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史当中,皇权与相权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会互相制约,任何一方势力的倾斜都会引发严重的时局问题。对于一国之君来说,优秀的丞相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君臣和谐上下一心才能将国家治理好。但若是皇帝过于软弱或昏庸,难保不会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形,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预料的东西。为了削弱相权对皇权的约束力,而乞丐朱元璋大刀阔斧地废除了丞相制度,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历史上没有“宰相”这个官名
中国古代都是怎么称呼宰相的?
中国历史朝代表
“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 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
“宰相”则并不是我们历史上存在的官名,它泛指最高的行政长官,通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西汉的丞相陈平说: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所以它的官名随着朝代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司徒、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 秦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后只设左、右丞相。西汉初萧何为丞相,后迁为相国,萧何去世后,曹参继任。到文帝初年,设左、右丞相,以后只设一丞相。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景帝中元五年改称为相。
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担任宰相职务的称为“中丞相”。 汉朝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
汉武帝时,起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
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执政。 汉献帝时,复置丞相,由曹操担任。
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或将军。
其位最尊、权最大者则为录尚书事。 录尚书事在魏晋时期扮演着重要角色,历代重臣,必加录尚书事的头衔。录尚书事不是单独授予的官衔,而是一种加官,即朝廷不会单独任命某大臣为录尚书事,而是和其他官衔一起授予。曹魏后期权臣司马昭,曾被朝廷任命为大都督、录尚书事;西晋开国功臣贾充曾被朝廷任命为太尉、太子太保、录尚书事;东晋后期重臣谢安,曾被朝廷任命为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简单的说就是把之前丞相的职位由一个分为三个了,宰相不再是一个人,成为一群人了。
唐宋以后,尚书省或中书省有时设左、右丞相,相当于原来的尚书左右仆射,位居尚书令或中书令之次,握有实权。
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宋朝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宋朝的时候还是有宰相的,比较出名的是宰相赵普,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位。宋朝建立之后,不仅对地方不放心,对中央也不放心。想来想去丞相还是权利太大了。于是只给行政权,把军权和财政权从丞相手里拿出来了。这下只要没有钱和军队,丞相是彻底的反不了了。所以宋朝的权相比较少,但是南宋的奸相却不少。北宋宰相被称为什么?宋朝宰相制度发生多次变化
元丰改制,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政和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
南宋建炎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为参知政事。 乾道间又改为左、右丞相。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中国皇帝千年来想尽办法减少宰相的权力,这下又回去了。而且元朝皇帝更换频繁,就导致宰相的权力更大了,甚至可以决定皇位的继承。
明朝建立承袭的是元制,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丞相权利也是非常的大。朱元璋本来对大臣就非常的不放心,这下有个这么厉害的丞相就更不放心了。他希望朱家的天下是一个简单而稳定、可以流传千世万世的“大同社会”,所以据说是有意叫胡惟庸当丞相。任其胡作非为,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朱元璋废丞相使得朱家得以大权独揽,而失去宰相辅佐的朱元璋虽是大权在握,但却不得不以一己之力面对着来自整个国家的奏本。然而,他依旧因此感到心安,甚至立下祖训:“他日朝廷之上若有人敢再提设立宰相者,必杀之。”
也有人说胡惟庸是冤枉的,但是从此宰相是彻底的退出历史舞台了。
至此,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被废除。
明清两朝没有宰相 大学士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
朱元璋道除了批阅奏折外,朱元璋还要上朝面见群臣,这俨然是一个“超级工作狂”。
朱元璋如此勤政,着实让人敬佩,他认为这是一种责任。朱元璋说:“人君日理万机,怠心一生,则庶务壅滞,民无所赖,贻患不可胜言。”朱元璋勤政还有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随时随地不论在何种场合,只要想到一件事,里立即写在纸片上,然后挂在衣服上。刚开始,每当文武百官们都看傻了眼,皇帝衣服上挂满了纸片,就像披着一件羽毛衣服。朱元璋事必躬亲,宵旰图治,而且经常微服私访。更神奇的是,朱元璋还写过一篇名为《勤懒说》的寓言故事,告诫天下臣民勤奋的重要性。
在《明实录》等官方史书中,关于朱元璋勤政的记载比比皆是。朱元璋临死时也认为,“朕受皇天之命,膺大任于世,定祸乱而偃兵,妥生民于市野。谨抚驭以膺天命,今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专志有益于民。奈何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智,好善恶恶,不及多矣。”
然而,朱元璋如此兢兢业业,人们对他的勤政并没有很高的评价,远不及后来的雍正,这是为何?历史专家认为,朱元璋这是“自虐式勤政”。历史专家认为,朱元璋如此勤政,完全是他废除了丞相后的结果。明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有个一针见血地评价,“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另外,钱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汇总也提出一个观点,“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不差的。”钱穆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明清没有丞相制度,这让皇帝真正彻底实现了大权独揽。
从秦汉至元末,丞相的权力越来越小,但是毕竟一直存在着。丞相存在,能让皇帝抽开身来做更重要的事情,可朱元璋彻底将其废除,硬要“事皆亲决”。哪怕是机器,也要有受损的时候,何况皇帝?因此,有人提出朱元璋是“自虐式勤政”,他再累也是活该。
不过,精力十足的朱元璋却并没有考虑到后代子孙的素质和精力的问题。以朱棣为例,他夺权之后深感奏事繁多,但又不敢违背祖训,因而只得设立了内阁来当作自己的“秘书”组。而内阁却没有实权,大权依旧在皇帝一人手中,所有条令的颁布都需要经过皇帝的同意,这又意味着皇帝的素质会决定着国家的现状和未来。
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 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明朝相权被阉割 内阁更缺失了天下为先的使命感
清沿明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 。
剪不断理还乱 中国帝王为何对丞相“又爱又恨”?
