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1.显恭皇后王皇后
显恭皇后王氏(1084年-1108年)(1100年—1108年10月),北宋宋徽宗的元配皇后。顺国夫人、皇后。生长子宋钦宗赵桓、崇国公主。
显恭皇后王氏,开封人,父亲为德州刺史王藻。徽宗即位后册立为皇后,生赵桓(后来的宋钦宗)和崇国公主。王皇后性格恭谨节俭,当时贵妃郑氏和王氏争宠,皇后均待之以平。
1108年(大观二年)王皇后薨逝,得年二十五岁,谥曰静和,先葬于裕陵,绍兴年间才改于徽宗庙室
宋徽宗赵佶-2.显肃皇后郑皇后
显肃皇后郑氏(1079年—1131年),开封人,宋徽宗赵佶第二任皇后,父郑绅,始为直省官,后来因为皇后的缘故,累封太师、乐平郡王。郑氏少年入宫,聪明伶俐,向太后总是令郑氏侍候端王赵佶。徽宗即位后,向太后便把郑氏赐给徽宗。
徽宗为端王时已由郑氏和王氏二人侍奉,徽宗即位后封贤妃,其后又晋贵妃。郑氏性端谨,自入宫后喜好读书,章奏整理得井井有条,徽宗十分喜欢她的才华。王皇后逝世后徽宗于政和元年(1111年)十月册立郑氏为后,后来有宫人为她制作冠服,郑皇后深明大义,其时国库不多,冠服又奢侈,于是命宫人改制贵妃时的旧冠。
钦宗即位后尊郑皇后为太上皇后,迁居宁德宫,称宁德太后。靖康之难汴京陷落,郑太后为金人所掳,五年后逝于五国城,享年五十二岁,她的死讯传回南宋高宗那处后追谥显肃,与徽宗葬会稽永祐陵。郑后的族人散居于江南,高宗曾经下诏寻找。
宋徽宗赵佶-3.明达皇后刘贵妃
明达皇后——刘贵妃(?—1113年),追封为皇后。
刘氏出身寒微,入宫后即为徽宗所宠幸,由才人晋升至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生济阳益王赵棫,祁王赵模,信王赵榛。
1113年(政和三年)秋薨逝,追封为皇后,谥曰明达。
宋徽宗赵佶-4.明节皇后刘贵妃
明节皇后——刘贵妃(?—1121年),追封为皇后。
刘氏出生低微,由内侍杨戬引荐入宫。刘妃天资聪颖,善解人意,且心灵手巧,善化妆,每造一件新衣服,立刻被人仿制,她的聪颖美貌深得宋徽宗喜爱,初封为才人,后晋封淑妃,称安妃。生建安郡王赵柍、嘉国公赵椅、英国公赵楒和和福帝姬。
1121年(宣和三年)安妃一病不起,薨逝,享年三十四岁,追封为皇后,谥曰明节。徽宗对其死大感悲恸,其时宫人皆泣悼之,崔妃却面无戚容,徽宗又悲痛又气愤,其后借故将之贬为庶人。
宫人、废黜、复位淑妃、贵妃、追封为皇后
宋徽宗赵佶-5.显仁皇后韦贤妃
显仁皇后——韦贤妃(1080年—1159年9月),宋高宗之母。
韦贤妃,开封人,韦氏与乔氏原是郑皇后宫中的普通侍女,结为姊妹,相约其中一人富贵时,不能忘记对方。后来乔氏得到宠幸,封为贵妃,向徽宗推荐韦氏,韦氏因而受到临幸。崇宁末,封平昌郡君。大观初年,进为婕妤,后又升为婉容,但并不受宠。金人索取徽宗之子赴金为人质时,由于康王赵构自愿前往,徽宗遂封韦婉容为龙德宫贤妃。不久赵构在南京登基为帝,韦贤妃又转送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与徽宗关押在了一起。宋高宗赵构即位后,韦贤妃被遥尊为“宣和皇后”。
1142年(绍兴十二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1142年5月1日(夏四月丁卯),高宗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
1159年(绍兴二十九年)去世,享年八十岁。
宋钦宗赵桓-1.仁怀皇后朱皇后
仁怀皇后(1125年—1127年),生皇太子赵諶,被金人所掳。
仁怀皇后朱氏,汴京(今河南开封)祥符人,父亲朱伯材官至武康军节度使。
1125年(宣和七年),钦宗即位,册封朱氏为皇后,追封朱伯材为恩平郡王。后来金兵攻陷汴京城,俘虏徽、钦二帝,郑氏、朱氏两位皇后,后宫宗室、大臣三千余人北归,当时正值农历四月,北方天气仍很寒冷,徽钦二帝和两位皇后衣服都很单薄,晚上经常冻得睡不着觉,只能找些柴火、茅草等燃烧取暖。朱后当时二十六岁,艳丽多姿,经常受到金兵的调戏。
