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这个人论出身是所有皇帝中最低的,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出身,决定了他所建立的大明帝国,跟宋朝的气质完全不一样——无比的小农思想,无比的low。
尽管当年起兵的时候,朱元璋喊出的口号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但是朱元璋恢复的却并不是原来的那个宋朝,而是大量的继承了元朝的制度,而且从一个农民的视野和角度,来统筹和规划整个明帝国。
朱元璋的国策是清晰的,对内把明朝变成一个固定的,想种庄稼一样的管理人民,规定了每一个人的职业,而且这种职业都是世袭的,你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你的一生就已经被规划好了,而且不允许更改。
在《皇明祖训》中,朱元璋清楚的写道,凡是他的后代即位,都要严格遵从上面的内容,一个字也不准改,所有的事情朱元璋都规定好了,朱元璋就希望老朱家的子孙们,遵从祖制就行,能万世不易。
虽然紧靠这个想让帝国春秋永固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但是,作为朱元璋的角度,他的想法还是很清楚的,就是让后代不要以为当了皇帝就可以胡作非为,毕竟,朱元璋就是趁着当时的皇帝管理混乱时,一举拿下大明江山的。
都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明朝的皇家朱家作为天下第一家,也有自己的“家训”。洪武二年夏四月乙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实现朱氏世代为继的长远目标,开始编制《祖训录》,构建大明封建诸国以及官属之制,以此约束子孙朝臣。洪武六年(公元1673年)五月,《祖训录》拟成。《祖训录》即是《皇明祖训》的雏形。经过多次修订,《皇明祖训》才问世。大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已经68岁高龄的明太祖朱元璋颁布了最后一版《皇明祖训》。
有明一代,上至天子,下至朝臣百姓,皆将《皇明祖训》奉为圭臬。这部《皇明祖训》究竟有何魅力呢?
一、《皇明祖训》:“屡经改易而后成书”
朱元璋为什么要撰写《皇明祖训》?还是看朱元璋本人是怎么说的吧。
朕观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当时法已定,人已守,是以恩威加於海内,民用平康。盖其创业之初,备尝艰苦,阅人既多,历事亦熟。比之生长深宫之主,未谙世故;及僻处山林之士,自矜己长者,甚相远矣。
这是序言开头的一段话。大体意思就是,我朱元璋发现,历朝历代开国之君都是从刀头上舔血过来的,阅历丰富,而后代守成之君就不行了,长在深宫,不懂事。
朕幼而孤贫,长值兵乱;年二十四,委身行伍,为人调用者三年。继而收揽英俊,习练兵之方,谋与群雄并驱。劳心焦思,虑患防微,近二十载,乃能翦除强敌,统一海宇。人之情伪,亦颇知之。故以所见所行,与群臣定为国法,革元朝姑息之政,治旧俗污染之徒。
我呢,从小受穷,赶上了兵荒马乱,24岁当兵,用了20多年的时间打下了天下,对“人之情伪”,自然“亦颇知之”。所以嘛,把我见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和诸位大臣商量之后,定为国法,以避免元朝那种“无法可依”的弊政,同时呢,把那些被“污染”了的家伙好好地治理一下。
且群雄之强盛诡诈,至难服也,而朕已服之;民经世乱,欲度兵荒,务习奸猾,至难齐也,而朕已齐之。朱元璋灭元几无贡献 打农民军摘桃子捡漏成功
这一段写得相当霸气,傲视群雄、睥睨天下、唯我独尊的形象跃然纸上。
盖自平武昌以来,即议定著律令,损益更改,不计遍数。经今十年,始得成就。颁而行之,民渐知禁。至於开导后人,复为《祖训》一编,立为家法。……。今令翰林编辑成书,礼部刊印以传永久。
此段说了成文过程的艰辛,并为了“开导后人”,才汇编成祖训,作为“家法”让后代遵守。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非但不负朕垂法之意,而天地、祖宗亦将孚佑於无穷矣!呜呼,其敬戒之哉!
朱元璋严厉告诫子孙:我替你们已经考虑得非常周到了,你们别耍小聪明,照着做就可以了,一个字都不能改, 一定要给我记住!
