四面佛是华人地区民间对梵天的俗称,“梵天”在佛教中亦称造书天、婆罗贺摩天、净天。原是婆罗门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是创造宇宙之神。在东南亚和泰国被认为是法力无边,掌握人间荣华富贵之神;其四面分别朝向东南西北,供信众祈福。由于外形近似中国佛像,中文译名多为四面佛,但事实上四面佛不是佛,所以准确而言应译为四面神。
基本资料
四面佛,人称“有求必应”佛,该佛有四尊佛面,分别代表爱情、事业、健康与财运,掌管人间的一切事务,是泰国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对信奉佛教的人来说,到曼谷来不拜四面佛,就如入庙不拜神一样,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据说四面佛的灵验超乎寻常,因此,有些游客为了在四面佛前许誓还愿而多次往返泰国,更有许多港台影视明星,年年都来泰国膜拜四面佛,可见四面佛的魅力。
四面神(Four-Face Buddmst ldol),又称四面佛,意为梵王。梵王是印度婆罗门教主神。泰国各地以至泰人住家院庭内多有设置。四面佛位于曼谷爱侣湾凯悦酒店边、崇光百货公司旁的马路转角处,声名远播,香火最盛。人们拜四面神时通常用鲜花、香烛和木象,或者将麻雀放生,富有者则雇几名穿著泰国古代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佛像前随著音乐边歌边跳传统的祭神舞,意在祭神、谢神或还愿,以谢神恩。到泰国旅行,参观四面佛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神像供奉在高约4米、工艺精细的花岗岩神龛内,正襟危坐,全身金碧辉煌,东南西北四面都同一面孔,同一姿态。据说,此神掌管人间的一切事务,其四面所求各不相同。一说是:四面分别代表事业、爱情、健康与财运。正面求生意兴隆,左面求姻缘美满,右面求平安健康,后面求招财进宝。另一说是:代表慈、悲、喜、舍。凡是祈求升天者必须勤修这四种功德。求神的信徒一般要有一套祭品,包括12柱香,1支蜡烛,4串花。拜神从正面开始,上烛祭拜,转左,再由右至后,转一圈,每面献花一串,上香3支(第一支是拜佛祖,第二支是拜佛经,第三支为拜和尚)。
四面佛原名“大梵天王”为印度婆罗门教三大神之一,乃是创造天地之神、众生之父,天王在天界中法力无边,掌握人间荣华富贵,具备崇高之法力。大梵天王有四面、八耳、八臂、八手,每手所执之物均有其深长意义:一手持令旗(代表万能法力);一手持佛经(代表智慧);一手持法螺(代表赐福);一手持明轮(代表消灾、降魔、摧毁烦恼);一手持权仗(代表至上成就);一手持水壶(代表解渴、有求必应);一手持念珠(代表轮回);一手持接胸手印(代表庇佑)。大梵天王之性情温柔,充满慈悲、仁爱、博爱、公正这四种正直性格,佛教称之为婆罗门的四梵行,也是佛教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愿降福及济助—切天神及众生。四面佛有四面的原因是因为四面佛公正不阿,具有慈、悲、喜、舍之四梵心,无论“求事业”、。祈爱情”、“盼发财”、“保平安”,皆能照顾到东西南北四方之世人及生灵。 据称四面神极为“灵验”,有求必应,因此朝拜者摩肩接踵,神台上火光通明,香案上青烟袅袅,串串鲜花堆积如山。每隔一定时间,仙乐骤起,一群头戴皇冠、身穿艳丽传统服饰的赤足少女,排成两行翩翩出场,绕神像起舞,欢快活泼。
拜“四面佛”注意事项
在泰国及东南亚,“四面佛”被认为是仁慈无比的神祗,所以在拜“四面佛”之前要戒荤吃素,以表示对动物的仁爱,信众在日常生活中禁止虐待动物。
都江堰哪儿有烧香拜佛的般若寺,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蒲阳镇,丹凤山南麓。
般若寺,始建于唐朝,被誉为“川中胜景”,因曾珍藏全国仅三部《般若经》之一而得名。
中文名
般若寺
外文名
Banruo Temple
地址
蒲阳镇花溪村境内
占地
300余亩
修建时间
明代宣德四年
历史沿革规模之大历史沿革兴盛时期布局结构建筑特色寺内文物影响深远地图信息TA说
历史沿革
蒲阳镇花溪村境内般若寺,是都江堰城北胜境之一。般若寺在丹凤山南麓。两山环抱如凤翼,一岭高如翠屏。寺建于“丹凤”背上,颇擅形胜。“般若”是梵文praina的音译,意即“智慧”。印度语系中含清净无为、智慧深广之意,佛教用来指如实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
农村的寺庙属于什么教农村的寺庙属于佛教,起源于印度,流传西藏,发杨与国内称为藏传佛教,有两千多年历史,兴盛与唐宋,一值到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