据说他们到达金朝京师会宁府时,金人举行了献俘仪式,命令二帝及其后妃、宗室等人都穿上金人百姓穿的服装,头缠帕头,身披羊裘,袒露上体,到金朝阿骨打庙去行“牵羊礼”。朱皇后忍受不了如此耻辱,当夜自尽了。
宋高宗赵构-1.宪节皇后邢秉懿
宪节皇后——邢秉懿(1106年-1139年)(1127年5月1日—1139年为皇后),宋高宗赵构原配。
宪节皇后邢秉懿,开封祥符人,父邢焕。高宗为康王时,聘娶邢氏,封为“嘉国夫人”。康王妃,被金人掳走,高宗遥册。1139年(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邢秉懿于五国城逝世,年三十四。金熙宗下诏以一品礼祔葬,但此事南宋方面并不知情。
直到绍兴十二年(1142年)要迎回韦贤妃时,才得知邢秉懿已死,此时中宫已经虚位长达十六年。高宗为她辍朝,谥为“懿节”。邢秉懿的梓宫送回后,安置在圣献太后梓宫西北。
宋高宗赵构-2.宪圣皇后吴皇后
宪圣皇后(1115年-1197年),吴氏,宋高宗赵构的第二任皇后。开封人。父武翼郎吴近,吴近曾经梦见一个亭子,匾额上写着“侍康”,一傍种着特别妍丽可爱的芍药花,花下一只白羊。吴氏十四岁被选入宫,侍奉康王赵构,大家都说“侍康”应验了。
1143年(绍兴十三年)高宗正式册立吴贵妃为皇后。高宗惟一的儿子赵旉病死后,后宫再没有生育。张贤妃收养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伯琮为养子,吴皇后为才人时,也收宗室赵璩为养子。张贤妃病逝后,赵伯琮也由吴皇后一并收养。高宗封赵伯琮为普安郡王、赵璩为恩平郡王。赵伯琮性情恭俭,爱好读书,吴皇后劝高宗以赵伯琮为皇子。于是高宗立赵伯琮为皇子,封建王,改赵伯琮名为赵昚,赵璩出居绍兴。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禅位于赵昚,吴皇后迁居德寿宫,为太上皇后。
1197年(庆元三年)十一月,太皇太后驾崩,终年八十三岁。谥号为宪圣慈烈皇后,葬永思陵。
宋孝宗赵眘-1.成穆皇后郭夫人
成穆皇后——郭夫人(1126年-1156年),正室,追封皇后。
成穆皇后郭氏,奉直大夫直卿之女孙,其六世祖是真宗时章穆皇后外家。父赵瑊,官至昭庆军承宣使,追封荣王。孝宗对待郭氏十分有礼,光宗时其父官至太保,封永宁郡王。
孝宗为普安郡王时纳郭氏为妻,封咸宁郡夫人,其后生宋光宗赵惇、庄文太子赵愭、魏惠宪王赵恺和邵悼肃王赵恪。1156年(绍兴二十六年),她还未等到孝宗登基为帝、她为后就逝世了,享年三十一岁,追封淑国夫人。绍兴三十一年追赠福国夫人,后追册为皇后,谥号成穆。
宋孝宗赵眘-2.成恭皇后夏皇后
成恭皇后——夏皇后(?-1167年)(1163年—1167年为皇后),宫人、齐安郡夫人、贵妃、皇后、初谥安恭皇后。
成恭皇后夏氏,南宋孝宗皇后,袁州宜春人,曾祖父夏令吉曾经当过吉水县主簿,夏氏家境不好,父亲寄住在寺庙里,后来家人把夏氏送到宫中,在宪圣太后宫中当侍女,其后郭后薨逝,太后封夏氏为齐安郡夫人。孝宗即位后晋贤妃,后立为皇后。
1166年(乾道二年)夏皇后亲属等十一人授官,次年,夏后崩,原本谥号为安恭,宁宗时改谥成恭。
宋孝宗赵眘-3.成肃皇后谢皇后
成肃皇后——谢皇后(?—1203年)(1167年10月—1203年),宫人、咸安郡夫人、婉容、皇后、皇太后、寿成皇太后、太皇太后。
成肃皇后谢氏,南宋孝宗皇后,丹阳人,年幼孤苦无依,长大后被选入宫,原为宪圣太后的侍女,后获赐咸安郡夫人,宋孝宗即位后晋婉容,其后再晋封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
后来夏皇后崩,中宫虚位,孝宗于1176年(淳熙三年)立谢氏为后,亲属等十人获授官。
1189年(淳熙十六年)孝宗禅位于光宗,谢氏上尊号寿成皇后。孝宗死后谢氏尊为皇太后,庆元初年加号惠慈,1202年(嘉泰二年)加慈佑太皇太后,次年崩逝,谥号成肃,与孝宗合葬于永阜陵。
宋光宗赵惇-1.慈懿皇后李凤娘
慈懿皇后——李凤娘(1144年-1200年)(1189年—1200年为皇后),皇后、皇太后。生宋宁宗赵扩。
李凤娘,安阳人(今河南安阳)。父亲李道,官庆远军节度使。
李氏生于宋高宗年间,姿色艳丽,面相大贵,曾有道士皇甫坦看她的面相,惊讶地说:“此女当母仪天下。”她的美貌传至宋高宗的耳朵,高宗立即命其皇孙赵惇(后来的宋光宗)聘李凤娘为妃,封荣国夫人,改封定国夫人,1168年(乾道四年)生有儿子赵扩。