试问,这种满满的盲目自信,世间有多少人具备,多少年才能出一个?明朝是穷死的 朱乞丐的顶层设计一手好牌打稀烂
《祖训录》作为《皇明祖训》的前身,一开始就是朱元璋对于明朝基本政制的训谕。在朱元璋眼里,《祖训录》是总结自己艰难创业经历而得出的“旧章”。如果后人不违背这部书,就可以“永保天禄”,如果违背此书,就是违背祖训。毋庸置疑,《祖训录》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部很重要的书。于洪武二年成文,后数易其稿,于洪武二十八年正式颁布。
所以朱元璋有生之年一直在修订此书,屡经改易,最终促使《皇明祖训》成书。《皇明祖训》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皇明祖训中共分为13章节,其中首章前三款分别描述了禁用酷刑,禁立丞相,以及对一些王孙贵族的处罚,第二节约不允许浪费,第三对祭祀有严格规定,第四告诉后代谨慎出行,第五告诫帝王谨慎国政,第六对各个亲王的礼仪等,第七对法律有严格规定,第八不允许皇后摄政,第九讲述了宫内职位的设定,第十对于职位规定,第十一规定了兵卫的用途和派遣方式,第十二规定了各个宫中和王爷的供给。第十三规定了物料支出等费用问题。
除序言外,共分13章:首章、持守、严祭祀、谨出入、慎国政、礼仪、法律、内令、内官、职制、兵卫、营缮及供用。概要内容如下:
(1)首章。前有四款,分述禁用酷刑、禁立丞相、对犯法皇亲国戚的处置及对四方各国的方针。其后是关于敬天法祖等问题的言论。
(2)持守。自述持身之道,强调节俭。
(3)严祭祀。认为祭祀贵在精诚,并叙述祭祀的准备程序。
(4)谨出入。告诫后代帝王不要轻易动止。
(5)慎国政。主要讲帝王须广有耳目,同时规定官员、士、庶人等不得枉议大臣。
(6)礼仪。分述祭祀、奉使王府、进贺表笺、亲王朝觐、亲王在国等礼仪。并为东宫及亲王府各拟名二十字,令其子孙顺序使用。
(7)法律。包括对皇太子和亲王的处分办法。
(8)内令。规定皇后不得干预外政、宫闱当谨内外。
(9)内官。分述内官职掌、品秩和内官机构的设置。
(10)职制。先叙述封爵的程序和规格,规定郡王子孙有文武材者,可考验授官;次述宗人府及王府官的设置。
(11)兵卫。分王国军队为守镇兵和防卫兵,遇警并从王调遣,同时规定亲王仪仗。
(12)营缮。规定诸王宫室格式,不得超越。
(13)供用。包括朝觐时沿途人役物料的支给和每岁常用两部分。
《皇明祖训》在历史上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
总起来说,《皇明祖训》核心只有三条:一是不准施酷刑;二是不准设丞相。三是不准无故兴兵。还有一条有争议,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对不准施酷刑这一条,朱元璋说:
朕自起兵至今四十馀年,亲理天下庶务,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其中奸顽刁诈之徒,情犯深重、灼然无疑者,特令法外加刑,意在使人知所警惧,不敢轻易犯法。……以後子孙做皇帝时,止守律与大诰,并不许用黥刺、腓、劓、阉割之刑。……臣下敢有奏用此刑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淩迟,全家处死。
就是说,不能用酷刑,提下都要全家处死的酷刑……一代暴君朱元璋 不谈功绩只谈人品与畜生无异
然而,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就是打着《皇明祖训》中“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统领镇兵讨平之”的旗号,抢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而且在南京,诛杀了宁死不屈的方孝儒”十族“,而历史上最多只是诛九族。可以说,在不施酷刑这一点上,祖训又根本没起到任何作用。靖难之役:朱棣10万大军难破济南城的前后始末
在不准设丞相这一点上,后代用内阁替代了,所谓不设丞相名存实亡。
在《皇明祖训》中,朱元璋清楚的写道,凡是他的后代即位,都要严格遵从上面的内容,一个字也不准改,这里面将皇帝至亲王的行为准则,例如:如何行政;如何执法到安排日常的生活起居;怎样管理后宫,皇族之间要怎样行礼,种种这样的,各种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这里面就皇帝安全这一点,都写的是清清楚楚,例如皇帝在和亲信大臣商量机密时,带刀侍卫只允许离着十丈远,这样才安全,晚上要记得警醒,没事听听城中的传言,知道是否有何异常。当然,只是规定这么一点怎会花费朱元璋6年的时间,这里面连皇帝的饮食都写得清清楚楚,怎么吃饭,怎么作息都安排的很周全。从以上可以看出,朱元璋心思缜密,考虑周全,撰写的皇明祖训内容面面俱到。
