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朝称制是指古代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在君主制时代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朝鲜、越南、琉球等国称国王,日本称天皇)执掌国政[1]。如果男性代理国政称摄政、监国。临朝称制由中国西汉时的吕后所开创,自有临朝称制以来,基本所有皇朝都有此现象,惟独明朝未有一位皇太后在皇帝年幼时进行临朝称制(但万历帝年幼继位,李太后亦有代为摄政,重用张居正), 这与自明太祖所制定的《皇明祖训》有着密切的关系。
词源
“临朝”为处理国政,如天子临朝或太后临朝。“称制”为行使天子的职权,如《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在词源上皆无女主政治的含意。太后临朝始于战国时期,正式形成为一种女主政治在西汉吕后之时,东汉开始制度化。儒家荀子一派将女主、诈臣、贪吏称为“三乱”[2],南宋以后以朱熹的新儒学,也呼应荀子的看法,故影响明清两代。在此之前,女主政治是中国传统宗法制度及尊母传统下作为男权政治的补充或权宜,是被儒家为主的士大夫所接受的。女主政治因身份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参与方式,仅有太后及太皇太后等级且直接参与政事才称为临朝称制或临朝听政,如间接参与则称为“干政”或“预政”,皇后参与政事与太子监国相同,因成年皇帝仍在,并不称为临朝称制,皇后直接参与称为“擅权专政”或“听政代政”,间接参与称为干政、预政或贤后、谏正。[3]
临朝即“当朝处理国政”之意[4];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诏”,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后代理皇帝职责,其命令自然上升到皇帝的级别,所以叫“称制”,即“行使皇帝权力”之意[5];两者合称,即临朝称制,该词在正史中最早出现于班固的《汉书·高后纪》:“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
历史上的临朝称制
中国
-
春秋战国(共2位。较早有秦出公母因儿子年幼而主政,仅知她任用宦官,其余不详。)
- 秦国-宣太后(临朝称制共四十一年。)
- 赵国-赵威后
-
西汉(共2位)
- 吕雉(称制共十五年,吕氏一族随之荣哀。)
- 王政君
-
东汉(共6位,是中国历史上皇太后临朝称制人数最多者。)
- 窦太后
- 邓绥
- 阎姬
- 梁妠
- 窦妙
- 何太后
-
东晋(共2位)
- 庾文君
- 褚蒜子(曾多次临朝,但不恋栈权位。)
-
北魏(共2位)
- 冯太后
- 胡太后
-
唐朝(共2位)
- 武则天(临朝称制二十四年,在位十五年,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 韦太后
-
辽朝(共3位)
- 述律平
- 萧绰
- 萧耨斤
-
北辽(共1位)
- 萧德妃
-
西辽(共2位)
- 萧塔不烟
- 耶律普速完(为先帝之妹,是中国史上唯一以非先朝皇后或皇太后身份称制者。)
-
西夏(共5位)
- 没藏太后
- 大梁太后
- 小梁太后
-
北宋(共4位)
- 刘太后
- 高滔滔
- 曹太后
- 向太后
-
南宋 (共4位)
- 孟太后
- 吴太后
- 杨太后
- 谢道清
-
元朝(共3位)
- 乃馬真后
- 海迷失后
- 卜答失里
-
清朝(共2位)
- 慈安太后
- 慈禧太后
日本
- 神功皇后(临朝称制共六十九年,百岁而崩[注 1]。)
- 饭丰青皇女(有短暂即位为女天皇的纪录,称饭丰天皇。)
- 间人皇女(有疑似短暂即位为女天皇的纪录,称中皇命。)
- 鹈野赞良皇后(天武天皇崩后临朝称制2年,子草壁皇子死后始即位,称持统天皇。)
- 西园寺宁子(北朝在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诠的策画下,天皇、上皇皆被掳去,因而由国母西园寺宁子代理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