历史上由丞相之职坐上皇帝宝座的仅仅只有两位
在中国历史上,宰相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也是国家的栋梁之臣,但是伴君如伴虎,自古以来许多忠君为国的千古名相都死于非命,不得不让人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相——范仲淹
政治是严酷无情的,历朝都演绎着此类故事,不讲权谋或许自以为足智多谋都难逃厄运,有些是忠臣,皆对自个的主子衷心耿耿,也大多成果了特殊的工作,但是他们的下场却令人恻目唏嘘。
历朝对宰相的称谓
商朝:相
周朝:冢宰
秦、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东汉:司徒、太尉、司空
隋朝:内史令、纳言、尚书令
唐朝:尚书令、尚书仆射、侍中、中书令
宋朝: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
元朝:左丞相、右丞相
明朝:丞相、内阁大学士
清朝:殿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
古代宰相等于现在的什么官?能不能与总理相当?
在古代的官僚等级里面,“宰相”这么一个人是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那么放在现在丞相又属于什么级别的官员呢?
宰相其实是处于君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同时宰相也是有很多种叫法:相国、太宰、丞相、军机大臣、总理等等。对应现在与“总理”非常像。
宰相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职能,那么对应现在的官职也是略有不同的。
以宋朝为例
宋朝采用“二府三司制”,宰相的权利被一分为三,可见宰相得地位下降,对应现在的话不再有总理的职务,而是降到副总理。
有一点值得了解的是宋朝设立了“中书门下”掌管着全国行政事务,长官为同平章事,这个机构就像政府一样,长官同平章事就像现在的总理一样。
以明朝为例
明朝是宰相的一个终结时期也是一个开端时期,明朝中书省左丞的职位属于“宰相副职”或“宰相助理”级别。“中书左丞”这个官职在明朝只存在13年,洪武元年初设,至洪武十三年中书省被废除。
明初设立的中书省官制与传统不同,不设“中书令”(中书令是宰相),而是设两个丞相:左、右丞相,分担中书令职责,正一品,为明朝中书省的最高级长官,负责统领六部。分工不同,左高于右。
在左丞相、右丞相下面,设置左丞、右丞各一人,职责是辅佐、协助丞相工作,正二品。
需要说明的是杨宪被诛前是中书右丞,左丞是汪广洋,正是因为左丞相李善长生病,右丞相徐达领兵在外,造成“中书无官”,所以让左右丞代暂理中书省事务,后来经李善长举荐,胡惟庸得以进至左丞相,汪广洋回朝后为右丞相,唯一没有被任命为丞相的只有杨宪,丞相和丞不分,造成了很多误会。
朱元璋在胡惟庸案后废除了丞相这个职务,设立了内阁大学士协理政务,这个职务对应现在就像秘书一样,不过这个秘书比现在的副总理还要高级一些。
以清朝为例
清朝时期沿用前朝的内阁制同时,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大臣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军务政务,军机处与现在的政治局、军委很像,军机大臣就像委员一般。
晚清推行新政,仿照外国设立了“内阁总理大臣”,负责处理政务,这个有点像现在总理。但是在晚清的混乱局面,该职位并不能在该时期力挽狂澜。
由此可见,宰相一直是位高权重的存在。按现在的官职来算,最低也到部级领导。
丞相岗位演变,从正式工到临时工,由一个变成一窝
秦汉时期,宰相权利有时不弱于皇帝,可到隋唐时期,宰相地位逐渐减弱,从正式工变成临时工,甚至由一个变成了一窝,在难以与皇权对抗了。
秦汉以来,丞相权利极大,如果是秦皇汉武这类皇帝,皇权肯定没问题,要是赶上了个贪玩不理朝政的窝囊皇帝,皇权肯定旁落,相权就会大涨。曹操做了丞相,基本上等于篡位了,接着司马氏做了丞相,就有了晋朝,尤其是在混乱的魏晋南北朝,如果谁做了丞相不篡位,老百姓都替他着急。
隋文帝杨坚也是做了丞相篡位北周,才有了隋朝,所以他当上皇帝之后,为了防止这类事情在子孙身上发生,为了隋朝的万世江山,推行了三省六部制。名义上来说,相权被一分为三,有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可实际上每个省的两个副长官都进入了政事堂,所以实际上政事堂是有九人,一人之权瓜分为九分。至于李渊、王世充、宇文化及都是以大丞相为名扶持傀儡皇帝,独揽大权的。
到了唐朝武则天时期,皇帝设置了一个职位,叫同中书门下三品,虽然只是临时岗位,但是却有丞相之权。比如一个七品小官,加了这个头衔,就能进入政事堂,自然有了宰相的权限。但是临时工的命运就捏在皇帝手上,想撤就撤。但是正式的宰相,皇帝可不能随意撤换,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如果达不到条件,一般是撤不掉的。
渐渐的,政事堂的丞相们大多成为了临时工,而真正的宰相往往是年龄很大快要死了,皇帝有意给他一个荣誉,比如封个太师中书令,位高但权不重。
这些办法,都是皇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不但让丞相成为临时工,还让丞相从一个变成一窝,直到朱元璋时期,彻底废除来了丞相之职。
“宰相”百官之长变迁
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之后,作为君主主要的辅佐人物从制度上被定格为百官之长,由此开启了宰相制度。
所谓“相”,指帮助,辅佐的意思,比如“吉人自有天相”,不是脸长得怎么样,而是说有天的帮助。
宰指“主管,掌握”。
故而,宰相既有一定的决定权,主管权,又有辅佐君王,维护王朝统治的根本政治任务。
此外,宰相是民间通称,中国历史上没有正统王朝使用宰相作为官职名。
