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松战役之后,勃艮第公爵查理开始重组了他的新式军队。当务之急是改进自己的炮兵,让他们能够很好的在瞬息万变的会战中支援步兵作战。于是查理给他的炮兵采用了一种可以升降的炮架,这样火炮不论装弹还是瞄准的时间都大大缩短了。此外大炮的重量也被限制和减轻了很多,以便能够在行军中跟上部队,迅速部署。为了对付瑞士人牢不可破的密集阵,他效仿英格兰以前对付苏格兰的做法,使用长弓。
1476年的5月,勃艮第公爵查理的军队包围了瑞士山区西部的重要城市莫尔滕。他不但要为一年前的不幸战败,向对手瑞士联邦寻仇。更要以一场大胜来向世人证明,他苦心钻研古代军事典籍的成果。
然而,这位富可敌国且饱读兵书的公爵,怎么都不会料到。他虽然用麾下第一流装备的军队,几乎复刻出了当年战胜凯撒的名作--阿莱西亚战役。却因为惨败而成为了彻底的反面教材。
1776年2月底,志在称霸欧洲的勃艮第公爵查理,带着20000多精锐的雇佣大军,包围了瑞士军队把守的堡垒城市--格拉松。
格拉松是一个扼守阿尔萨斯与伯尔尼要道的重要城堡,防卫比较森严。四周除了山地城堡本身还邻近河流屏卫。但是查理的勃艮第军队拥有出色的大口径火炮,用于攻城。由于公爵的领地包围了是当时欧洲火炮研发中心的佛兰德斯低地地区,所以他的炮兵部队堪称世界第一流水准。当瑞士联邦的1艘船只企图靠近城堡进行援助时,被猛烈的炮火直接吓跑。格拉松的中世纪城墙,也就在公爵的炮兵肆虐下,仅仅抵抗了1天。守军的残余被勃艮第人全部处死。
几天内,就有总共有18000多人的瑞士联邦军队从各地闻讯赶来。作为一个由不同的州和自治城市联合组建的联邦国家,瑞士人的战斗热情无疑是当时欧洲地区最高涨的。虽然他们当中因语言习惯而分为法语、德语和拉丁语三大部分,却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力与自由,团结在了一起。各城市和州的军队尽管以民兵为主,却在长期军事化训练和雇佣军经历中,磨练出了可怕的作战技巧。
相比之下,查理公爵的军队,来源更为广泛。除了勃艮第人、法国人之外,还有来自低地地区、德意志、英格兰和意大利的雇佣军。他们还装备着当时世界第一流的武器,包括板甲、长弓、钢弩、长枪和火绳枪。由于士兵大部分都依靠军饷过活,所以比很多国家的封建征召部队,强了不少。
3月1日联邦军已经在附近扎营,而查理还没有得到瑞士人前来的情报,所以他也不知道敌人的具体位置和数量。第二天,主动出发寻敌的勃艮第军队遭遇到了2500人的瑞士先遣队。其中一些使用火枪的开路散兵击败了公爵一边负责开路的英格兰长弓手。于是公爵将部队拉到一个山坡上,居高临下的展开了全军。而又得到1000援军的瑞士人也迫不及待的发起攻击。
查理对他精心编排训练的军队非常有信心。全军的10000多步兵分成三个部队列阵。来自法国北部皮卡第和弗兰德斯的长枪步兵组成了每个阵线的前2排,大批进攻训练的大陆长弓射手和火枪兵,依次布置在他们身后。一些大炮也被拉了上来,向着瑞士人射击。身披板甲的重装骑士与使用弓箭的骑射手,分别位于右翼和左翼两侧。
瑞士人的3500步兵则大部分都是组成方阵的长枪手。他们的火枪兵和弩手则在方阵外侧,由使用长戟的精锐战士保护,掩护整个方阵作战。但因为不断遭到勃艮第骑士的冲锋,他们必须停下来以密集阵进行防御。结果,每当骑兵后撤,山头的炮兵就开始向他们肆无忌惮的开火。数小时后,瑞士人的方阵濒临崩溃。
结果,希望全歼敌军的查理,搬出了古代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招数。他下令中路步兵后撤,以便习惯冲锋的瑞士人发起追击。两翼步兵则向前推进,以便像坎尼之战中的迦太基人一样,围歼敌军。
但就在这个过程中,多达15000人的瑞士主力部队突然冲附近的山林中杀出。正在调整队形的勃艮第军队,因此溃散。在胜利前的最后一刻,败给了命运之神的恶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