其实朱元璋撰写这本《皇明祖训》的原因非常简单,朱元璋历经南北攻打天下,其中辛苦自然有很多,而朱元璋的节俭也是在历代君王中登峰造极的,即便是在称帝之后,他在应天修建完工之时,也只要求坚固耐用却不求华丽,并且还让人在墙壁上画了很多历史故事来提醒自己,可以见得朱元璋虽然没有什么学识,但是对于治国和为人方面是颇有自己见解的,据传他每天的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块豆腐,而且所用床上没有金龙,这是历代皇帝不能匹敌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朱元璋才会告诫自己的子孙要懂得节俭,而这本书中也蕴含了朱元璋多年来的心血,所以他也严厉告诉子孙,称我都已经替你们考虑周全了,你们不用傻小聪明照着做就行,并且一个字不能改都给我记住了,这种自信是世界无人能敌的,这也造成了明朝的落后,毕竟是一个小农的见识。14世纪中国人的悲哀就是朱元璋这个乞丐上台了
这是一本类似于《皇帝行为规范手册》的书,留给后世皇帝,要求后世即位的皇帝都按照这里的要求进行行动,这样,这个庞大的明帝国才能一直延续下去。
这部《皇明祖训》是朱元璋一生政治经验和为君之道的总结之作,也是他所认定的要成为一个大明朝的合格皇帝所必须遵守的“岗位职责说明书”。这说明朱元璋认为自己的皇帝生涯是完美的,在他治下的大明帝国更是毫无瑕疵的,因此未来继承了帝位的朱氏子孙只要全盘照搬这部“祖宗家法”就能保证天下太平,朱氏江山随随便便都能万万年。
既然是祖宗家法,那么老老实实的遵守就好了,老朱决不允许任何人质疑乃至更易一字: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皇明祖训·序》)
这既体现了朱元璋强大的自信(自负),但也反映出他作为一个开国之君最大的缺陷和不足。
在历代大一统王朝的开国之君中,出身最低微的唯汉之刘邦和明之朱元璋。不过人家老刘非常有自知之明,除了立了个“非刘氏为王,天下共诛之”的flag外,对子孙如何当皇帝这码事完全采取放任的态度,更没拿祖宗家法的条条框框去横加干涉。于是在大汉朝的405年间,既有宽和文景,又有铁血刘彻,国力中衰了有孝宣中兴,王莽篡逆了有光武复国,当然也少不了元成、桓灵这样不靠谱的败家子。反正两汉29帝中啥品种都有,非常有开放性,这也使得那段历史非常的丰富多彩,难怪后人读《汉书》可以下酒。
跟刘邦相比,朱元璋才是真正的赤贫阶级。打一出生起,他种过地,放过牛,当过和尚,要过饭。直到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252年)加入郭子兴领导的义军以后,朱元璋才真正摆脱了饥寒交迫、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恐惧。
而这时,他已经是个25岁的成年人,三观基本定型。哪怕日后的身份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但朱元璋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和看法却已经很难再动摇了。
不得不承认,朱元璋天生就有帝王之姿。他所开创的伟业哪怕作为敌人也得钦佩不已。像清朝时康熙南巡,六次遣官拜祭,五次亲往谒陵;乾隆六次南巡,更是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且这两位开创了清朝极盛期、在当时声望如日中天的满洲皇帝,在祭拜老朱时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以表达对后者的敬仰和追思,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极其罕见的举动。尤其是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爱新觉罗·玄烨第三次南巡时,非但不顾大臣的劝阻亲往祭祀,还亲笔题下“治隆唐宋”碑,堪称是对朱元璋一生功业最高的赞誉:
“庚戌。谕大学士等曰:‘明代洪武,乃创业之君。朕两次南巡俱举祀典,亲往奠醊。今朕临幸,当再亲祭。’大学士等奏曰:‘皇上两次南巡,业蒙亲往奠醊,今应遣大臣致奠。’上曰:‘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着兵部尚书席尔达致祭行礼,朕亲往奠。’”(《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三·康熙三十八年》)
