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廷:从锅炉工到古生物学家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郑晓廷:从锅炉工到古生物学家的相关内容:临沂大学终身教授、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馆长郑晓廷据中国教育报(魏海政):初中肄业的锅炉工、针织厂厂长、镇长、金矿矿长、博物馆馆长,以及短短3天之内在《自然》和《科学》上连发两篇科研论文的古生物研究专家…

临沂大学终身教授、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馆长郑晓廷

据中国教育报(魏海政):初中肄业的锅炉工、针织厂厂长、镇长、金矿矿长、博物馆馆长,以及短短3天之内在《自然》和《科学》上连发两篇科研论文的古生物研究专家……也许一般人很难想象,如此令人眼花缭乱毫不相干的职业身份,会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他还有很多常人难得的荣誉光环:全国第一批“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还有以他的姓名命名的恐龙“郑氏晓廷龙”……在厚厚一大摞数都数不清的荣誉证书和奖章中,他自己最有感情的,还要数“全国自学成才奖”。

如今,已过耳顺之年的他,依然留着经典的小平头,两鬓略有斑白,穿着朴素,身轻体健,言语爽快,脸上带着标志性的微笑。他就是临沂大学终身教授、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馆长,被誉为“最牛民间科学家”的郑晓廷。

“干什么事都要能钻进去才行”

郑晓廷是山东乳山人,1954年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1955年,全家人跟随父亲来到位于沂蒙革命老区的平邑县。1970年,平邑县针织厂招工,刚刚16岁的郑晓廷进了针织厂,成了一名锅炉工。

锅炉工干的是又脏又累的力气活,每天要完全靠体力把一万多斤煤炭一铲一铲投入锅炉,再把煤渣清理出去。一天下来,再年轻的身体也会感到精疲力尽。郑晓廷开始钻研,想着怎样能使烧锅炉更轻松些。他开始自学数学、物理、机械设计制图等课程。3年后,郑晓廷成功地把原来完全手工加煤地锅炉,改成了机械加煤的半自动化锅炉,并且使锅炉从每小时产蒸汽2吨变成了3吨。随后,他又把人工上水的水塔改成了自动上水,还为棉毛机增设了断线自停装置,并制造了机械化翻布机等设备。

因为他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创新能力,很多大学生都赶不上,周围的人很快对这个初中肄业的小伙子刮目相看。1975年,年仅21岁的郑晓廷成了针织厂团总支书记,1979年,郑晓廷荣获全国第一批“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80年,他被任命为厂长,1981年开始兼任书记。

从此之后,郑晓廷的仕途一路顺利,1984年调任县经委副主任,1988又调任仲村镇镇长,两年后接任镇党委书记。此时的郑晓廷,年仅36岁。

然而,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正在等着他。1991年4月,一个消息引爆平邑县:归来庄发现了大金矿!平邑县很快成立了领导小组,决定自主开发金矿。然而,谁也没开采过金矿,开矿需要的技术、人才、资金都成了难题。县里也组织邀请了不少专家人员,来考察后都摇头摆手,“干不了这活”。

“郑晓廷干过企业,又肯钻研,让他来。”最后,县领导决定把这一重任交给郑晓廷,他成了金矿的矿长、书记。

“干什么事都要能钻进去才行。”回想当时的情景,郑晓廷如此感慨。他白天实地考察,晚上苦心研读,把金矿生产经营所需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行业的工艺流程全都装进自己的脑子。针对当时归来庄金矿所面临的最大难题——环境污染,郑晓廷考察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全泥氰化矿山。当时国内的全泥氰化矿山,采用的都是建尾矿库湿法排放的工艺,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氰化钠污染问题。郑晓廷发现污染的主要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郑晓廷:从锅炉工到古生物学家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