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在什么情况下2比5大
- 周礼中最重要的是哪种礼仪
- 五三大什么意思
- 五大历史散文
- 笠翁对韵七虞最全解释
- 从五大战役看左传的重礼思想
1、排名的时候
2可以是算错的时候啊
3,一个人有五个孩子,老二就比老五大。
4,石头剪刀布,剪刀比布大!
5,斗地主时,2比去5大!
在颁奖典礼上,二是大于五的。二等奖是优于五等奖的!打扑克牌斗地主的时候,二也是大于五的,家里排行的时候,老二也是比老五大的
周礼中最重要的是哪种礼仪在周礼中规定,圜丘建于国都南郊,于每年冬至之日在此举行祀天大典。先秦时期,祀天礼就已成为祭祀中最隆重的礼仪。圜丘祀天礼在《周礼》中占有显要地位,体系完备,是《周礼》所载诸祭祀礼仪中最具代表性之礼。
周礼共分为五大类礼仪,分别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1、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主要内容:
(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
(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主要包括:方丘祭地,四望山川;封禅;祭祀社稷之神。
(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主要有祭祀带帝先王;祭祀先圣先师;籍田与享祀先农之礼,亲桑和享祀先蚕之礼;享祀先医,高禖(祈子之礼);腊祭等。
2、嘉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
3、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的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宾礼亲邦国”,这里讲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国之间交际之礼。宾礼包括:
春见曰朝,夏见曰亲,秋见曰觐,东见曰遇,时见(有事而会)曰会,殷见(诸侯同聚)曰同,时聘(有事而派遣使者存问看望)曰问,殷覜(多国使者同时聘问)曰视。具体而言,大致包括:朝觐之礼,会同(会盟)之礼,诸侯聘于天子之礼,诸侯遣使交聘之礼,相见礼。
4、军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军礼是师旅操滨、征伐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军礼同邦国”,这里讲的是对那些叛逆不驯的诸侯要用军礼使其服从和同。《周礼》所说的军礼包括以下内容:
(1)“大师之礼,用众也”,指军队的征伐行动;
(2)“大钧之礼,恤众也”,指均土地、征收赋税;
(3)“大田之礼。简众也”,指定其狩猎;
(4)“大役之礼,任众也”,指营造、修造土木工程;
(5)“大封之礼,合众也”,指勘定封疆,树立界标。
5、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凶礼的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五三大什么意思"五三大"通常意思指的是"五一三",在中国民间俗称为“忘不了的日子”。
这个日期指的是1949年5月3日,也被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1949年5月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河南省郑州市宣布解放全国。这标志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宣告了新中国的建立。五一三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纪念日之一,代表了中国人民长期的抗战和革命斗争的胜利成果。它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是中国人民勇敢奋斗和追求独立、自由的象征。
每年的5月3日,在中国会举行庆祝活动和纪念仪式,以表彰中国人民为国家发展和独立作出的贡献。这一天也被视为中国的爱国主义日,让人们回顾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五三大学指五邑大学
五邑大学(Wuyi University),坐落于广东省江门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五邑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设立。1990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成为本科教学合格单位。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等级。[1][2]
截至2022年2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设有19个教学机构,开设88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7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有专任教师近1200人,各类在籍学生近2.4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2万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
五大历史散文1.《国语》: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齐、晋、郑、楚、吴、越等8个国家的史事。