但朱元璋治下的大明王朝真的做到了强过盛唐、富过两宋吗?实事求是的讲,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最起码也是值得推敲质疑的。之所以会是这样的结果,有些原因是人力不可逆的,比如周期性的小冰河期,比如变得越来越难缠的各种蛮夷,比如随着时代的进步,王朝制必然走向衰败末路等等,而大明朝偏偏一个不拉的将这些倒霉催的破事趟了个遍;而另一部分原因就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了,其中朱元璋就应该背上最大的那口锅。
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搞出的这本《皇明祖训》。
话说自古帝王为后代子孙乃至臣子定规矩、立家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老朱也不是首创者——起码我记得刘邦留下过白马之誓,李世民写过《帝范》,武则天修过《臣轨》,两宋以后开始有了各种《圣训》,还有个真假难辨的《太祖誓碑》。不过立下这些祖宗家法的历代皇帝,没有一个说过后代子孙“一字不可改易”这种狠话,相反他们定下的规矩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起码人家都懂得与时俱进的道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世民搞出来的《帝范》。李大帝告诉太子李治,这本书就算是你老子的遗言,你继位登基后要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不知道如何解决,可以拿这本书参考一下。而且在书中李世民也没像老朱那样凡事都定下不许更改的“成法”,而是大讲特讲一些宽泛但对具体事务有着很强指导意义的原则和道理。比如他在教导子孙为君者要志存高远,以高标准严要求确定目标时,就这样写道: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帝范·卷四·崇文第十二》)
看似没说啥具体事,但干啥事的中心思想都阐述得明明白白,这就是水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皇明祖训》——老朱的啰里啰嗦以及多管闲事到了何种程度?连他26个儿子以下的后20代该怎样取名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哪怕是后来大逆不道的搞了把靖难的朱老四,也得规规矩矩的按照“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的顺序给子孙后代命名。
朱棣的子孙才把朱元璋的取名规则用了一半,大明朝就没了。
更何况这部《皇明祖训》编纂得也像老朱的文化水平一样忽高忽低。有的事情本来在前一章讲过了,到了下一章这位洪武大帝似乎是怕自己的不肖子孙智商太低或不够重视,非得再捡起来重说一遍。这倒不是重点,问题在于朱元璋几乎把一个皇帝该管的所有事情都管到了,还是死规矩不许改的那种,这样一来大明朝后来的皇帝还能干点啥?当个遇到事情就只会翻书寻找祖制的工具人?
当皇帝的要是不能为所欲为、肆无忌惮,那么这个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滋味?
所以从朱元璋亲手指定的接班人、建文帝朱允炆开始,《皇明祖训》所定下来的祖宗家法实际上就在不断的遭到破坏。只是有些规矩好破,比如假期——工作狂老朱深信“996是福报”的人生至理,所以规定大明朝的官员一年就放3天假(元旦、冬至和老朱过生日那天),然后连上362天班……这么搞谁能受得了?所以等到这位太祖高皇帝一挂掉,举朝上下便空前一致的团结起来(这种团结在大明朝几乎也是绝后的),立刻把这个祖宗家法给丢进了犄角旮旯。而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官员们的假期长度走出了一条长红的大阳线,最后达到了一年50多天。
在这种事情上无论君臣利益一致,所以“祖宗家法”这四个字大家都可以假装不认识。可问题是在财税、军制、外交、民政、宗藩、商贸等更重要的领域,老朱一通乱搞定下的规矩虽然弊端日重,但因为有着无数攀附其上的食利阶层的存在,“祖宗家法”四字就是钢浇铁铸般的不可动摇了。
老朱搞的宗藩分封制,就是拖垮大明朝财政最大的罪魁祸首
所以说要是把大明朝最终亡国的黑锅背到朱元璋、乃至这部《皇明祖训》上,其实也并非说不过去。
1.政治体制
废除肉刑。朱元璋长于民间,熟谙人情善恶,对于奸顽刁诈之人,会给予法外加刑,令人畏法。但他认为守成之君长于宫廷之中,不知人情善恶,使用黥刺、腓、劓、阉刑等肉刑可能会误伤。
废除丞相。朱元璋认为秦朝开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而汉、唐、宋等朝设立丞相,有不少小人作为丞相“乱政”。而明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彼此制衡,分理天下事务,将权力集中于皇帝,“所以稳当”。因此不许后人立丞相。
