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字彦士,在《三国志》中与曹芳、曹奂合称“三少帝”。曹髦的祖父是曹丕,父亲是曹霖,他在仅有4岁的时候,就被封为了郯县的高贵乡公,因为他天资聪颖,所以经常得到人们的赞赏。
公元254年,曹魏的权臣司马师废掉了曹芳,将郯县的高贵乡公曹髦扶上了帝位。被接到洛阳之后,曹髦就一直住在玄武馆。本来按照礼制,曹髦应该居住在玄武馆的前殿,但是曹髦认为前殿是先帝的寝殿,不敢逾越,因此就一直住在西厢房。
据《三国志》记载:“公入于洛阳,群臣迎拜西掖门南,公下舆将答拜,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乘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徵,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
这里说的就是曹髦被迎进洛阳的时候,仍旧自称是臣子,不愿意乘车,而是和臣子一样步行至宫殿的事情,由此显示出曹髦的知情知礼和善解人意。
曹髦正式登基之后,依旧钟情于学习。《易经》、《尚书》、《礼记》都是曹髦尤其喜爱的书籍,并且多次和自己的老师探讨这本书籍上有关的知识,他甚至还在和钟毓、荀顗、虞松等人进行的辩论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几乎所有的臣子都对年幼的曹髦心悦诚服。
曹髦擅长写诗文。他的绘画艺术也相当不错,是一个善于琴棋书画的才子。另外,曹髦和曹操也非常相像,都是处事果断,性格决绝的人。曹魏时期的重要将领石苞曾经赞赏曹髦为“武帝更生也”,也就是说曹髦堪比曹操。另外,司马师曾问钟会曹髦的能力,钟会回答:“文同陈思,武类太祖”(文采如同陈思王曹植,武可比太祖曹操)。司马师说若果然如此,是社稷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