宰相并不指某个人,而是指职务,换言之也可以好几个人来做。
打个比方:总经理就像宰相,那么宰相就1个人。有的公司没有总经理,只有3个副总经理,3个人都是老大,那么这3个副总经理都是宰相。
这就是所谓的独相,多相,乃至后来的群相。
无论是一个人也好,三个也罢,还是一堆人,宰相都有自己独有的决策权,行政权。许多事情不需要报批皇帝,自己就能解决。除军国大事,皇帝不用参与日常行政工作,也不会直接指挥下级行政官员。
如果某个皇帝很想做的事情,宰相不同意,那么这个事情也做不成,因此明清之前,中国古代皇权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受到相权的制约。
在书本上,相权起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为独相,当中一段忽略,到隋唐创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出现多相,唐朝时三省虚设,搞政事堂,凡事进政事堂的都是宰相,就从多相变成群相。
群相制度在宋代被加强,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确切来说都是差事不是官职,要你做了给你一个,你就是宰相,不要你做了就拿掉,你就不是了。
宰相搞成了委员会制度。
举个例子:有一所学校,由校委会管理,董事会点你一个语文老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校委会,参与学校决策机务,你实际上就是校长了,董事会不需要你了,把你这个头衔拿掉,你继续回去做你的语文老师,学校决策机务就和你没关系了。
相越来越多,表现的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相权越来越分散,越来越受到皇权的制约,同时皇权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从汉代开始,除了相权削弱外,皇权也在通过任用身边亲信的方式加强,形成内部决策机构,最典型的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朝问题。
明朝废相实质
历史上宰相夺权的有几个?古代没有文臣宰相篡位夺权的例子,废相权的人神经过敏。
曹操也是成了大军阀后,才把有名无实的汉献帝劫持,当上了丞相,曹家篡夺汉室江山靠的是自己的私家军队,而非丞相这个职位,朱元璋废相权实在是有些神经过敏了,极其害怕丢掉皇位重过乞丐的生活。
至于王莽,霍光,杨坚主要借助的是外戚力量,李渊这位大丞相首先是军阀,至于像王安石那样凭科举当上丞相的没有能力篡位的。
说“明朝看似无相,实则有相,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的辨析。需要注意的是,这道题目不是开放性题目,一定要从皇权和相权的本质来看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的说法,绝对不能拿张居正的孤例,去衡量整个明清中央制度。
历史学习要从制度上,史实上进行编制考虑,绝对不能自以为是,指鹿为马,不能把特殊当成普遍,把孤例当成常态。
朱元璋废除的不仅是宰相官职,而是相权。明清两代只有协助决策的机构(内阁和军机处)而没有相权。
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都是皇权的组成部分,并没有任何相权。
明朝内阁的实质不过是皇帝的秘书处,到了后期也不过是智囊团而已。
明清没有像尚书省这种最高行政执行机关,统领六部执行机关的就是皇帝,不再有任何中间机构和官员。
我们来看三省六部制度和明朝内阁制度的结构就明白了:
在明朝之前,具体事务都是由宰相处发出交给百官执行,明朝之后,所有的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发出交给百官执行,没有宰相机构。
宰相可以管六部,但是内阁不能管六部。
清朝都是“奉旨”,“上谕”,意思就是皇帝直接给你的命令。
所以从明朝开始,不管大事小事,事无巨细都要皇帝批示,比如哪里闹灾了,哪里混乱了,都要皇帝亲自批阅,哪怕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是骂皇帝的奏章都无一例外捅到皇帝这里。
那么内阁是干什么的呢?内阁的作用不是处理这些日常事务,而是给出意见,内阁既不是独立决策机构,也不是独立执行机构,他们的意见夹在奏章里发给皇帝,也就是“票拟”,只有通过了皇帝批红,事情才能落实,批红下来六部直接执行,内阁也没有任何执行权。
我们还是用修水坝为例子。
在唐朝制度里,现在X地要修个水坝,事情提上来,打到政事堂,宰相们商量要不要造,然后商量怎么修,怎么造,花多少钱,决策之后抄送给皇帝报备,然后直接执行,一般情况下,造不造,怎么造,怎么修,花多少钱,皇帝不管,这全是宰相的事情。
如果遇到军国大事必须皇帝和政事堂一起同意,才能执行,政事堂不能专权,皇帝也不能独裁,而日常事务皇帝不管。
在明朝内阁制度,现在X地要修水坝,奏折提上来,打到内阁,内阁的阁臣不能直接说这个水坝不造,只能给出意见票拟,然后给皇帝,皇帝看过票拟之后,最终决策修不修,然后对方案作出指示,比如要减经费,要修漂亮点,批红打下去,下放六部直接执行。
如果皇帝嫌贵不想修,就直接批红否决,无论这个水坝多么利国利民。内阁没有人可以左右皇帝的意志。
换言之,皇帝同意,内阁不同意,也要执行,皇帝不同意,内阁一万个同意,也无法执行。
如果皇帝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但是又不想花这个银子,那就把奏章压住,叫做“留中不发”,不表态,那么事情也无法实行。
从军国大事,到后宫事务,各种各样的政务皇帝都要参与,而且要不断跟进进度。
有些事情是重复的固定的日常事务,只需要批准就可以了,所以皇帝会让司礼监太监代为批红,因为只要写准了,知道了,阅(皇帝很多时候批的都是大白话)等等机械操作。
但是这也变相给了宦官篡夺皇权的机会。
张居正是怎么回事?