2.宗藩事项
洪武年间,封藩的诸王逐渐开始显露对帝室的威胁,为了确立继任者朱允炆对其叔父辈诸王的权威,朱元璋不得不修改《祖训录》,意图收管明朝诸侯王的权力。
如在用兵上,规定常选指挥控制王国镇守兵,诸侯王要提出合理的理由才能调遣镇守兵。在王国司法方面,剥夺诸侯王独立处理违法人员的权力,规定诸侯王必须将嫌犯送往京城审问治罪。除此之外,朱元璋还规定亲王和大臣不能同入宴会,限制诸王建造“离宫、别殿及台榭游玩去处”。
3.规定了不征之国
朱元璋对限山隔海、僻居一隅的夷国不感兴趣,认为他们的土地不足供给,民众不好管理,又惧怕子孙凭借富强无故兴兵,所以其规定了一批不征之国,即朝鲜、日本、大小琉球、暹罗、占城、爪洼、白花、渤泥等十五国。总的来说,朱元璋确立了守边有备,不征邻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凡海外夷国,如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西洋、东洋及南蛮诸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对外的话,朱元璋采取的是防守策略,在明确了边境之后,朱元璋用祖训的方式,明确告诉子孙,大明朝有15个不征之国,这些国家在不攻打明朝的情况下,是不能出兵征伐的,朱元璋就是个地主,牢牢地筑起篱笆,保护好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同时严令子孙,不要出去惹事,关起门来过好小日子就行。
老朱定下的不征之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身居海外
话说在今天就算有不同国家间关系好得可以合穿一条裤子、永远都不想互掐,那也得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缔结个和平友好条约啥的。就算有国家或地区自认是个怂货,想要取得永久中立国地位,也得弄个有公信力的国际条约护体才行。反正这种涉及国际关系的事务,好像从来都不是谁关起门来自己就能定下来的。
但老朱就行——他大笔一挥,就赐予了15国免于遭受大明朝军事攻击的永久性待遇。而且这种待遇无须经过任何协商和谈判,甚至用不着通知对方一声。因为在这位洪武大帝看来,他只是在处理“家务”而非国际事务,至于那15国因此走了狗屎运,只是受这件家务事的余波影响罢了。而且这种待遇对老朱来说更像是一种赏赐和施舍,那还有什么可商量的?
然而,朱元璋这种天朝上国式的傲慢,很快就被冷酷的现实击打得支离破碎,并让他的大明王朝在其后的近300年时间里,遭受了无数的尴尬和灾难。
比如高丽。虽然早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高丽就接受册封、使用洪武年号,成为明朝的属国,但一直在背地里跟北元继续勾勾搭搭。尤其是在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出使高丽的大明使节蔡斌和林密遭到公然的绑架和杀害后,明朝与高丽的关系更加恶化,高丽王王禑干脆恢复了与北元的宗藩关系,等于是明晃晃的打了朱元璋一记耳光。及至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高丽军队更是胆大包天的觊觎铁岭卫,与明军爆发了激烈的军事冲突,王禑决定发动大军吞并整个辽东。之所以这仗没打起来,是因为高丽军主帅李成桂野心勃勃,出兵途中突然杀出一招回马枪归国夺位,并在4年后篡位自立。此后为了压制国内的反对力量、稳固李氏江山,李成桂才归附大明,并使用了朱元璋亲赐的国号“朝鲜”。
在高丽实际上已经叛离大明王朝的这近20年里,朱元璋干了什么?除了无能狂怒,就是大肆嘲讽隋唐征伐高句丽之举为“欲广土地,枉兴兵革,教后世笑坏他,我心里最嫌”(《高丽史·卷四十三·世家第四十三》),要不就是没完没了的给高丽王下诏写信,像个碎嘴老妈子一般或劝说或威胁。总之就是想让高丽小老弟乖觉点、听话点,别总是给他找麻烦。
可问题是给他找麻烦的不止一个高丽,还有日本。关于倭寇,我们最熟悉的是其在明中期的嘉靖年间给我国东南沿海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戚继光、胡宗宪等人的抗倭事迹。但事实上早在元朝末年,倭寇便已经开始我国沿海地区活动,到了明朝立国后,这股风潮非但没有消退,反而愈发的肆无忌惮。尤其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倭寇先是入侵山东沿海,又转掠浙江明、台、温诸州,再入福建沿海郡县抢掠,简直是践踏大明海疆如入无人之境。
