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将军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美国著名的五星上将。说实话,对于麦克阿瑟,小编个人觉得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很能打的将军,而且还是一个脑子经常抽风的家伙。毫无疑问,属于麦克阿瑟的最后时刻无疑就是朝鲜战争了。不过在这里,麦克阿瑟有走了当年逃离菲律宾的老套路。在面对当时朝鲜人民军顺风顺水,一度导致了他没把中国志愿军放在眼里,然而结果证明他错了。
麦克阿瑟也正是因为朝鲜战争,才最终被脱去了“皇帝的新装”,不仅失去了名将光环,更是将他一贯引以为傲的“桀骜不驯”“我还会回来的”的高调击得粉碎。在这里,他最终也为他高调的大嘴巴付出了代价。
朝鲜战争,麦克阿瑟无疑是美军的强硬派,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美国的鹰派”,这种人,是李承晚政权最喜欢的了。李承晚属于有野心无实力的一种人,虽然看着北朝鲜恨的牙痒痒,但确实打不过,这不北朝鲜一出手,李承晚就差点跳进鲸海了。幸亏麦克阿瑟来的及时,才将他捞上了岸。
麦克阿瑟虽然来势凶猛,但面对志愿军的小米加步枪,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气急败坏的麦克阿瑟从此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无脑操作,尤其是大嘴巴,不把风,高调的让总统杜鲁门都感到很委屈。朝鲜战争的失利,让美国总统杜鲁门多次产生了和谈的想法,但是麦克阿瑟作为军方的代表,又是在二战中获得巨大荣誉和功绩的军人,他的态度很重要,说话分量很重。
麦克阿瑟狂妄叫嚣,要求美军封锁中国东海岸,空袭东北,并攻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同时,应调集国民党军队入朝作战。他的目的就是要扩大战争,麦克阿瑟在向美国政府作出的报告中宣称:要么扩大战争,要么从朝鲜半岛滚蛋。
麦克阿瑟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军人,不会不明白,扩大战争,就意味着苏联加入战争,也就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来临,而从朝鲜滚蛋,他也明白,美国政府拉不下这个面子。可以说,麦克阿瑟的真正意图并不是扩大战争,而是用压力要挟美国政府向朝鲜增派部队,企图挽回局势,也挣回自己的面子。
对于这一点,杜鲁门总统看的很清楚,他说“扩大战争就意味着将美国拖进一场世界大战,至于局势是否真的如麦克阿瑟所说那样严重,还要去了解一下”。事实上,杜鲁门在面对失利时,已经做了和谈的打算。
1951年1月份,美国让联合国通过了先停火后谈判的决议,并将决议转交给了中国。此时的中朝联军已经越过38线,抵达37线,如果此时停战,那么,结果无疑非常不错。不过,由于一系列的因素,中朝军队还是未能接受这个建议,决定继续前进。
然而,此时的美军指挥官已经由麦克阿瑟换成了李奇微,李奇微堪称彭老总的对手。从此以后,志愿军和人民军在面对美军时就打的异常艰难。双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附近。
这个结果,美国人很满意,李奇微稳定住了局势,美国又力图将战争规模控制在半岛内,很显然,李奇微做的比麦克阿瑟强的太多了。此时杜鲁门很清楚,朝鲜战争如果不能快速达到目标,那么就应该迅速结束,因为美国的敌人是苏联,朝鲜半岛消耗了太多原本应该部署到欧洲的军事力量。
然而,麦克阿瑟还是不消停,他又大放厥词,称如果联合国将战争范围扩大到中国沿海地区和内部,那么中国就会立刻有发生崩溃的危险。他还在一封要求让国民党军队进入朝鲜作战的信中说“朝鲜战争,我们必须赢,没有什么能代替胜利”。
麦克阿瑟的叫嚣很显然打乱了美国的政治布局和国际局势。麦克阿瑟不在乎他的言语意味着什么,但是杜鲁门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很清楚,战火燃烧到中国境内,那就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大决战的到来。
而此时,美国认识到,既然不能取胜,那就尽快结束战争,和谈也就成了最优方案。于是,杜鲁门意识到如果不能解决屡次放炮的麦克阿瑟,那么,这个高调的军界代表很可能会给和谈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一个军人,不服从国家的方针前进,这让杜鲁门很生气。
1950年4月,李奇微正式接替麦克阿瑟成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盟军总司令及远东美军总司令。而麦克阿瑟从广播中得知自己被解职后,很是失落,所以他对李奇微说“一位杰出的医学专家说过,杜鲁门脑子有病,大概活不过6个月.........”。
麦克阿瑟走了, 只留下李承晚独自凌乱,他得到消息后,痛哭流涕。他对身边的人说“杜鲁门毁灭了我们统一朝鲜的希望”,很显然,李承晚统一朝鲜的希望就是麦克阿瑟,也只有麦克阿瑟会为了战争带来的快感而顺便帮助李承晚完成统一朝鲜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