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波斯之战是如何拖垮两个帝国的(2)

拜占庭波斯之战

拜占庭波斯之战

第一:能成为开国功臣,本就说明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绝对不傻。我们拿韩信来说,韩信精通兵法谋略,被称为“谋战派”代表人物,论谋能谋己,甚至能做到谋天下;论战,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楚汉之争时,他有机会与刘邦和项羽三份天下。但他没有,楚汉之争时的他,忠为上,没有背叛刘邦,帮助刘邦取得了汉室天下。可西汉建立之后呢?功高震主的韩信不知进退,当面对自己的势力一再被削弱时,还是不停的埋怨,最后被杀。单看韩信,我想骂他罪有应得,一点都不为过。

第二:被杀的开国功臣当初跟随主公起兵的目的是什么。刘邦的西汉,朱元璋的明朝,刘邦和朱元璋有十分相似的背景,都是平民,都是被逼无奈。刘邦和朱元璋手下的亲信大都是备受压榨的贫民百姓,当初跟着主公造反,为的是不再受欺负,为了自己,也为了百姓。推翻旧朝,建立新朝之后的他们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去享受荣华富贵,而不是手握重兵,可他们大多选择的是手握重兵,不知进退,威胁着皇权。他们都有时间去辞官或者放弃兵权,但他们没有。这样的情况下,皇帝的选择只有杀。不杀就可能造反,在国与情之间,皇帝只能选择国,而舍弃兄弟情,因为他们是天下共主。说到这里,大家会说,赵匡胤没有杀有功之臣。当然,这点没错。可他赵匡胤玩了一把“杯中释兵权”。假如没有“杯中释兵权”,那历史又会多了一笔:赵匡胤如何如何杀开国功臣。“杯中释兵权”与本人上述的第二条是一致的,开国功臣应该得到的就是荣华富贵,所以兵权交出,给你个虚衔独自享受去吧。赵匡胤能使用和平手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开国功臣的数量与开国功臣在新朝的影响力比西汉和后来的明朝相要少的多。

同是开国功臣,有的能善始善终,像张良、萧何、刘基等人。他们所做的也很简单,那就是“知进退”三个字,张良和萧何并没有离开朝堂,但他们能自保,这便是人生哲学。就像当今社会,同样做一件事,为什么有人能赚到钱又能赚到名,而有人却钱和名都赚不到,两种人的区别并不大,关键在于人生哲学的不同。要不然怎么会有“事在人为”这个词呢。我们一直在可怜着那些被杀的开国功臣,可他们不值得去可怜。“罪有应得”一词用在他们的身上,可能你的主观意识难以接受,但事实的确是这样,“罪有应得”最能与他们的所作所为想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