对此,朱元璋自然是勃然大怒,于是遣使斥责日本国主,令其约束臣民,不得再度犯境。
结果呢?大明朝的使者又被砍了脑袋。
老朱继续大怒,所以再派使者,继续交涉。恰巧此时主持日本室町幕府的足利义满想要获得与大明朝进行朝贡贸易的机会,于是开始约束倭寇,双方皆大欢喜。
不过在足利义满退位以后,其子足利义持对朝贡啥的不感兴趣,于是开始对倭寇持放任态度。对于明朝的抗议,他坚称“我国自古不向外称臣”,对取缔倭寇的要求置之不理。
不过这时候老朱已经挂掉了,即便要发怒也轮不到他了。
轮不到朱元璋去发怒的还有安南。而且他家朱老四这个“逆子”连老朱亲自指定的接班人都敢给靖难掉,更何况区区不征之国?所以当安南不安分时,永乐大帝朱棣根本不哔哔,伸手就打,打一遍不服就再抽一顿,直到把把安南国抽成了交趾布政使司。
只可惜大明朝的逆子只有朱棣一位。那个在自己爷爷面前扮演“好圣孙”,但实际上却是曾爷爷朱元璋的孝子贤孙的明宣宗朱瞻基一即位,就打着祖宗家法的旗号主动放弃了安南。
从此中国再无交趾,世间却多出了个越南。
自打朱元璋颁布不征之国的大名单到明亡的250年间,基本兑现了承诺——只要你不招惹我,说不征就是不征。就算招惹了……除了朱老四外还是没人征过(万历朝倒是抗日援朝了,但也还是连小本子的家门口都没摸到过)。
而那15个不征之国,除了离得太远和过于弱小的外,几乎都没少打过大明朝的主意。像是倭寇之乱延绵了几乎大明终朝(从1369年到1624年,共256年),其中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到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这历时13年的嘉靖倭乱造成的损失最为惨重:
“由是倭轻中国,悉境而来,岁渐增。内地巨猾投贼为用,破浙东、杭、嘉、湖、苏、松、常、镇、淮、扬至南通州诸沿江郡县不下数百处,杀伤人民百余万。守土以丧地被逮,总师以失律受诛者无数。”(《海寇记·卷一》)
对此,老朱家的孝子贤孙们严守祖宗家法,要么对此视而不见,能做到守土卫国的已是极限。除此之外,看似只折腾过一时的安南、朝鲜其实也一直没消停。终明一朝,安南始终扰边不绝,表面上最恭顺的朝鲜更是悄咪咪将现如今其境内的咸境北道等地区骗到了手。
我们东北有句话,叫“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哏赳赳”——无论古今,天朝上国的威信和地位都是用铁与血打出来的,批判的武器永远取代不了武器的批判。所以朱元璋所谓不征之国的施舍和赏赐,注定达不到他想要的目的。
不将其头敲碎、腿打折、肋把扇敲骨折,人家为啥要奉你为宗主,认你是天朝上国?
汉朝和明朝这两个同样由出身草莽的英雄人物建立起来的王朝,其外在气质和个性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同样是使节被蕞尔小国砍了脑袋,朱元璋在无能狂怒之后只能耐着性子继续跟人家扯皮,可人家大汉朝是怎么干的?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大汉使节苏武嚣张跋扈,可来自于恼羞成怒的匈奴单于最大的报复,也不过是把他扔到北海去放羊,就是不敢一刀砍死他。
匈奴单于为啥把苏武弄到北海放羊?因为放了没面子,砍了又没胆子
拿一个苏武勾搭不来匈奴人,汉武大帝就亲自出马——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刘彻亲率18万骑兵分12路北上巡视边关,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向躲在不远处窥视的匈奴人耀武扬威——朕就在这里,彼辈可敢一战?
早就被吓破胆的匈奴人当然不敢露头。于是非常不满意的刘彻就又派个叫郭吉的使节继续给匈奴人下战书:
“南越王头已县于汉北阙矣。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对于这份极具侮辱性质的战书,无能狂怒的乌维单于既不敢应战,也不敢杀掉郭吉出气,只好把建议他接见汉使的匈奴贵族宰掉,然后带着部族逃之夭夭。
这就是汉人。无论君臣看似个个能把牛bī吹得满天飞,但人家说到就能做到。谁要不服,可以去阴曹地府请教一下南越王、宛王以及朝鲜王的意见。
在大汉朝,傅介子单枪匹马就敢去刺杀楼兰王,常惠带500汉军就能灭了龟兹国,陈汤敢矫诏亡康居、诛郅支单于,更别提班超携三十六骑即纵横西域。这些故事众所周知,其实更多能彰显汉人“帝国主义嘴脸”的事迹早已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比如说有谁听过魏和意与任昌的名字?这两位老兄在出使乌孙国期间,发现国王泥靡有“反汉”倾向,干脆自作主张在宫廷宴会上当着成百上千个异族人的面公然刺杀泥靡!
