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公元前714年郑抗北戎之战的始末

   郑抗北戎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714年的一场战争, 是在郑庄公图霸中原之战中,郑军在北部边境(今河由北部)歼灭部分北戎军的伏击战。那么,郑抗北戎之战是怎么发生的呢?揭秘公元前714年郑抗北戎之战的始末。

揭秘公元前714年郑抗北戎之战的始末

    交战双方

    郑国是西周末至战国初重要诸侯国之一,姬姓,伯爵。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郑,是为郑桓公,最初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凤翔一带,后迁到今陕西省华县一带,周平王东迁时的郑国已经迁至今河南新郑一带。
    北戎又称山戎,是中国古代戎族的一支。春秋初期,其主要活动于今河北北部地区。

    郑抗北戎之战的始末

    周桓王六年冬,北戎军南下侵郑。郑庄公因 戎军以步兵为主,较己方战车机动性强,惧其实施突袭,遂采纳公子突建议,针对其“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下相救”(《左传·隐公九年》)的弱 点,以一部兵力佯败诱敌,将郑军主力分作三部,埋伏于北戎军追击必经道路附近。当北戌军深入伏击地域后,郑军三处伏兵同时出击,切断北戎前、后军联系。北 戎前军被郑大夫祝聃部围歼,后军仓惶溃逃。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的一次成功伏击战例。郑庄公因势利导、设伏邀击的作战指导,为战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实例,对后世作战指挥艺术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