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的金刚怒目式作品(2)

在南宋梁昭明太子萧统所著的《陶渊明传》中有这样的内容记载:某一年的重阳节,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坐在菊花丛中,手上拿满了菊花。之后江州刺史王弘突然送酒来,他立马就开封喝上了,直到喝醉后才回到房间。陶渊明种植菊花不仅仅只是用来观赏,也会经常用于食用。每到秋季,菊花盛开后,很多乡里乡亲以及远方的朋友都会来他家观赏菊花。那个时候,陶渊明会泡制菊花茶给客人享用,在客人走的时候还会采些菊花送给他们。因此,愿意前往陶渊明家赏菊的人非常多。陶渊明也时常会这样想,如果能够让菊花在一天之内就开放,那就会有一天的客人前往,那该多好。

总而言之,陶渊明对于菊花极为喜爱。

陶渊明《饮酒(其五)》文章赏析

《饮酒·其五》是陶渊明创作《饮酒十二首》诗中的第五首诗。这首诗是陶渊明在隐居田园生活之后著作的,主要体现隐居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欢喜及对大自然的赞叹。

《饮酒·其五》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这首诗的宗旨是回归自然,在意境方面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是前四句:“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此四句描写陶渊明终于摆脱黑暗的官场生涯,摆脱了令人厌恶的尘俗纷扰的感受,突显诗人鄙视仕途之路、不与朝臣统治者等同流合污的情感。看似简单的四句话,其中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告诫我们,人是可以自我陶冶的,只要心中有理想又追求,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情趣。

第二层是后面六句:“采菊东篱下……欲辨已忘言”。后六句描绘了夕阳下照映下的南山美景,诗人从中体会到了无限的生活情趣,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隐居生活的炽爱和纯洁的品德操行。“采菊”的悠然与“南山”的美景、落山的夕阳与归巢的飞鸟相互映衬,让诗人体会到别样的深意,想要说出什么,却陶醉在此山此景中不能自拔,给读者留下一丝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

这首诗诗句描写简单明了,富有理趣,但又不枯燥乏味。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结合达到高度的统一,短短的几句词不仅写出了悠然自在的心情,还描绘了幽静淡美的景,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又包含了自然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意味深长。

揭秘陶渊明为什么归隐

陶渊明曾于二十岁踏上仕途,在官场为官十余年,最后辞官归隐,过上悠闲舒适、平静自在的田园生活。他的归隐可以说既出于他自身的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也是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所迫。

陶渊明

陶渊明画像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陶渊明自二十岁踏入仕途,虽有一身才华和抱负,但是却得不到重视,到了二十九岁,他才做到了江州祭酒这一官职,然而因为难以忍受官场上的那些繁文缛节,做了不久后就辞了职。之后在家悠闲了五六年,直到三十五岁时到了荆州,在刺史桓玄手下当了一名小吏,但是不到一年时间,陶渊明又因为他母亲去世而辞职回家,一待又是五六年。

陶渊明毕竟是名将的后代,在官场中很有名气,因此,在他四十一岁的时候,他被推荐担任彭泽县令一职。之后在彭泽当了十几天县令的陶渊明听说东晋权臣刘裕自封车骑将军,掌管各州军事,只自己的抢夺皇位的野心只差一步的消息后,预感到晋朝已名存实亡了,心灰意冷之下,便回了家,这时的陶渊明已有了辞官的念头。之后更是遇到浔阳郡督邮前来巡查那件事,让他不仅做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样的美谈,同时也坚定了他辞官隐退的决心。就这样,陶渊明结束了他十几年的官场生涯,归隐田园。

归隐后,陶渊明一直过着隐居的田园生活,虽然心中尚有不能施展抱负的苦闷心情,但是对于那般黑暗的官场生活并没有丝毫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