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叛乱的主要原因是汉景帝二年,中央开始实行削弱各个诸侯国实力的政策。在一年内,中央就抓住诸侯王所犯的每一个错误,然后以此为理由剥夺他们的领地,以示惩戒。但是诸侯王并不傻,他们清楚这是中央对羽翼丰满的他们进行打压了。与其坐在这里被他慢慢剥削完,不如奋起反击。所以吴王刘濞就带头挑起了事端,唆使了其他六个诸侯王一同起兵造反,主力军队是实力强大的吴楚两国。
当时周亚夫并没有按照常理,带兵直奔战场梁国,而是让梁王拖住敌军,他率军绕到了叛军的后方。梁王在庞大的叛军连番攻势下,几次向周亚夫求援。但是周亚夫清楚战机并没有到,必须避开叛军锋芒,所以暗中派人截断了叛军的粮草。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七国的军队持续不了多久,这时候周亚夫才出战迎敌,终于以少胜多大败叛军。
七国之乱最后以吴王刘濞被东越王斩首,上献给汉朝,其他六国的诸侯王在造反失败的压力下陆陆续续自杀身亡为结果。在这场地方对中央发动的战争中,中央取得了巨大胜利,从而得以顺利推行之前的削藩政策,取消了各诸侯的广大政治、经济以及军事权力,极大加强了中央的集权。
七国之乱地图分析
七国之乱指的是在西汉时期,由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联合叛乱。那么七国之乱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是一张七国之乱地图。
七国之乱地图
从上面这张七国之乱地图中,就能非常清晰地看出当时的战况:叛乱的诸侯国分别是吴国、楚国、赵国、胶西国、胶东国、菑川国、济南国,那么为什么这六个诸侯国会叛乱呢?
原来是因为汉景帝在位的时候,当时身为御史大夫的晁错向汉景帝上奏了一本《削藩策》,主要的内容便是要将诸侯王的势力削弱以进一步地加强中央集权。而汉景帝也采纳了晁错的这个建议,将楚国、赵国等诸侯国的封地收回。吴王为了自己的封地不被削减,便与楚王、赵王、济南王、淄川王、胶西王和胶东王一同发起了叛乱。
吴王是这一次叛乱的主使,是这一次叛乱的主力军。他对外宣称发兵五十万,但是实际上的兵力只有二十万。在七国的联合之下,叛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河南的东部,他们要求汉景帝清除佞臣,将晁错处死,而汉景帝因为叛军的力量而深感担忧,最终在袁盎的建议下将晁错处死了。
在晁错死后,汉景帝便要求叛军退兵,但是叛乱军并没有因为汉景帝达到了他们的要求而有丝毫退兵的意思,甚至声明要夺取帝位。在叛军一路进攻到梁国的时候,因为梁王的阻拦而不能继续前进。而这时候的汉景帝终于下定决心要将这场叛乱平定下来,他命令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带领军团去镇压叛乱。
在周亚夫和窦婴的镇压过程中,切断了叛军的粮草来源,在三个月之后终于将叛军攻破。吴王在预见大事不妙之后便逃到了东越,而东越的诸位诸侯王因为叛乱失败便将怂恿他们叛乱的吴王杀死,然后畏罪自杀,七国之乱就此结束。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哪个朝代的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王的叛乱,当时以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为主要首,以一支多达五十余万的叛军浩浩荡荡地由西向东进攻首都长安。前期叛军所经之地无不城池失守,到了刘武的梁国才被坚固的防卫阻挡。随后同征讨的汉军一道消灭了叛军。
西汉疆域图
然而在这次平定叛乱中立功甚大的梁孝王刘武,反是借助了七国之乱在之后实力迅速壮大。这也为日后梁王刘武预谋帝王埋下了隐患。事实上,这也是西汉立国之初就种下的恶果,只是当时还没有开花结果。汉高祖刘邦时期对他的那些分封诸侯王,郡国并行制是极为自信的,哪知道最后食这恶果的就是他的后世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