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2)

我们知道韩非是韩国贵族公子,最是无情帝王家,韩非自小就知道人与人,国与国之间,都是追求利益为重,因此在思考人性以及如何治理一个国家的时候,韩非子都是站在人性本恶的理论基础上,这一点与荀子“人性恶”论不谋而合。可以说,荀子虽然师承儒家,但是在儒家仁义思想的基础上更主张社会秩序的建立。韩非子在这种萌芽思想的启发下,因为自身的经历,开拓并且发扬了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韩非子》一书共十余万字,全书五十五篇,作为一部政治巨著,整本书都在将“帝王之术”。论述君王该如何管理臣民,如何奖罚分明,如何富国强兵,甚至称王称霸。而最后,秦王嬴政也凭借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横扫六国,统一了天下。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表达了什么

这篇文章是韩非子写的一篇古文,主要讲的是君主治理外臣的方法。

韩非子书图

韩非子书图

文章中君主用来控制外臣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对当权者不能驯服的外臣,君主就要把他杀掉。君主统治外臣,上级管理下级,在韩非子看来,光用德行是不行的,而是要使用权力来管辖,用法律规则来约束他们。只有有了法律规则的约束力,他们才能收起那些不好的念头和行为,才能忠心耿耿的为上级服务。这就是韩非子“以法治国”的思想核心。

实际上韩非子却忽视了软约束力的作用。硬约束力确实是需要,但软约束力也不能被忽略。

硬约束力是对违法、触法人们的惩罚条例,但是软约束力却是我们从小就被培养起来的行为习惯,而且这些行为行为习惯是贴合人们习俗中的行为规范的,这些行为不自觉地约束着人们的行动。所以我们在选择一个行动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如何看待我的这个行动。如果他们对我的行动都不看好,我们便不去行动;但如果他们看法是认可,我们便会心情愉悦地去行动。这就是软约束的强大功能。

二是君主成为群臣共同看好的香饽饽。所以,君主如果表现出对某件事物的爱憎,那麽就会被他们利用,这样的话君主就被迷惑了;君主如果把他听到的话透露出去,那麽外臣就很难再向君主进言了,君主也就做不到明察秋毫了。

神明的君主的治国原则,在原文中申劝说君主遇到事情要能独断专行的议论里。

思想家韩非是哪国人

韩非,也叫韩非子。约出生于公元前280,死亡于前233年。是战国末期的韩国人也就是当今的河南省禹州市人,是当时的韩王室诸公子之一。

韩非子像

韩非子像

依据《史记》的记载,韩非非常精通“刑名法术之学”,和秦国丞相李斯一样都是荀子的学生。

韩非因为口吃所以不擅于说话,但他写的文章非常好,就连李斯也觉得甘拜下风。韩非的一生他的著作很多,大多收集在《韩非子》一书当中。

韩非是战国末期具有唯物主义色彩的伟大哲学家和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因亲眼看到战国后期的韩国的贫瘠和薄弱,多次的上书韩王,希望韩王能够改变当时不依法治国的情况,但是他的主张始终得不到韩王采纳。韩非当时以为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所以便没有再次上书,继而写书,最有名的当数《孤愤》 《五蠹》 《内外储》 《说林》 《说难》等著作。

因为韩非的书流传到了秦国,而且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所以秦王派兵攻打韩国以此来威胁,逼迫韩王让韩非到秦国为他出力。韩非只因在秦国受到重用,就受到了秦朝李斯的嫉妒。所以李斯、姚贾跑到秦王面前诬陷于他,最终因为他是韩国的宗室,没有得到秦王信任,把他打入了监狱,最后逼的他自杀了。

韩非虽然自杀在云阳也就是当今的陕西淳化县西北方向,但是他的思想却在秦始皇、 李斯手上发扬光大。 韩非的著作吸收了儒、墨、道等各家的一些看法,以法治思想为核心,总结了前期法家的一些经验,就形成了以法为核心的法、术、势相互结合的政治思想系统,因此被称作“法家之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