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五大主力是哪五大 国军五大主力有哪些事迹(3)

  46年3月,第5军各部开赴武汉,解放战争中第5军主要在华东作战,大大小小无数战斗,败仗很少。(单单从坚持到48年底淮海就可以看出来。第5军在一年里转换指挥部就达300次以上,可见其转战的频繁。邱清泉的“逢五不战”就来源于此,华野老人谈起第5军总是耿耿于怀。

  作为一只王牌军,其不用战功彪炳不足以形容,这支部队的主要战绩是昆仑关战役,第一次入缅作战之同古、斯瓦、平满纳战役。解放战争华东战场解放军“逢五不战”

  1948年淮海战役被消灭。

  其四,是新6军,这支部队外号为常胜军

  在当时的解放战争初期数次一个团战胜共军一个军。国民革命军新编第6军是中国驻印军主力“中国虎”。新6军的骨干班底为新编22师,在编入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力,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当时消灭日军4000多人,克复昆仑关,一战扬名,著名剧作家田汉还专门采访了廖耀湘,称其为抗战中的狄青

  1942年,新编22师在5军的建制内参加了印缅远征,西渡怒江,第一次远征中主要战斗为接应200师自同古撤退,打完后也还有7000多人,实力仍存,可惜远征军撤退时军长杜聿明却不听廖耀湘建议,尝试突破日军阻击,非要往野人山炼狱里钻,这一昏招的直接后果就是新22师兵员从进山时的7000直线下降到了到达印度时的不足3000,牺牲超过半数。在那异国的树林里,草丛中,一支支锈蚀的枪支,一堆堆散乱的白骨,无言地诉说着情况之惨烈,上万名官兵的骸骨永远留在了异域他乡。远征军在正式作战中未损失团长以上将领,而在撤退中竟损失四员之多。这反倒帮了日军大忙。其实当时远征军的当面日军只有56 师团,还因为长途行军疲惫不堪,实在没有多大把握能把整个远征军都拦住,远征军的不战自乱让师团长渡边高兴得半死。

  1942年底,5军回国新22师留印,当时隶属于新1军,军长郑洞国,换装美式装备,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经过一年的整训,练就了丛林战的过硬本领,自此掀开了新 22师—新6军最辉煌的一页。

  在44年由新一军分出。是新一军的姐妹军,五大主力成军最晚。在解放战争中是东北国军头号王牌。进东北后所向无敌,数次以一个团大败东野一个军,基本说明战争初期新22师一个团可以顶东野一个军,差距非常惊人。解放军后期口号“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军”。

  而这支部队也同前面所说的三支一样,战功赫赫,主要战绩是安东战役、威远堡进攻战

  同第74军一样,这支部队也是在1948年的辽沈战役被消灭的。

  最后,是第18军这支部队外号:“童子军”、“超级军”、“土木系核心”

  这支部队最大的看点就是这事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是蒋介石第二最宠爱部队,在解放战争中表现最好,是共军最不受欢迎的部队之一。

  第18军事国民党第二号人物陈诚的起家部门。陈诚系统的精英几乎都从18军和11师出来。青年人才最多。陈诚军事集团别称“土木系”中的“土”字即代表着18军骨干部队11师,“木“则代表 18军。 18军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与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其骨干皆为黄埔军校毕业生。

  18军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与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其骨干皆为黄埔军校毕业生,与敌作战时又都能以身作则,堪称主力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