明朝中后期,有一些内阁首辅的确权力很大,比如嘉靖中后期的严嵩,隆庆时期的高拱,崇祯前期的温体仁,还有最有名的万历前期的张居正。
那么他们权力那么大,为什么就不算是宰相呢?他们权力那么大,那么内阁首辅不就是实际上的宰相吗?
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是错误的。
明朝出现强权内阁首辅,并不是内阁这个机构本身性质造成的,而是内阁首辅篡夺了皇权,代皇帝说话,代皇帝表态。
明朝那么多内阁首辅,拥有强权的是极个别现象,张居正之后的申时行,王锡爵,沈一贯,叶向高等等首辅都没有强权色彩。所以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无论是制度上还是史实上都不成立,都不是明朝中后期的普遍现象。
那么张居正是怎么回事呢?
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朱翊钧登基时只有10岁,主少国疑,李太后和司礼监大太监冯保都需要强大的外朝官稳定国政,而张居正需要内朝的撑腰,于是形成了内外联动的三角同盟体系。
张居正做的所有票拟,皇帝都批,批红只是走流程,张居正利用皇帝年幼,用自己的票拟权篡夺了皇帝的批红权,进而得到了类似宰相的行政决定权。
注意,张居正没有任何权力,只是皇帝年幼,李太后和冯保放权给他,如果皇帝要收回批红权,随时可以。
张居正病故之后,万历皇帝憋了10年的火一下子释放出来,剥夺了张居正的一切头衔,还逼得张居正家破人亡,差点鞭尸。
宦官专权也是一样,无论是王振,刘瑾还是魏忠贤,都利用皇帝的信任,勾结外朝的大臣来篡夺批红权,因为皇帝贪玩,不理朝政,他们就代皇帝决定,进而篡权。所以明武宗反应过来,立刻收回权力杀掉了刘瑾,崇祯帝上台就用皇权逼死了魏忠贤。
关于清朝的军机处,后面再讲。
剪不断理还乱 中国帝王为何对丞相“又爱又恨”?
相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许多文人墨客都把成为相作为自己的终极人生目标。可是在作为统治者的君主眼中,相就显得不那么必要了。相权作为补充和制衡皇权的存在,两千多年来让历代君主是又爱又恨。
一、“相”存在的政治意义
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地区产生的文明,中国产生的文明是建立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农业生产之上的。当中国周代时形成了国土面积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万以上的巨型国家,同时期的其他地区大多还只是建立在城邦制基础上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型国家。
治理这样一个巨型国家的工作自然是十分繁重的,许多勤政的皇帝工作量也是十分惊人的。《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仅每天批阅的竹简奏章就达到一石,即一百二十斤的重量。文字超过三十万字。朱元璋曾在八日内批阅奏疏条陈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具体政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算来每天批阅奏折二百余件,处理国事四百余件。具体的文字量每天达到二十万字以上。
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对于一个精力旺盛且勤政的皇帝来说尚且吃力,遇到身体状态较差或者慵懒的皇帝就更加难以接受了。但是国家的具体事务不能耽搁,就需要有人来辅佐皇帝完成这些政务的工作。这种情况下,极具中国特色的相就产生了。可以说,相就是为了完成君主难以承受的繁重工作量而产生的。具体的分工就是君主制订大略方针,相负责具体的事务布置。
二、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中国的历史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由君主独自专政的,这是一个缓慢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皇权不断增加的表现就是相权的不断减少,尽管其中有某些阶段呈现了相权反弹的现象,但总体还是君主专政不断加强。但是丞相一职虽然并不长期存在,甚至后期已经被废除,相权却没有彻底消失,而是以不同的形式继续出现,甚至在官员体系内部也会对具有相权的官员直接称呼为相。
1、东周到秦汉:最初的相
同许多的制度一样,相也是在春秋战国时开始产生的。相作为君主的副手,第一次出现是在春秋末期的齐国。齐景公是一位十分特别的君主,他既有励精图治的决心又有贪图享乐的习性。为了在追求安逸时不至于荒废国事,更为了给自己空余出更多的时间,齐景公上位后不久就设立了相这个官职,负责帮助他管理国家的具体事务。这种做法后来被列国纷纷效仿。
战国时各国都设置相,也正是战国时相开始被称为相邦或丞相,为辅助治理国家的意思。相的职位一般都是任命对国家立有大功的人或者才能卓著的人才。战国时涌现了大批著名的相,如苏秦、张仪、范雎、田文、蔺相如、惠施等。值得注意的是,战国时的相并不是专指文官,许多武将也曾经被拜为相,相也是具有军权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对官制进行了调整和增补,在中央设置丞相一职,用来总领百官,处理实际的行政事务。汉代承袭秦制,并对丞相的权力进行了增加。西汉的第一任丞相是由建国过程中功劳最大的萧何担任,并被赐予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资格。但因为建国初期的丞相多由军功勋贵担任,他们对于皇帝的命令经常违抗,对皇权产生了影响,所以汉武帝时期任用了平民出身的公孙弘担任丞相,使得相权直接听命于皇权之下,不再呈现平行的关系。汉武帝还设置内朝,将丞相率领的百官设为外朝,军国大事多由内朝进行决策,而外朝只有执行的权力。
汉武帝之后一直到东汉灭亡,虽然朝廷对丞相的职位不经常任命,但由于皇帝大多早死,新帝继位时多是年幼,造成了外戚与宦官轮换专权的局面,这一阶段在实际上朝堂上的大将军、大司马等职位一旦由外戚担任就相当于丞相。虽然丞相的职位不再常设,但丞相的权力却由另一种方式在正常进行。
2、魏晋南北朝:相权与皇权的反复博弈
受东汉末年董卓、曹操任汉相而独揽大权的影响,三国的皇帝在实际掌权时大多不设丞相,以防止权臣的出现。但实际上还是以三公或者大将军等职位代替行使丞相的权力。西晋短暂统一后又迅速分裂,东晋和南北朝经常发生权臣篡国的情况。这时候的丞相“自魏、晋以来,非复人臣之位”,“丞相既不为宰相之任,而常为嬗代之阶”,就是说丞相的职位如果有人真正的担任,就是即将篡夺皇位了。
南朝宋、齐、梁、陈的开国君主都是前朝的将领出身,也都在篡位之前担任过相位。北朝的权臣如尔朱荣、高欢、高洋、宇文泰、宇文觉等,在掌握大权后也都担任了相职。按当时民间的谚语来说“为相不称皇,到老一场忙”,可见要是担任了丞相又不进一步当皇帝老百姓都替他着急。
3、隋唐:相权逐渐被制约
隋朝的建立者杨坚创造、改革官制和选官制度。因为杨坚本身就是外戚担任相位(大柱国)而最终篡位的,所以对于相权十分忌惮。他将丞相的职务一分为三,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明确分工,分使相权。避免了一人担任丞相后权力过大的局面。
唐代在三省六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三省的首长也不轻易授予,大多对资历较轻、官阶较低的官员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务来代替行使相权。这使得相权的实际执行人变为临时担任,不再成为常任的职务。隋唐的相权总体被制约,皇权相对加强,与魏晋南北朝形成了截然相反的态势。
4、宋元:相权触底反弹
五代时因为战乱等原因,真正掌权的大多是军事将领。北宋建立后确立了“重文轻武”的政策,打压武将,将军权收归国家。虽然北宋重视文臣,但对于相权的打压也是不遗余力的。尚书令等职务也逐渐成为荣誉头衔,一般用于大臣死后的追封。对于实际相当于相权的各省部官员实行滥任,在同一时间内经常出现十个左右相当于丞相的官员。最多时达到过二十几人。可以说相权进一步被分散,并被分解成若干部分分别行使。
