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谥号的传统是从周朝传下来的。现存西周的青铜器中有“生称谥”现象,就是某王活着的时候已经被用“谥号”称呼。有学者解释这是因为作器时该王已死,是后人追记当时事。个人更倾向于这是由生前的尊号向死后的谥号转化的阶段。
2、周朝的创业之君是文王与武王,所以文和武这两个谥号是后人最喜欢用的。谥号里的文绝不是指这皇帝没武功,武也绝不是指他穷兵黩武。反之庙号因为全是美号而没有恶号(庙号本来是一种额外的荣誉),会把文、武这样的大字眼用在一般皇帝身上。
3、汉朝搞了一个大发明:高。把这个本来是商代庙号“高祖”里的字拿来作谥号。从此开国皇帝一般都用三个字作谥号(或其中的主要部分):高、文和武。第一个有齐高帝萧道成和明高皇帝朱元璋。第二个是魏文帝曹丕、齐文宣帝高洋和隋文帝杨坚。第三个有晋武帝司马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宋武帝刘裕、陈武帝陈霸先、唐太武皇帝李渊(初谥)。努尔哈赤本来是武皇帝,康熙元年(四大臣摄政)改谥高。现存有一部《武皇帝实录》,就是改修前的实录。
4、汉朝除了高帝、光武帝、昭烈帝,所有皇帝谥号都以“孝”字开头。但行文时多省略。这一点影响深远。顺便说“昭烈”就是照着“光武”来拟的,光对应昭,武对应烈。汉以后北魏(追谥的不算)、北齐皇帝也都是两字谥号,唐以后就长得多了。
5、孙吴又搞了一个大发明:大。孙权谥号大皇帝,事实上宋太祖的谥号也落在“大”字上。
6、一个皇帝是会有多个谥号的。汉献帝刘协,是曹魏在他死后的谥号,但刘备方面在曹丕即位后就让他“被殉国”,上谥号“孝愍皇帝”。隋炀帝,是李渊控制的长安义宁朝廷给他上的恶谥。但同时的洛阳的皇泰朝廷,却给他上了美号,庙号世祖,谥号明皇帝。完全是成功二世祖的待遇。
7、有些谥号本身的意思并不坏,但被用在某个实在不堪的皇帝身上后就没法再用了。例如惠,谥法是“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汉惠帝是吕后执政时给亲儿子上的,并不算坏,但白痴晋惠帝以后,基本没人用这个谥号了,只有乾隆拿来恶心建文帝……类似的还有白痴晋安帝。恭帝倒是成了亡国之君的惯用谥号,有晋恭帝、西魏恭帝、隋恭帝、后周恭帝、宋恭帝(这个是宋端宗朝廷上的尊号,不是谥号)等等。这个不是他们能自主的。
8、一般都说谥号是从唐代变长的。具体时间点。一是在唐高宗上元元年,也就是他和武则天自称“天皇、天后”的那年,把李渊从“太武皇帝”改成脑洞大开的“神尧皇帝”,李世民从很传统的“文皇帝”变成叠床架屋的“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又加了两次,变成“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他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加尊号(天宝十三载加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给祖宗加谥号大概是表示“一视同仁”的手段。
9、但是辽、明、清这几代大部分的皇帝,谥号里其实还是有一个可以辨认出来的“关键字”。就是“孝”的前后(辽)或整个谥号最后(明、清)的那个字。举例来说:
在嘉靖之前,朱棣的庙号是太宗。所以偶尔看到文献里有“太宗文皇帝”的话,那可能是指的是李世民、朱棣或皇太极,要看语境。
10、明代皇帝的谥号,名义上是“天锡”也就是天赐的,群臣要制作一个“谥议”来阐述它。并把它以诏书形式刻在玉简上,称为“谥册”。但起初都不系统阐述选择庙、谥的理由,大约从武宗开始,有比较具体的讲解。说的比较明白的,就是世宗肃皇帝的肃。谥议里说:“惟兹众美之具臻,实皆刚德之克就。”谥法,刚德克就曰肃。这是在强调世宗的“君德”,说白了是就他的统治术来立意的。
其实谥法更多地是一种习惯法,要参照先例。例如神宗死后,初上庙谥为“显宗恭皇帝”,结果言官上书,说晋恭帝、隋恭帝都是亡国之君,你们是何居心!于是把显字挪去谥号,用尧称“神宗”(出自伪古文尚书《大禹谟》)的典故,改上庙号为神宗。另外,咸丰的谥号“关键字”也是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