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关于供奉圣像,天主教许可教友在家中供奉圣像,共教友瞻仰敬礼,比如供奉耶稣苦像,就会使我们想到耶稣为我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代人赎罪的大恩,等等。基督教反对供奉圣像,认为是崇拜偶像,是罪恶的行为。
第九关于祭祖
天主教为慎终追远、发扬先祖的美德,在一些时候举行祭祖典礼,遵循天主十戒第四戒。基督教反对祭祖典礼,认为是崇拜偶像。
第十,在称呼方面无论是对于主的称呼也有不同
天主教称天主,基督教成上帝,在天主三位一体终的第三位,天主教根据圣经译为圣神,基督教译为圣灵。在圣经中对与地名、人名的翻译也有不同,如天主教称伯多禄,基督教称彼得,其他不一一列举。
第十一,神职人员
天主教神职人员需要发发愿终生坚贞不娶不嫁,基督教无此要求。另外天主教神职人员称为神父"priest"(比神父底一级的叫执事,高一级叫主教"bishop",其主要区别为可执行圣事的多少),基督教根据教派不同多称为牧师"minister",也有称为长老等等的。天主教有修女,基督教没有。另外耶稣和基督是同一位,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天主教是耶稣基督亲自创立的教会,在天主教会史上,教会经历两次大分裂,一次是1054年东正教的分裂,另一次也就是马丁路德的分裂了。因为马丁路德创立的新教(在中国被误称为基督教)在中国有较快的发展,所以本文就重点介绍之。
话说天主教会发展到一五一七年,德国的马丁路德神父出于对教宗的种种不满而离开了天主教会,把圣经和教义做了一些改变后另创新教,但两个相似而又不同的教派,都相信同一位天父,就是创造、救赎和照顾人类的天主(基督教弟兄称“神”或“耶和华”),并相信天父所打发来的耶稣基督为全人类的救世主,因此人们为区别两个不同的教会,把天主教称为基督教旧教(即原始基督教),而把马丁·路德所创立的新教(Protestant,原意是“抗议”)误译为“基督教”,在学术界则称为“抗罗宗”。在国外,基督教(Christianity)是指所有相信耶稣基督的各教会的通称。在中国,学术界渐渐用“基督宗教”来概括所有信耶稣基督的教会。
天主教保留了耶稣立教时创立的教会体制,承认圣伯多禄(彼得)的继承人罗马教宗为普世基督徒的精神领袖,并接受他的领导,天主教的主教、神父和信徒都是接受教宗领导的,因此天主教会内也就没有派系之争,在基督教的圈子内,有各种大小不同的派别与分支,例如浸信会、中华基督教会、圣公会、循道会等等,这些教派在教义、礼仪、传承方面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难以用“基督教”这个笼统的名词去代替。相反,天主教由于在组织上和传承上都是统一的,所以也就比较能符合耶稣基督的意愿,因为耶稣曾为他的信徒们能够合一而向天父献上恳切的祈祷。现在最理想的情况是在统一的目标下,各自发展多元的信仰观,让各人互补不足,就像拼图游戏一样,用不同形状的拼块,才能拼出完整的图画,但若没有统一领导,就难有成功的一天。基督教在对圣经的经文注释、教宗的权威、礼仪的施行、教会有形制度的观点也不尽相同。然而,正因为这些不同,彼此更有可能互相丰富对方的内涵,这当然要求大家共同抱着开放、包容和诚恳的态度。其实,大部份的基督教徒都对天主教徒十分友善,合一运动在全世界都已扎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