从南宋建国后相权却意外的回升。因为南宋作为北宋的延续,开国君主赵构为了维系自己的皇位不惜抛弃整个中原地区和自己的亲眷,造成“得国不正”的评价。而赵构为了避免在面对金国和臣属、百姓时的尴尬,委任秦桧为丞相,代其受过。秦桧趁机专权,并开启了南宋朝奸相辈出的先河。直到南宋灭亡时,左右丞相仍然替代皇权行使行政权。元代吸取了金、宋的官制,设立中书省统领百官,相当于恢复了丞相的权力。
5、明清:君主专政达到顶点
明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了丞相职务及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相当于彻底罢免了相权。但与之相对应的,皇权无法完全完成全国的政务,只能设置了内阁来代替处理政务。明朝越往后期内阁的权力越大,实际上起到了丞相的作用,也相当于相权的另一种形式。清代继承了内阁,又先后发展了南书房、军机处,将相权进一步分化瓦解,最终使相权成为了皇权的附属权力,更类似于皇帝的贴身秘书和顾问。
洪武改制——废中书省前的大明各位丞相的下场
洪武元年(1368年),以宣国公李善长为中书省左丞相(相当于第一PM),以魏国公徐达为中书省右丞相(相当于第二PM,但常年征战在外),杨宪为中书省参知政事。
洪武二年(1369年),杨宪迁中书省右丞(相当于第二副PM)。
洪武三年(1370年),李善长患病,中书省无官,汪广洋被召为中书省左丞(相当于第一副PM),右丞杨宪专权断事,唆使御史弹劾汪广洋不孝顺母亲。太祖切责汪广洋,将其放逐海南。随即,杨宪担任中书左丞,但当月即因左丞相李善长劾其“放肆为奸事”,被太祖所杀。同时,胡惟庸拜中书省参知政事。
洪武四年(1371年),李善长因病辞官归居,左丞相一职空缺;征虏大将军徐达则不再担任右丞相;以汪广洋为中书省右丞相,参政胡惟庸为中书省左丞。
洪武六年(1373年),左丞相一职继续空缺,右丞相汪广洋被贬为广东行省参政;退隐的淮西集团韩国公李善长推荐同乡兼姻亲左丞胡惟庸任中书省右丞相。
洪武十年(1377年),胡惟庸进中书省左丞相,汪广洋被召回右丞相。
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刘基为胡惟庸毒死一案遭中丞涂节上奏,朱元璋问及此事,汪广洋回说不知。太祖大怒,将广洋贬谪海南。当船行到太平时,追究其包庇朱文正、不揭发杨宪阴谋等罪过,下诏赐毒而死。
洪武十三年(1380年),太祖以“谋不轨”罪诛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九族,为明初四大案之一。五天后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作为顾问,结束了千年的丞相制度。
洪武十八年(1385年),原第一任右丞相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太祖以胡惟庸案追问,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三、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实质
我国历代王朝是典型的君主专制政权,而君主的大权独揽势必造成因个人精力有限等原因对政务的无法全部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官员集团来辅佐君主来处理具体的事务,而百官之长的丞相无疑就是最接近君主的官员。丞相因为代表了官员集团的集体意愿,势必与君主之间造成隔阂;丞相的权力也的确对君主的地位产生了威胁和影响。这就是君主总是想方设法的从相那里夺回权力的原因。实际上相权就是官员集团的权力。
具体政务的执行过程中不可能缺少官员集团的参与和决策,这也是皇权削弱相权后国家的实际行政效率总会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所以相权一开始的削弱总是由具体人数的增加来得到分解。但是分解之后的相权在一段时间后又会产生新的替代机构,如大将军、中书省、平章事、内阁等。所以皇权为了进一步加强专政,就会使用新的机构替代相权机构。到了清代,内阁的权力也基本成为摆设,内阁大学士的职位成为荣誉头衔。相权与皇权的博弈总体趋势就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从被分解为若干项开始,最终由品阶较低的官职取代。
四、结语
皇权与相权,是中国专制制度下的两个政治畸形产物。尽管古往今来涌现了众多名垂千古的名相、贤相,但他们都是皇权的附庸,代表了皇权专制的一种延伸。但在中国古代极端专制的历史环境下,相权也是唯一能对皇权产生某种制约的权力,对于相权的逐渐剥夺,也使得国人的奴性开始显露,形成了千万大众都是皇权治下刍狗的局面,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自由。
参考文献:
1.《典略》
2.《史记》
3.《资治通鉴》
4.《续资治通鉴》
中国最后一名丞相
他为人骄横跋扈,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 个丞相。 胡惟庸早年跟随朱元璋起兵,曾任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职。
洪武三年( 1370年),胡惟 庸拜为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七月,由于李善长推荐,胡惟庸升任右丞相,洪武十年,升为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擅自裁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私自查阅 内外诸司奏章,凡是对己不利者的,均藏匿不上报。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于功名仕途之徒以 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贿以金帛、名马、玩物等。
胡惟庸还千方百计地拉拢因犯法受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让他们在 外招兵买马,以图谋反。 此外,胡惟庸还勾结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人,让陈宁坐中书 省阅天下兵马籍。
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
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得 说不出话来。 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儿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 的方向,不肯退下。
朱元璋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 着士兵,刀枪林立。 朱元璋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先后罢黜丞相, 革除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 臣下若敢有奏请说立者,即处以重刑。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宰相胡惟庸的死因之谜
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宰相,作为和朱元璋一起创业的功臣,最后却被朱元璋诛杀,实在令人费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惹火烧身呢?这里有三个版本,我们可以破解一下这个谜,至于哪个版本可靠就无从考证了。
(一)第一个版本 :“云奇告变”事件
《见闻杂记》中记载,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忽然奏报朱元璋,宣称其旧宅中有一口苦井冒出香甜可口之水,他说这是祥瑞吉兆,想请皇上过去欣赏。
朱元璋闻之很高兴,就带领众人去观赏。谁料,车到西华门的时候,路旁窜出一人,拦住轿子。护卫上前,把这个人狠狠揍了一顿,可是此人依旧执著地拦在车前,朱元璋觉得事情蹊跷,便下车询问。