4.对为帝者的要求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对明朝皇帝提出了一些细节要求。这里举几个例子。
第一是存敬畏之心。朱元璋认为君主如果心生怠慢,取乐天下,就会有灾祸。统治者尤其需要关注春天至秋天这种播种收获之时是否有天灾。如有天灾,及时赈灾,让百姓活下去。如无天灾,也要给农人一些优惠,让百姓过得更好。
第二是要求皇帝具备辨别忠奸是非的能力。朱元璋指出,赋予一人官职,要“临事试之”,认真观察这个人具体表现如何。如果臣子投机取巧,壅蔽人主,那又怎么办呢?朱元璋也想到了对策。在《皇明祖训》中,朱元璋直截了当地要求人主做到“广耳目,不偏听”。在制度上,朱元璋规定如果下层有“可言之事”,无论他是九品芝麻官还是优伶之人,都可以直接到御前告奏,在这个过程中,各衙门如果阻滞下言上达,就将被视为奸臣。
第三是做到赏罚分明。在“赏”方面,朱元璋认为赏赐是一门大学问,如果“赏功不当”,难以让人信服,那长此以往一定会产生祸患。在“罚”方面,朱元璋认为“罪加善良”,会引起天怒,天都怒了,人肯定是没有好日子过的。
二、明朝皇帝对《皇明祖训》的遵循情况
由上可以看出,《皇明祖训》不但确立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外交策略,还对皇帝提出了许多细致的要求。但是就算明朝皇帝能对《祖训》一一遵循,怎能实现朱元璋子孙后代无穷尽的愿望呢?而且事实上,明朝皇帝也很难将《皇明祖训》的要求一以贯之。朱元璋的子孙全几乎都不拿他的话当一回事。
那么明朝皇帝对《皇明祖训》的遵循情况如何呢?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种情况。
1.老实遵循《祖训》行事
《皇明祖训》是朱家“家书”,朱家子孙还是有不少愿意努力遵循《祖训》的。这里举几个例子。明成祖朱棣依照《祖训》不用“墨、劓、剕、宫”之刑的要求,命令官员用刑“必钦必慎”,做到合理刑罚合理,不冤枉良善之人。明宣宗更是显露出全方位继承《祖训》的决心,在朝廷大事、宫闱嫡庶、个人言行等方面都努力向《祖训》要求靠拢。明宣帝以后,明朝皇帝则在选定继承人方面忠实地遵循《祖训》。
《皇明祖训》规定了藩王即位的一些事项。皇帝无子,则嫡出皇弟为继承人,庶出的皇弟就是更加年长也没有即位资格。如天启帝驾崩,弟弟崇祯皇帝即位。天启帝本来有过三个儿子,但都夭折,按照《祖训》兄终弟及的规矩,天启帝应该选择年长嫡皇弟传位。当时,天启帝只有皇五弟朱由检一个嫡皇弟,所以当然是朱由检即位。
上图_ 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年—1644年)
2.在朝臣规劝下依照《祖训》行事
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后,首先不顾《皇明祖训》里的规定,直接削藩。这个错误的做法直接的导致了朱棣的造反。首先,我们要知道,当时政局不稳,朱元璋最为郑重的《皇明祖训》刚刚颁布不久,朱允炆就下令削藩,这无疑是在告诉所有的亲王:“我要收拾你们了!”让一众亲王站在了他的对立面。特别是在对待实力最强的朱棣的问题上,更是一时狠心处置,一时又犹豫不决,犯了一个“先削弱藩后削强藩”的策略上的错误。没有首先处置朱棣,最终朱允炆被自己的叔叔朱棣打败。
朱棣造反成功后,不顾《皇明祖训》里的规定,对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一大批忠于建文朝廷的文臣武将用尽极刑,还有一位鼎鼎大名的方孝儒,因为固执己见,不愿意弃旧主,被明成祖“诛十族”,瓜蔓抄。严重违背了朱元璋订下的祖训“禁用酷刑”的规定。
可明朝皇帝毕竟是皇帝,是有资本“任性”的。《祖训》规矩那么多,不是每个人都想一一遵守的。但朝廷百官还是经常会经常拿出《皇明祖训》规劝皇帝,于是皇帝迫于压力,还是或多或少依照《祖训》行事。这里举几个例子。
明英宗时,英宗打算祭山川坛,但是又不想亲自主持,于是问阁臣李贤能不能让功臣代劳。李贤马上搬出《祖训》表明不可,说前朝是可以找功臣代替主持的,但是《祖训》说祭祀必须由皇帝亲自主持。明英宗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出马,下令让工部建斋宫,以此解决住宿问题。
正德皇帝是有名的游戏皇帝,在即位伊始,就留心骑射,游观苑囿,纵情逸乐,一派昏君作风。英国公张懋等人马上以《皇明祖训》劝谏正德,说守成的君主应该心存敬畏之心,如果心生怠慢,必有灾祸。正德看到《祖训》马上变乖了,马上回复:“卿等所言良是,朕皆体而行之。”
明宪宗热衷方术,朝臣李贤很清楚这一点,指出《皇明祖训》规定,凡是庵观寺院,“烧香降香,祈告星斗,已有禁律。违者及领香送物者,皆处以死”,这就让明宪宗暂时收敛。
