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的历史起源

珠算,即使用算盘来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最早见于汉朝的《数术记遗》:“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珠算正式列入非遗名录,也成为中国第30项被列入的非遗项目。珠算起源于什么时候?来一起看看。

珠算起源

  中国珠算历史源远流长,古算书严重散失。古代印刷术的不发达,造纸术发明前的竹简文字更是“求之简牍,全文莫睹”(唐·颜师古语)。自唐显庆元年至宋淳佑七年的590年间中,珠算的发展情况,无文可考。使后人在考证珠算的起源中确感“古书散亡,苦无明掘”之难(清·梅文鼎语)。

  自清代康熙年间起,古算学家梅文鼎、梅启照、钱大昕、许桂林等开始考证算盘的起源:继而至民国年间数学史家钱宝琮、李俨、严敦杰等开始全面研究探讨珠算史;新中国成立后,以余介石、华印椿为代表的珠算家对珠算的起源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史料、文物的不断发现及发掘,人们将珠算起源的年代不断向前推移。

  关于中国珠算起源的研究,中外学者的论述颇多,各以依据提出了“宋代说”“唐代说”“汉代说”“周代说”。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年珠算史学界经过不断研究考证,做出一个被业界和社会共同认可的推断。概括地说,即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于唐宋,盛于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