2.《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载书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主要记录了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言行。
3.《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的历史大事,相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4.《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录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相传是左丘明所作。《左传》和《国语》是中国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5.《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作者不可考。
笠翁对韵七虞最全解释答:笠翁对韵七虞其一:红对白,有对无,布谷对提壶。前两句是说红与白,有与无是相对的,后一句布谷指布谷鸟,提壶指鹈鹕鸟。七虞其二:罗对绮,茗对蔬,柏秀对松枯。罗,绮都指丝织品,茗指若茶,蔬指菜蔬,柏秀与松枯是指松柏树。
宾对主,婢对奴。
宝鸭对金凫[ fú ]。
升堂对入室,鼓瑟对投壶。
觇[ chān ]合璧,颂联珠。
提饔[ yōng ]对当垆[ lú ]。
仰高红日尽,望远白云孤。
歆[ xīn ]向秘书窥二酉[ yǒu ],
机云芳誉动三吴。
祖饯三杯,老去常斟花下酒;
荒田五亩,归来独荷[hè]月中锄。
---
婢:奴婢,被役使的女子。
宝鸭、金凫[ fú ]:象鸭、凫形状的香炉。凫,水鸟,俗称“野鸭”,像鸭,雄的头部绿色,背部黑褐色,雌的全身黑褐色,常群游湖泊中,能飞。
李清照《浣溪沙·闺情》: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明夏完淳 《寒灯赋》:卧玉虎而欲飞,拥金凫而不暖。
升堂对入室:古代居室建筑,室外有堂。一次孔子评价他的弟子子路,说:“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意思是他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诣,但还不够理想。
鼓瑟:1、弹瑟,2、比喻夫妇感情融洽。出自《诗·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投壶:古代宴会时助酒兴的游戏。宾主依次向壶投箭,投进多的为胜,少者罚酒。
觇[ chān ]合璧,颂联珠:觇,观测。古代迷信说法,日月合璧,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排成一线,是太平的征兆。
提饔[ yōng ]:饔,瓦罐。汉代鲍宣的妻子桓少君喜欢打扮,结婚时带来很多嫁妆。鲍宣说:“我们家境贫贱不应当这样。”桓少君于是立刻褪去服饰,换上粗布衣裳,常常提着瓦罐出去打水。一作“提瓮”。
当垆:垆,放置酒器的土台,这里借指酒店。当垆,卖酒,亦作当庐、当炉。西汉富家才女卓文君,钦慕司马相如的才学,与他私奔。他们无以谋生,卓文君便卖掉车马,买下小酒馆,自己站在柜台前亲自卖酒,司马相如则洗涮酒器。
汉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仰高红日尽:史载晋元帝太子明帝幼时非常聪明,他父亲元帝经常抱他上朝。一次,恰逢有长安使者到,元帝问他:“日与长安哪个近?”回答说:“长安近,没听说谁从日边来。”第二天,日薄西山宴群臣,元帝又问,明帝又说日近。元帝问为什么这么说,回答说:“举头见日(日指他的父亲晋元帝,是古代崇拜皇帝的说法),不见长安。”众人听了,无不惊奇。
旧诗文常用这个典故,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望远白云孤:望远白云,白云孤飞,望断白云,比喻客居他乡,想念父母家人。典出《新唐书·狄仁杰传》:(阎立本)荐(狄仁杰)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比喻客居他乡,思念家乡的父母亲人。
歆[ xīn ]向秘书窥二酉[ yǒu ]:歆向,指西汉刘歆与其父刘向,都是西汉末年著名的学者,曾经多年整理皇家图书,对先秦典籍的整理、流传起了很大作用。刘歆继父业,整理六艺群书,编成七略。对经籍目录学具卓越贡献,为中国目录学之始。
二酉,即大、小酉山,在湖南沅陵县西北。古代传说,秦时曾有人于此读书,留书千卷于山中。窥二酉,意思是读了许多古代的秘密藏书。
机云芳誉动三吴:机云,指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他们是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三吴,指吴郡、吴兴、会稽,陆机兄弟的家乡。他们的祖父陆逊、父亲陆抗皆吴国名将,吴国灭亡后,他俩至洛阳,为晋太常张华器重,文名大噪,闻名他们的家乡。
祖饯(jiàn):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 。《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百官大会,祖饯於长乐观。”
归来独荷[hè]月中锄:荷,担着,扛。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从五大战役看左传的重礼思想《左传》以战争叙事而著名,作为春秋时期的史书,介绍了春秋时期的各种战争,它的叙事艺术对中国文学史也有很大的影响。《左传》的战争描写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在出征前后会伴随这各种礼制传统,即使在战中也会存在“致师”这样的礼制。其中有记载“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也就是在出征之前要有以上的礼节,像是饮至之礼,出征之前要祭祀,饮至,舍爵(爵位酒爵);战败亦有投降礼,这真应人们所说,即使是打仗也是需要有仪式感的,这些仪式都是承周礼而来,也提现出了双方的平等,重礼,还有战方的仁爱和道德观念。