这些例子中的皇帝看起来很听话吧?实际上,明朝皇帝在即位之初一般都十分敬重《皇明祖训》,至少口头上不敢直接违背《皇明祖训》。但皇帝亲政后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就更倾向于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了。
在即位初还愿意敷衍朝臣的正德帝,后期为所欲为,干尽荒唐之事。朝臣用《皇明祖训》劝谏,正德一律不看不回不理,力求眼不见为净,耳不听则明。
而明朝的其他皇帝,也是不顾《皇明祖训》里的规定,很多帝王都过着糜烂的生活。据史记载,自宪宗至熹宗160多年间,皇帝和大臣见面的次数非常少,宪宗在位时,仅召见大学士万安等一次,所有的心思都在后宫玩乐上面,不愿意管理朝政。武宗在位十多年,也没有召见大臣。世宗、神宗等在位时,也全都是不理朝政,甚至武宗皇帝还设置豹房,所做的荒唐之事简直遗臭万年。
从上文所举可以看出,朱元璋虽然在去世之前,严格的订下了祖训,但是他的子孙并没有一个遵守的,反而个个残暴不堪。其实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朱元璋就是杀伐的典型。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传言,讲述了朱元璋如何害死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过程。在徐达晚年的时候,背上生了疽,应该吃一些清淡的东西,但是在徐达病得较严重之时,朱元璋派人送去了蒸熟的一只蒸鹅,鹅肉是发物,而背上生疽是最忌食这种东西的。所以朱元璋就是故意趁着徐达虚弱病痛的时候,赐他一死。不仅仅是战功显赫的徐达被赐死,被凌迟处死的胡惟庸,剥皮萱草的蓝玉在生前也都有着功绩,可惜最后的结局更是凄惨。
明朝皇帝在个人生活方面很难做到事事遵循《皇明祖训》,但在政治制度、国家大事上,明朝皇帝总体还是不违《皇明祖训》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皇帝也是人,有自己的癖好,也有人性的弱点,不可能做到事事贴合《皇明祖训》中营造的完美皇帝形象。但朱家是皇家,皇帝真在大事上违背祖宗之法,这于国于家都是不肖。在注重伦理的封建社会,背上违背祖训、殃及天下的恶名,那是谁都不情愿的。
究其根本,只不过是朱元璋上梁不正,下梁就歪(乞丐皇帝朱元璋:顶级权谋大师,自私权力野兽)。所以,他订下了如此严格的祖训,更是耗费大量心血保留指定祖训的内容,就是希望自己的江山可以延绵万年。可惜的是,他自己就如此残暴,自己的子孙更是有样学样,残暴学得精通无比,而没有人去严格遵守祖训上的内容。想一想,真的很悲催啊。
俩草根皇帝朱元璋刘邦的遗言
两人都是贫苦人家出身,刘邦家境稍微好点,是个小亭长。刘邦出身农家,做了亭长后,因为释放刑徒,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义之后,集合三千子弟攻占沛县,自称沛公。之后投奔项梁,率军进驻灞上,灭亡秦朝。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刘邦知人善用,在和项羽的楚河争霸中,打败对手,一统天下。
朱元璋算是所有开国皇帝里面出身最贫寒的。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之后参加了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推翻元朝统治。他靠自己的才华和胆识,在乱世中建立了大明基业。既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两人出身和走上一统天下的经历很类似,不过两人死前留下的遗言,却看出两人的弄权能力还是有差的。刘邦临终前,留下遗言“安刘氏者必勃也,可封太尉”。刘邦认为周勃虽然不善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的肯定是他,封他做太尉。果不其然,在刘邦死后,吕后掌握朝政大权,有意篡位。周勃联合齐王刘襄等刘氏诸王,群起铲除吕氏外戚集团,天下依然是姓刘。
朱元璋临死时,也留下遗言:“各藩王都不准回京奔丧”。朱允炆不如朱元璋狠,朱元璋怕他不是那些藩王的对手,怕藩王会借奔丧起兵造反,取代朱允炆。虽然藩王们没有在这期间做什么,但之后朱棣还是借朱允炆削藩发动靖难之役,篡位做了皇帝。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草根皇帝出身,从遗言看来,两人都算预料了未来形势。不过刘邦不仅料到了江山不稳,还提前预留了人才来面对未来刘家江山可能遇到的局面。但朱元璋只解决了短期问题。刘邦和朱元璋的弄权能力高下立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