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当曲科考立碑记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特写:当曲科考立碑记的相关内容:远眺雪山下,广袤江源中。一块刻有“长江南源当曲科学考察纪念”的大理石纪念碑,6日立在“一岭分三江”的青海省杂多县阿多乡扎西格君。来自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与青海省水利水文部门的10多名科考队员们,向纪念

远眺雪山下,广袤江源中。一块刻有“长江南源当曲科学考察纪念”的大理石纪念碑,6日立在“一岭分三江”的青海省杂多县阿多乡扎西格君。

来自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与青海省水利水文部门的10多名科考队员们,向纪念碑敬献哈达、列队致敬,纪念历次长江江源科考的前辈,并号召公众“敬畏江源、保护江源”。

海拔4900多米的扎西格君,是当地有名的分水岭,来自当曲湿地的江水在此分为三个流向,分别汇入长江、澜沧江、怒江。当地藏族群众还在分水岭立起三座洁白经幡,分别代表在此分流的三江。

6日下午,科考队员们在完成当日测量、采样、航拍任务后,专门来到扎西格君立碑纪念。此次科考,是长江水利委员会自1976年首次对长江江源开展大规模科考后,第12次对江源开展的综合科考。

“长江江源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文化价值。”科考队员、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环境所副总工程师赵良元说,长江源头的高原冰川、湿地,生物多样性突出、河道类型丰富、藏区文化璀璨,吸引大量科研人员前来开展科学考察,探秘长江源。

长江水利委员会是组织、参与长江江源科考次数最多、覆盖最全的科研机构之一。自2012年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下属长江科学院每年都会组织一次长江江源综合科考,获取了大量宝贵的科研数据。

赵良元介绍,这些科研数据都是江源科考队员们克服高原反应、忍受旷野寂寞、精确采样记录的成果,甚至有的前辈在科考过程中出现脑水肿等症状,遭遇生命威胁,“立碑纪念,就是要大家学习他们严谨细致、勇于挑战的科考精神。”

“江源科考目前已经历了‘走进江源、认识江源、保护江源’三个阶段。”科考队负责人、长江科学院党委书记吴志广介绍,上世纪70年代的江源科考,主要是探明长江源头;近年来的多次江源科考,重在采集江源冰川、水土、生物等相关数据,全面系统认识江源的整体情况;去年以来的江源科考,则是比对历年科考数据,对江源开展“体检”,更好地保护长江江源。

保护长江江源,是这次综合科考的核心主题,重点科考江源主要河流泥沙含量与径流变化、鱼类栖息地生境现状、人类活动对湿地影响等内容,系统了解江源生态环境现状与变化,为后续提出做好江源保护的科学建议、搭建长江江源“体检”指标体系打下基础。

离开扎西格君前,科考队员手捧从长江、澜沧江、怒江中取样的江水,缓缓浇在纪念碑碑脚,也借此寄托他们的心愿:“敬畏江源、保护江源,愿江源江水永远奔流不息。”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特写:当曲科考立碑记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