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晋国国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家分晋之后,原本晋国最后一个国君怎么样了?这位国君又去了什么地方?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战国被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发生在晋国的韩、赵、魏三大卿族瓜分晋国事件,史称“三家分晋”。韩、赵、魏为何能瓜分晋国?三家分晋后,最后一位晋国国君又去了哪?
韩、赵、魏为何能瓜分晋国?
导致晋国被瓜分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卿族势力过大,公族势力过小”,而埋下这一隐患的是晋献公。
原本周代各诸侯国通常都将公室子孙分封为卿大夫,各家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以血缘关系作为公室的屏卫。晋献公在“骊姬之乱”中,大肆逐杀诸公子,导致“晋无公族”,后来由于缺乏人才,不得不大量起用异姓大臣辅佐朝政。
晋文公成为国君后,创设六卿制度,此后六卿一直把持着晋国的军政大权。晋定公时,范氏、中行氏衰落后,六卿变为四卿。晋出公时,赵氏、韩氏、魏氏三家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最终实现“三家分晋”。
“三家”是如何“分晋”的?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命了韩、赵、魏三家列位诸侯,但晋国并未彻底灭亡。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为庶民,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晋国彻底灭亡。
末代晋侯——晋静公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的一生注定是坎坷的,晋国最后一位国君晋静公也是如此。 《史记》记载:“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就祀。”晋静公在位时,韩、赵、魏三家早已成为诸侯,在位第二年被废为庶民,晋国彻底灭亡。
由于韩赵魏三国征战不断,晋静公因此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可谓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 刚开始晋静公居住在屯留(今山西屯留南),公元前358年,韩伐魏,并夺取屯留,韩国将晋君迁到端氏(今山西沁水东北);公元前349年,赵国夺取端氏,又把晋君迁回了屯留。
至于晋静公最后的结局,《史记▪韩世家》中有个不清晰的记载:“昭侯十年,韩姬弑其君悼公。”这个“悼公”是谁,一直存在争议,但肯定不会是当时在位的韩侯,也不可能是晋国的晋悼公。很多人认为这个“悼公”极有可能是残存的晋君。如此,“韩姬弑其君悼公”,意味着晋静公最终是被自己的妃子给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