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帝王贴身的“十二章纹”是什么?

历代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行动坐卧、饮食起居的宫殿、车马、服饰等琐事上,更是拥有众多独享的器物。任何人逾越相关的形制,就属于大逆不道,“僭越”之罪,要掉脑袋呀!

  

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

  说起帝王服饰,不但冠冕的形制、颜色非常讲究,就连衣服上的花纹,都规定得极其详尽。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十二章纹”。所谓“十二章纹”,指12种特殊的花纹装饰。这项制度由来已久,大约在周代已经形成。据《周礼·春官·司服》注及疏记载,周代有官名“司服”,这些官员专门“掌王之吉凶衣服”。周天子用于祭祀的那些烦琐的礼服,已经开始采用“玄衣纁裳”,并绘有十二章纹。据说,当时的公爵也采用类似图案,只是稍作削减,改“十二章纹”为“九章”。再次一等的爵位,比如侯、伯等,依次用“七章”或者“五章”。文武官员的服饰,变化较大。明清时代,全部改“章服”为“补服”。按照舆服制度,文官“补子”绣鸟,武官“补子”绣兽。倒是皇帝身上的“十二章纹”一而贯之,保存了下来。

  

汉代帝王的御服形制

  有关“十二章纹”的记载很多,其中,最早、最全面的记载,当属《尚书·益稷》,文中写道:“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这段文字,详细记录了“十二章纹”所囊括的具体内容,周代天子的礼服纹饰,大概就是这种模样。“章服制度”的真正确立,却晚得多,到了东汉初年,才正式出现在朝廷文件里。

  《后汉书·舆服下》明确规定:“天子、三公、九卿……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以下)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以下)七章,皆备五采……”这项舆服制度一经固定,遂被历代帝王效法。直到明清,“十二章纹”始终作为帝王服饰,不可或缺的装点要素,一直延用了近两千年。


  

传说中的“十二章纹”

  尽管类似记载很多,但真正传世的“十二章纹”的实物却极为罕见。明朝定陵,出土过几件缂丝衮服,可见明朝皇帝的御服,依旧保留着古老的“十二章纹”装饰。这两件衮服,龙纹最突出,共有“团龙”12条,分别织于两肩和前后襟。另外,两肩织日、月,背织星辰、群山,两袖饰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六种纹饰,分别列于前后襟的“团龙”两侧。

  那么,“十二纹章”究竟是怎样一些图案呢?即以12种固定文饰,绣在天子及诸侯的官服上。一种文饰称为一章,并以饰章的多寡来表示等威,而且一章有一个含义。这些纹饰都来源于古代部落的图腾崇拜,属于皇权的神圣象征。当然,“十二章纹”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审美价值。它们非常威严,却不太好看——具体细节如下:

  一,日;二,月:三,星辰——取其照临之意。

  四,山——取其稳重之意。

  五,龙——取其应变之意。

  六,华虫,也就是一种雉鸟——取其文丽之意。

  七,宗彝,即一种祭祀礼器,后来改绘一只虎、一只猴子——取其忠孝之意。

  八,藻,亦即水草——取其洁净之意。

  九,火——取其光明之意。

  十,粉米,又叫白米——取其滋养之意。

  十一,黼,绘制为斧的形状——取其决断之意。

  十二,黻,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