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灰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山东高密地区汉族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中国只有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集中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三十多个村庄。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
扑灰年画起源于明代成化年间,是一种扑灰起稿手绘年画,产地主要分布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创始人是北乡公婆庙村一个姓王的民间艺人,最初的作品大多是神像和墨屏花卉。到乾隆末年地方上作扑灰年画的人渐多,在李家庄、赵家圈、杜家官庄开办作坊成立画店。
适应民间春节请“财神”、供“灶王”习俗的需求,扑灰年画初期的作品以灶王、财神等神像和墨屏花卉为主。到了明代中叶,墨屏花卉已作为定型作品畅销于市。
清乾隆年间,公婆庙村王氏开始收徒授艺。本村张氏四兄弟师从王氏学成后也开作坊作画出售,题材有所创新,扩大了扑灰年画的影响。乾隆末年,高密李家庄、赵家圈、杜家官庄的一些人先后来到公婆庙村拜张氏兄弟为师学艺,他们艺满归里,也开办作坊成立画店。扑灰年画逐渐发展起来。到清末鼎盛时期,作画能手蜂起,发展成两个主要的流派:“老抹画”和“红货”。
新中国成立后,扑灰年画和半印半画作坊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子里传承下来。后来,生产大队曾经组织作坊进行集体生产。60年代,棉花屯二队30来户人家一年能挣到3000元钱,扑灰年画手艺让村民安然度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村里没饿死人。
1978年当地文化部门重新整理年画业,著名老艺人沙岭子村79岁的王云龙和棉花屯82岁的石敬文又带领子孙重操旧业,使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继续传承。改革开放以来,扑灰年画因其独特的技法、粗犷的风格,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了研究和收藏的珍品。然而,由于扑灰年画主要流传于民间,很少有人注意保存,因此,明清时期的作品鲜有保存至今。个别保存下来的年画则成了收藏家眼中的上品。而今,活跃在高密的艺人纯手工画售价也在千元左右。
2006年,高密扑灰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老的民间艺术又获得了新生。吕蓁立、吕红霞、王俊波、石建庭、王树花等等一批扑灰年画世家的传人在继承中创新,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再次发出灿烂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