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于地方区域的称谓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岭南
古代中国最南沿海地带,因位于五岭山脉之南,所以一向也称为“岭南”,指今日广东、广西地区。唐时曾在此设置岭南道。
东吴
三国时期的孙权地处江东(指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所以,又叫做“东吴”。古代亦泛指太湖流域全境,或专指旧苏州府。
江南
泛指长江以南。古代一般指今湖南、江西及湖北的江南部分,近代专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唐代“江南”又为十道之一,管辖区相当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及苏皖二省的长江以南,湖北、四川省江南的一部分,以及贵州省东北部地区。宋代“江南”是十五路之一,管辖区相当今江西及安徽省长江以南和江苏省江南茅山以西地区。
江左(江东)
江左,一名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作西南偏南、东北偏北流向,隋唐以前是南北往来的主要渡口所在。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部分皖南地区),习惯上称为“江东”。三国时期这个地区是孙权的根据地。所以,当时又称孙吴统治区为江东。
瀚海
“翰海”本指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之注可证。汉以后人始称沙漠为翰海,言浩瀚如海,亦作瀚如海,亦作翰海,又称戈壁。唐时置瀚海都督府,辖今外蒙古地。
中原
“中原”即现代所称的华北大平原,北到长城,南到淮河,西到函谷关,东到东海。其中黄河以北称为“河北”、“河朔”;黄河以南称为“河南”、“河灌”(河北、河南是地理区域,不同于行政区域的河北省和河南省)。
全区因位于函谷关以东,所以4世纪时称为“关东”。又因其位于崤山之东,所以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也称为“山东”(不同于现在行政区域的山东省)。因为“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发展核心,所以也是中国历史的心脏地带,其最大的特征是一望无际的肥沃平野。中国中部是中国历史舞台的重心,中原又是中国中部的重心,中国的历史绝大部分在此演绎。
三秦
战国时代,陕西为秦国所辖,所以陕西简称“秦”,沿用至今。秦朝灭亡后,项羽把原来秦国之地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今陕北地区);故陕西又称“三秦”。
三晋
春秋末期,晋国由赵、韩、魏、知、范、中行六氏卿专权。在晋定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90年),赵氏打败了范氏和中行氏,由赵氏、韩氏、魏氏、知氏四家平分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赵襄子二十三年(公元前453年),赵氏、韩氏、魏氏三家又灭掉了知氏,三家分其土地。之后分别建立了三个封建政权,并得到了周朝天子的认可,成为三个诸侯国。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历史上将进入战国时期的韩国、赵国、魏国称为三晋。近代又用做山西省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