庆元六年(1200年),李凤娘病死,享年五十六岁。
宋宁宗赵扩1.恭淑皇后韩皇后
恭淑皇后——韩皇后(1168年—1200年),正室、新安郡夫人、崇国夫人、皇后。
恭淑皇后韩氏,相州(河南安阳)人,为宁宗时期权臣韩侂胄的族人,父升扬州观察使,母庄氏封安国夫人。1185年(淳熙十二年)八月嫁给赵扩,封新安郡夫人,晋崇国夫人,赵扩即位为宁宗后立为皇后。
1200年(庆元六年)病逝,谥曰恭淑,葬永茂陵。
宋宁宗赵扩-2.恭圣皇后杨皇后
恭圣皇后——杨皇后(1162年—1232年),(1202年—1232年12月),宫人、婕妤、贵妃、皇后、皇太后、追谥恭圣仁烈皇后。
年少时,杨氏因美丽的容貌入后宫,她忘记了本来的姓氏,说是会稽人。庆元元年(1195年)三月嫁给赵扩,封平乐郡夫人。三年后进封婕妤。当时有一位会稽名人杨次山,皇后自称是他的妹妹,于是姓杨氏。
1199年(庆元五年),进婉仪,次年再进贵妃。这时恭淑皇后死,中宫未有所管理,杨氏和曹美人也得宠。韩侂胄得知杨氏懂权术,而曹美人个性柔顺,劝告宋宁宗立曹美人。而杨氏涉猎史书,知古今,性格机警,宁宗立为皇后。
1226年(宝庆二年),加尊号寿明皇太后。1228年(绍定元年),又加尊号寿明慈睿皇太后。1231年(绍定四年),加尊号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1232年(绍定五年),杨太后崩于慈明殿,谥曰恭圣仁烈皇后。
宋理宗赵昀-1.谢道清
谢道清(1210年—1283年),皇后、皇太后、寿和圣福皇太后、太皇太后。
谢道清,临海县(今临海市)城东下渡人。宰相谢深甫孙女,17岁入宫为通义郡夫人,1227年(宝庆三年)册封为皇后(19岁)。度宗赵禥即位,尊为皇太后(57岁),1275年(德佑元年)恭帝赵显即位,尊为太皇太后(65岁)。时恭宗5岁,应众大臣屡请,随恭宗垂帘听政。
谢道清胸怀豁达,顾全大局,50年间后宫一直和睦稳定。1259年(开庆元年)忽必烈首次渡江攻打鄂州(今武昌),理宗准备迁都南逃,皇后首次参与朝政,以“恐动摇民心”劝谏皇上,说服众大臣,并率先尽力俭省,以资军需。1274年(咸淳十年)忽必烈第二次进犯,京城官员怕死,太后命令朝堂告示:凡坚守岗位的,尚书省记上一功;叛国逃亡的,由御史查明情况上报。号召全国起兵勤王。
后元军临城迫降,太后誓不出走避难,沉着安排宋室后嗣,升任文天祥为右丞相出城谈判,谈判未成文天祥被扣留,元军进入临安城,太后等被掳往大都,挂个寿春郡夫人虚衔,7年后病故,享年73岁。
宋度宗赵禥-1.全皇后
全皇后(1267年—1276年3月19日),皇后、皇太后,生宋恭宗赵显,宋朝灭亡后于正智寺出家为尼。
全皇后是会稽人,她的父亲全昭孙曾任岳州知府,任满携女回朝时在潭州遇上元兵围城,经一年才回到临安。
还是皇子的宋度宗,原来按丁大全的意见准备迎娶临安知府顾嵓的女儿。后来丁大全被贬,顾嵓也被免职,大臣们认为全氏小小年纪经历艰险,应该较有见识;加上她是宋理宗之母慈宁夫人的侄孙女,理宗于是将其召入宫中,问“尔父昭孙,昔在宝佑间没于王事,每念之,令人可哀”。她回答“妾父可念,淮、湖之民尤可念也”,被宋理宗认为见解深刻。于是景定二年十一月封她为永嘉郡夫人。十二月封为太子妃。度宗即位后又于咸淳三年正月封皇后。并追赠三代。其兄弟、姻亲等都晋了官位。
宋度宗去世以后,3岁的宋恭帝继位,尊全氏为皇太后。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谢太皇太后带领宋恭帝投降,全太后也随儿子被押解到大都。全太后在大都苦于水土不服,察必皇后曾为之向忽必烈请求让她回南方,但未果。全太后最后在大都的正智寺出家为尼而终。
结语
和中国封建社会其它王朝相比,宋朝政治生活中有一个现象具有相当明显的时代特征:即“女性独立”。在河南巩县的洛水边,座落着几十座宋代皇陵。和其它朝代不同的是,在北宋的皇陵中,皇后是不与皇帝合葬的。这反映了北宋后妃政治地位的提高,也是皇后的政治地位因为封建礼法的承认而在陵寝制度上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