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西安事变简介 西安事变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被称为双十二事变,由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人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通过监禁、扣留蒋介石,目的是为了让蒋介石停止内战,国共合作一致对抗日本。结果以蒋介石被迫而停止剿共,促成二次国共合作。

  西安事变简介及时间: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兵谏”。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党外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的结果

  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基本停止了内战,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停止了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到南京,抵南京后被军事法庭审判有期徒刑十年,但随后被特赦,张本人并未服刑,而是被长期软禁。由于抗战期间国民党不断失去领地,张被软禁的地点也经常变迁,其被软禁的设施环境也随之变化,后因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被蒋带到台湾软禁。

  杨虎城被送到国外后,秘密潜回香港打算参与抗日,但被国民党逮捕,并于1949年及其子女、卫士、秘书一共8人在戴公祠被军统局人员杀死,后被李敖证实这次屠杀行动的直接指使者是毛人凤,终极命令者是蒋介石。
kk历史网推荐:

  张学良和西安事变:张学良是否后悔发动西安事变

  蒋介石和西安事变:晚年蒋介石是如何回忆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1. 没有西安事变,中国是否就不抗日,或者打不了抗战了呢?

  实际上,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日战事几乎每年都在进行,而且在长城、古北口抗战还打出了威名,打出了一个"大刀队"。日军南侵的气焰受到打击,虱伏了好几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后,按理说抗战力量更强大。但是为什么在西安事变之后才半年多,77事变就爆发,日军就开始全面侵华了呢? 这说明,至少在日军眼里,抗日统一战线并没有那么强大。

  2. 西安事变的真正受益人是谁?无疑是共产党。

  不少朋友都认为,陕北的红军当时处境并没有那么困难。这是"成王败寇"以后的想当然。

  陕北是一块很贫穷的地方,自唐宋开始,它就是完全依赖内地经济保障的边防地带。这块地方一下子要养活这么多军队,其困窘可想而知。

  看看后来蒋介石一停止发饷,边区政府立刻陷入经济危机,甚至有饿死人的现象,就不难理解。南泥湾,"359旅好榜样",都是那时候来的。

  这就是为什么,1935年长征到达陕北,立刻 就开始东征西征。因为不打出去实在没法活。结果,东征没有任何效果,死了刘志丹,撤了回来。西路军则干脆全军覆没,回民马家军的剽悍,是不能轻易视之的,十几年后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都还对他们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