原来此人是西华门的内史,名叫云奇,他一个劲地指着胡惟庸旧宅的方向,朱元璋率众人登上高台向那里眺望,随即大惊失色。原来,胡惟庸家的亭台间都隐藏着身披盔甲、手持刀剑的士兵。朱元璋果断返回皇宫,立马下令逮捕胡惟庸,以“擅权植党”的罪名将其处死。这便是著名的“云奇告变”事件。
(二)第二个版本:大胆妄为,扣押使者
《明史》记载:洪武十二年,占城国派使节前来朝贡朱元璋,宰相胡惟庸却私自扣押使节并把贡品私吞,皇帝朱元璋连一点儿信息也不知道。
谁知,后来不知怎么滴走漏了风声,朱元璋知道后勃然大怒,胡惟庸居然没把自己放在眼里。朱元璋在朝堂上亲自公开审讯此事,但左右丞相胡惟庸汪广洋却将责任推卸给礼部,礼部内部有相互推诿,朱元璋震怒,当即下令处死汪广洋的一干人,这为胡惟庸之死敲响了警钟。
第二年,徐杰等人揭发胡惟庸的种种违法事迹,称其有谋反举动,朱元璋当庭逮捕并处死了胡惟庸,同时处死的还有徐杰等告密的人。以上为《明史》记载,《明史》为正史,说法应该可靠。
(三)第三个版本:诛杀车夫,惹火烧身
胡惟庸是中书省左丞相,在朝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朝中大臣没有人不怕他的。随着胡惟庸的势力越来越大,胡惟庸的儿子也飞扬跋扈,胡作非为,可以说在京城里为所欲为,没想到儿子的横行霸道却给胡惟庸带来了杀身灾祸。
一次胡惟庸的儿子驾车在大街上恣意狂奔,没想到祸从天降,从车上掉了下了,命丧黄泉。胡惟庸痛失爱子后,为报私仇,私自将驾车的车夫杀死,为了隐瞒事情真相,胡惟庸未将此事禀报朱元璋。朱元璋知道后大怒,让胡惟庸做出补偿,胡惟庸请求用金钱弥补,遭到朱元璋贬斥。从此,朱元璋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胡惟庸两年半的丞相任期宣告结束,生命也因此画上了句号。
胡惟庸究竟是怎么死的,我们也无所知晓,也破解不了这个谜。但是如果认为胡惟庸是因为日益骄横跋扈并有篡位之心而被诛杀,那就有点偏激了。因为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实际上就是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朱元璋也不例外。
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废除数千年的宰相制度,并且不准后人再立,目的只有一个加强自己的权利。朱元璋废除丞相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仔细想想,胡惟庸只不过是朱元璋运筹帷幄的一枚棋子,他的利用价值被用完了,自然就没有留他的价值,只需要找个借口,将其诛杀,这是情理之中的。
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废除数千年的宰相制度,并且不准后人再立,目的只有一个加强自己的权利。朱元璋废除丞相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仔细想想,胡惟庸只不过是朱元璋运筹帷幄的一枚棋子,他的利用价值被用完了,自然就没有留他的价值。
(三)第四个版本:忍了七年终于下手
胡惟庸早年跟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封胡惟庸为宰相,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
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独揽宰相大权,为所欲为。他不仅敛财,各地官员为了讨好他,搜刮的金银珠宝不计其数,还排除异己,官员上奏的奏折,他在皇帝之前查阅,不利于他的一律扣押,不准上奏。朝野上下一时间看他眼色行事。胡惟庸的做法让一些正直的官员越来越不满,某天徐达就把他的恶行上奏给了朱元璋,胡惟庸对此记恨在心,准备打击报复。企图诱使别人祸害徐达,但未能得逞。
朱元璋渐渐对胡惟庸的所作所为有所察觉,渐渐心生不满。
洪武十二年,胡惟庸阻隔占城贡使觐见,又与礼部尚书相互推卸责任,朱元璋一怒之下将所有人囚禁。此时,胡惟庸已经不能为朱元璋所容了。就在这年,又查出汪广洋被赐死时扯出来一件大事,汪广洋有个妾是因罪入宫为奴的,朱元璋大怒道,没官妇女只给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给?
为此,自胡惟庸到六部各部官员人人有罪。朱元璋下令严查此事,胡惟庸地位此时摇摇欲坠。
世上火中送炭的少,雪上加霜的多。众人已经能揣度到朱元璋的心思,终于在洪武十三年御史中丞涂节向朱元璋告密胡惟庸谋反。朱元璋接到告密以后,不动声响。四天之后,胡惟庸假称自己家的旧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这在当时来说可是祥瑞,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的时候,一个太监突然冲出来拦住皇帝的马车,急得却说不出话来,但始终用手指着胡惟庸的家,不肯退下。朱元璋感觉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皇宫,登上宫墙,发现胡惟庸家里到处都是士兵,盛怒之下派人逮捕了胡惟庸。
没过多久,胡惟庸就被处死了。而告密人涂节也因为有人弹劾他一起谋反,因为没成退而求其次才去告密,朱元璋将他连同胡惟庸一起处死了。虽然胡惟庸被处死了,但是搜集他罪证的事情远远没有停止。陆陆续续查出他贪赃枉法,勾结外邦意图谋反的大罪,胡惟庸被判处株连九族。胡惟庸案前后长达十余年,株连三万多人。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三位宰相
在历史上一位良相能够帮助国家起到国富民强的作用,而历史上真正算的上是名相的却屈指可数,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历史十三大名相排行吧,看看谁位列第一。
1.开创先例 相杰之首——中国第一宰相 管仲
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管仲的言论见《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管仲家贫,自幼刻苦自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他和挚友鲍叔牙分别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国动乱,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力争尽快赶回国内夺取君位。管仲为使纠当上国君,埋伏中途欲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子纠,也要杀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敌管仲。鲍叔牙极力劝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为齐国强盛著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桓公接受了建议,接管仲回国,不久即拜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华。起初,管仲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邻、先内后外、待时而动的治国求霸之策,而桓公未听其言,于次年轻率攻鲁,在长勺之战中被鲁军击败。
战后,为使齐国尽快富强起来,达到民足、国富、兵强,管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经济方面,他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国家能否安定,人民能否守法,都与经济是否发展密切相关。他废除了齐国仍保留的公田制,实行按土地肥瘠定赋税轻重的土地税收政策,使赋税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发展渔业,由国家铸造钱币调节物价,推动商品流通;鼓励商民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的经济得到很快发展。
