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里,幕府执权北条时宗是最终的决策者,而他并不打算顺服蒙古。
自恃拥有骁勇善战的武士阶层,凭借偏居大洋、易守难攻的日本列岛,他和他的前任执权北条政村一样,断然拒绝了蒙古使者的建议。
忽必烈在信函中曾提到日本天皇是一个“小国国君”。在初步讨论了应该如何回复忽必烈这封信之后,幕府决定干脆直接把蒙古使者遣送回国,连只言片语也不回复。
虽然朝廷官员已经起草了一封和解信并抄寄了一份给幕府请求批准,但幕府执权没有批准寄出公函。
忽必烈并不为日本政府的反应所动,在1271年初再次派遣使团带着同样的信息赴日。
负责护送蒙古使节的高丽人秘密地警告日本人,他们将面临蒙古人的军事威胁。
可是日本人再次拒绝蒙古使节进入王廷。在返国途中,蒙古使节抓住了两个日本渔民,把他们带回中国。
忽必烈热情款待了日本渔民,命令他们请求他们的统治者对中国皇帝和蒙古大汗表示适当的尊敬,尽快派遣使者前来进贡。
然后他派人护送他们经高丽返国。可是,日本方面对忽必烈释放被扣留的日本渔民没有任何反应。
此时,忽必烈确实已被日本人的“傲慢”弄得茫然失措,心烦意乱。他决不允许他们一直这样公然蔑视他,反抗他。
他的双重角色,无论是作为蒙古大汗还是作为中国皇帝,都不能容忍被一个小国如此羞辱。
蒙古风俗要求适当招待外国使节,而中国传统则要求所有国家接受中国皇帝为天下共主。
这样明晰的天命意味着,忽必烈不能继续容忍他的使节在日本受到怠慢。
然而,在决定动武之前,他再一次派遣使节到达日本。
他选派的特使赵良弼(1217—1286)于1272年春出发,并于同年的10月在九州岛东岸的今津町登陆。
当他觐见日本天皇的要求被粗鲁地拒绝后,他发出了最后通牒:日本天皇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对忽必烈的信函作出反应。
日本天皇愿意对蒙古作出一个平和的模棱两可的回答,但幕府拒绝任何妥协。
镰仓的武士占了上风,他们把中国特使驱逐出境。幕府的粗暴无礼被描述为“等同于宣战”。
赵良弼于1273年6月返回中国,向忽必烈报告了日本的风土民情,可能还包括防务情况。
赵良弼描述了他在日本受到的羞辱,这深深地激怒了忽必烈。
他不能再耽延,因为耽延只会使日本人更加肆无忌惮。
在赵良弼返回前几个月,蒙古人刚刚在襄阳取得了征宋战役的重大胜利,因此忽必烈可以抽调一小部分军队前去征讨日本。
同时,他的对日战役也是他征宋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必要的。
日本人一直积极地与忽必烈的夙敌南宋开展贸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