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人的雅称是什么:为何媒人在古代这么重要

现在婚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所以不能草草了事,有的人可能会说:说的好像以前婚姻不重要一样。的确什么时候都重要,但是可以自由恋爱来找到自己幸福的婚姻,而以前却不能,很多都是父母安排的或者被迫无奈的,那个时候必须有媒人。你知道古代的媒人都被称作什么吗?

  媒人的称呼演变

  伐柯。这个雅称来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通“娶”)妻如何?匪媒不得。”意思是说怎样去砍那斧柄呢?没有斧头不可能;怎样娶妻子呢? 没有媒人是不行的。后来人们便称媒人为“伐柯”或“伐柯人”。

  保山。《红楼梦》第119回:“他说二爷不在家,大太太做得主的,况且还有舅舅做保山。”当时人们称媒人为“保山”,指像山一样稳固可靠的保证人。

  冰人。先秦时期媒人被称为冰人,《诗经.豳风.伐柯》中谓:“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所以后世又称媒人为“伐柯人”,称提亲为“伐柯”,称作媒为“执柯”。宋.《梦梁录》“嫁娶”条载:“其伐柯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即指媒人说亲。

  媒妁。媒,谓谋合二姓;妁,谓斟酌二姓。《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贼之。”意思是:青年男女不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见面或私奔者,必遭唾骂。

  月老。自汉代以后,统治者对百姓的思想统治以及集权控制逐渐加强,形成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眷养深闺的形式。这时人们对未来另一半的面目不可预测,只能在压抑的统治下,幻想出一个掌管人世因缘的神仙,掌握着人间所有人的爱情,月老手中的红线从你出生时就已经定了。让人们对未来对象的憧憬转移到对月老的膜拜祈愿中。

  红娘。后来到了元代,统治者的压制更为黑暗,人们内心渴望反抗的情绪也就更激烈,更加向往自由的爱情,于是元代在唐.《莺莺传》的基础上,创作了元杂剧《西厢记》,剧中极力撮合张珙、莺莺成其好事的丫环红娘,因其活泼伶俐的性格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受到世人的喜爱。后人因又称媒人为“红娘”。

  保山:本指像山一样稳固可靠的保证人。如《红楼梦》第119回:“他说二爷不在家,大太太做得主的,况且还有舅舅做保山。”因此,旧时亦别称媒人为“保山”。

  红叶。唐僖宗时,有个叫韩翠苹的宫女,非常渴望能得到正常的人间之爱,便冒着生命危险在红叶上题诗,让红叶随着御河传到宫外。一书生偶然拾得题诗的红叶,为其中的幽情所感动,也题诗于红叶之上,借流水传到宫中。韩翠苹在御河边也得到了题诗红叶。两人都心怀爱慕,却无缘相识。几经曲折后,两人终于结为伉俪。韩翠苹感慨万端,题诗一首道:“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情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此后,人们便把媒人又称为“红叶”。

  为何要有媒人

  婚姻乃人生之大事,它不仅是爱情与责任,更代表着后半人生的安排。近代社会的年轻男女们,大多是自由恋爱,携手一段爱情长跑,最后步入礼堂、结为连理。

  媒人在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孟子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形态使人们的劳动、教育、娱乐都局限在家庭里,“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因此相互之间很是隔膜,也使得家长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家里有些什么人。

  因此,即使自己家里的儿女已长大成人,却不知哪家需要嫁女娶媳。封建的风俗造成了人们在求偶问题上的腼腆心理,想得到配偶不公开言明成了封建社会风俗的重要特征之一,直言问之等于愚昧无知,委托他(她)人曲道求之是封建时代求偶之法的重要表现形式,有一个媒人从中斡旋是最好不过的了。

  《诗经》有“取妻之如何,匪媒不得”可以看出媒人早在西周时期就成为婚姻的重要条件了

  从《仪礼·士婚礼》中规定的成婚程序六礼来看,从采纳、问名、纳吉、纳征到请期、婚礼,没有那个环节能离开媒人。“于是男女以行媒始知其名,无媒则亦不交;男方无媒不得妻,女方无媒老且不嫁”。

  夫妻双方的称呼演变

  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从古至今分别为:良人、郎、郎君、夫君、官人、相公、员外、先生、孩子他爸、丈夫,老公。

  古代丈夫对妻子的称呼从古至今分别为:小君、细君、、荆妻、内人、媳妇儿、爱人、孩儿他娘、妻子,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