在政治方面,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21个乡。其中工商乡6个,乡民专营本业,不服兵役,农乡15个,乡民平时种田,战时当兵。国都以外划分为邑、卒、乡、县,均设官员管理。10县为1属,全国共有5属,设5位大夫管理。每年初,5位大夫要向国君报告属内情况。这就形成了对全国的统治。
在军事方面,管仲认为兵在精不在多,强调寓兵于农,把行政上的保甲制度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起来。在农乡,5家为1轨,10轨为1里,4里为1连,10连为1乡,5乡为1军。每家出1人当兵,1军为l万人。全国有3军,国君自率1军,二位上卿各率1军。每年春秋通过狩猎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齐国由于管仲实行改革,很快强盛起来。管仲又向齐桓公提出了实现在中原称霸的谋略即“尊王攘夷”。所谓“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那时,西周王室衰微,造成列国互相争战。首先举起尊王的旗帜,就能借周天子之命,名正言顺地得到盟主的地位。所谓“攘夷”,是指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齐桓公三十四年(前652年),周惠王去世。齐桓公会同各诸侯国拥立太子郑为天子,这就是周襄王。周襄王即位后,派人送祭肉给桓公以示嘉奖。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考城附近)召集各诸侯国会盟,举行受赐典礼,并依据管仲的建议,订立了盟约。至此,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助王室一次,史称“九会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公认的霸主。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
2、才高齐天 谋深如海——秦朝名相 李斯(?—前208年)
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
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楚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
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李斯就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教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李斯奉命连夜写毕后的隔日,他又采岭石鑴刻,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会稽刻石]。 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3、功冠群臣 声施后世——西汉开国名相 萧何(?~前193)
汉朝初年丞相。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
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西汉初年政治家。沛(今江苏沛县)人。他不论在战争期间,还是在汉初恢复时期,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风度和治国才能,几千年来都被人们所称颂。
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佐刘邦(见汉高祖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推荐韩信为大将军。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侯。采摭秦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卒。
4.奇谋善变 不下三杰——汉初名相 陈平(?~公元前178年)
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西汉阳武(今中国中部河南原阳东南)人。
少时家贫,好黄老之术,有大志,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他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定三秦时,又归汉,任护军中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诸侯王叛乱诸役,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曾建议用反间计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祖六年(前201)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用陈平计,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汉建立后,曾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高祖死,因吕氏专权,不治事。吕后死,他与周勃定计,诛杀诸吕,迎立代王为文帝,任丞相,后改任左丞相。陈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辈出,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陈平能列其中,可见其功劳是很大的。
陈平曾在项羽手下做过谋土,但不被重视,后来就投奔了刘邦,陈平的“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历史典籍中给他总结的六种计策是:
第一 重贿对方将领,实施反间计;
第二,故意招待不周,离间项羽和范增;
第三,派女子出城,解荥阳之围;
第四,脚踢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第五,假游云梦擒韩信。
刘邦做皇帝后,想清除权臣,陈平学到了黄老之术中藏而不露的真髓,成功地保全了自己。陈平最后是病死的,得以善终。
5.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蜀汉名相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
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南)人。
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系汉司录校尉(郡以上之督察官)诸葛丰后代。东汉末年,北方大乱,诸葛亮姐弟四人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辗转至襄阳,因"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此时是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诸葛亮年十四。
四年前,即公元190年,刘表将荆州治所迁至襄阳后,即"起立学校,博求儒术"。诸葛亮到襄阳后即求学于城南的"学业堂"。在学堂先后结识了徐元直、石广元和孟公威等人,"为友甚密",经常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立志改革政治。由于诸葛玄和刘表的关系,诸葛亮又先后认识了襄阳名士庞德公、黄承彦和中庐县的司马徽、蒯良、蒯越等人,这样就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未来事业打下了基础。