《左传》中的叙事描写与战争描写闻名于世,其叙事艺术,战争描写,无论是在史学还是在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不仅仅如此,其中重要的内容便是对战争中礼制的描写颇为详尽。中国向来以礼仪之国著称,即使是在诸侯混战的春秋时期,也是十分注重礼仪的,《左传》中有大量的战争描写,战时的仪式感也是必不可少的。
战前礼仪
出征之前是需要准备工作,贯穿整个作战过程的礼仪也是必不可少的,国家定期都会对部队进行整顿,知道军队的大体状况,这样才不会避免大战在即手足无措的状况,有的国有称霸的野心,所以对待一触即发的战争更要做好部署。除此之外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便是建立一路或者记录有明确部署的军队,授权将领,像是在僖公二十二年,建立三军,僖公三十一年又建两军,这些都为晋争霸取得了良好的条件。更因为古代的兵马和兵器的所有权属于皇室,在即将开战的时候,需要布置兵马,分配任务,实战演练,确定统帅。面对如此庞大的军队,必须要有一套系统的流程,这个流程便是出兵前的礼仪。宣十五年,“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谷梁传》),出日,治兵,习战也,这是出征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准备工作。
这一项准备做完以后还需要迷信一下,那就是下一项准备工作,那就是祭祀和占卜。为了使战事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取得最后的胜利,这项准备更是不可少的,它至少能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这种国事,要告知祖先,得到祖先的庇佑,希望祖先可以保佑战事的成功。祭祀祖先还远远不够,那就需要下一份工作,占卜了。其实说起占卜,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商周时期的甲骨卜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占卜也不似以前一样的仪式感了,没有了商周时期那么隆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将自己的命运交给自然,他们有了抵御自然的能力,不会一味求于上天,所以这种占卜也只能是个仪式,可以求个心安罢了。
战事进行时
战争当中最重要的一环似乎是致师礼,目的大概就是为了鼓舞士气,《左传》中也多次描写致师礼,这个礼节通俗易懂一点就像是在《羞羞的铁拳》沈腾老师那一句“你过来啊”我理解的致师礼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你先派人向对手发出挑战,每次战争中的致师礼会有所不同,即向敌人发出挑战的方式有所不同,最英勇的人负责冲锋陷阵,杀掉敌人并割下左耳。因为致师礼,这场战争拉开了帷幕,有人先向敌人叫嚣,给个出其不意,以达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是战争礼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另外还有犒师之礼,这就像是我们比赛当中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了,双方交战前,一般是实力比较弱的那一方派遣使者去对方军队犒劳慰问,多以酒食与之,二就是给军官送礼品,对方会根据军官的职位不同给与不同的礼物。这是一种外交手段也算的上是一种谋略,可以假借犒师去刺探军情,知道一些对方军营的情况。这个礼制无论是在战事还是在外交上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战后收尾
献捷礼,这呼应了战前的祭祀和占卜,大战之后凯旋归来,大获全胜,那全都是仰仗祖先的庇佑,首先不能忘记祖先,回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再一次举行祭祀,告知祖先凯旋而归。第二便是嘉奖类的了,首先要犒赏三军将士,宴请士兵。有功者更要将其名记录在册“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于大烝,司召之”。对于战死沙场的人,国家要对他的家属予以补偿。最后一项便是战后的最后一项工作,两国交战有胜必有败,战败后若损失惨重,还有哭师礼,其实就是一场追悼仪式。战败国还有献俘礼,宣公十二年“楚子退师,郑人修城,进复围之;三月克之,入自皇门,至于逵路,郑伯肉袒牵羊以逆”,以示战败者投降。
这些礼制是对于西周时期礼制的继承,有的看来太流于形式,但每个过程都缺一不可,它们或多或少影响了整个战争形势的发展,制约着人们的行为,随着战国时期各国的兼并,这些礼制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除此之外,《左传》还有一部分值得学习的,那就是虽是残酷的战争,但是仍有一种道德的仁爱的内涵。从后世的战争中我们看到的是残酷,是无情,是侵略,是非正义,后世的战争均是为了吞并土地,但是在春秋时期,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战争是流血的,也是残酷的,但是总有仁义和道德的因素在,在僖公四年齐楚召陵之盟,楚国和齐国有过这样的对话“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破?”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召”。这就强调了德的重要性,若国君以德服人,谁会不服?不以德服人,不得人心,即使有再多的城池又有何用。除了德行之外,还有仁的描写,一国若有丧事,如果他国趁国难而出兵则是不仁的表现,即使是战争也要符合道德仁义的约束。
无论是战中的礼制仪式,还是战后的各种仪式,都随统治者野心的不断上升而逐渐消失,这些礼仪制度,优秀的品质可惜随着时间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