后刘表上书,荐诸葛玄为豫章太守。约一年,"西城民反,杀玄"。诸葛亮没有了依靠,不得不独立生活,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与弟等到隆中"躬耕陇亩"。直至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后,才离开。在隆中,并非"苟全性命","未有须臾忘天下事"。他勤读书,广交游,自比管仲、乐毅,以便将来干一番事业。
由于司马徽、徐庶的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州、益州(今四川大部和湖北一部),谋取西南各民族的支持,联合孙吴,对抗曹魏而后统一天下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后来,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占领了荆、益。曹丕代汉称帝后,诸葛亮说服了刘备,建立蜀国称帝,被任为丞相。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受遗诏辅后主",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军国大事。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抑制豪强,任人唯贤,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关系,东和孙权,南平孟获,六出祁山以攻魏,力图收复中原。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魏将司马懿争战于渭南,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勉县东南)。年五十四。谥忠武。
诸葛亮一生谨慎,"长于巧思",他革新了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制造的"木牛流马",利于山地运输。著作有《诸葛亮集》。
诸葛亮死后,晋统一三国。镇南将军刘弘作《诸葛武侯宅铭》,在隆中设祠立庙。明代成化年间,已形成了隆中十景。一千多年来不知为多少游人所向往,王安石、苏轼、曾巩、唐寅等都留下了宝贵诗篇。
6、道破天下事 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 房玄龄 (579—648)
唐朝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以字行。
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父彦谦,隋司隶刺史。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先后担任秦王府记室、陕东道大行合考功郎中。他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每平定一,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与谋臣猛将密相交结,使他们各尽死力。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秦王弟兄间争夺皇位,太子建成在高祖前谮毁他和如晦,遂同被斥出秦王府。
唐武德九年(626)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李世民),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封梁国公。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十七年,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形于凌烟阁。晋王李治为太子时,他任太子太傅。太宗征高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二十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社”。
7、瓦岗军师 千古诤臣——大唐名相 魏征 (580 - 643 )
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
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闇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闇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83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 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 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8、断案神探 深谋远虑——盛唐名相 狄仁杰(630年-700年)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狄村人。
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宰相。他执法刚正廉明, 执法不阿,以身护法,甚至敢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唐嗣。他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举贤为意,凡举之臣,皆为唐朝中兴之臣。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当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深得人心。
垂拱四年(688年),张光迅奏狄仁杰出言不逊被贬为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刺史,入为洛州司马。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平章事,开始了他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
长寿元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结酷吏诬告狄仁杰等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被释后贬为彭泽令(今江西彭泽)。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临漳)。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与冀州相邻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刺史。
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杰被武则天招回朝中,官拜鸾台(门下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
圣历元年(698年),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还政于庐陵王李显。武则天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皇嗣,唐朝得以维系。
圣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骚扰河北。武则天命太子为河北道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征讨突厥,很快恢复了河北的安定。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又封之为梁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