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白侠客行赏析

诗人李白侠客行赏析

唐代的李白不仅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更是一个志在四方的侠士。根据史料的记载,李白年幼时期便十分的聪慧,五岁时便会背诵六甲。但在他慢慢长大成人时,李白却对剑术情有独钟,一直想要成为一名侠客。为了实现这个心愿,李白在其二十四岁那年,拜别父母,仗剑远游。

《侠客行》

《侠客行》

《侠客行》便是李白所写的一首歌颂古代侠客的五言诗。全诗共一百二十个字,在当时看来篇幅也不算很长。《侠客行》的前四句描写了唐代侠客们所穿的服饰,所用的兵器以及他们的坐骑等。李白用寥寥几个字就刻画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唐代侠士的形象,可见李白在文学上的造诣极高。接下去就是引用了古时候一些有名的侠士事迹,用来进一步歌颂侠士的风采与仗义,描绘出侠士高大而光辉的形象。同时,诗人也婉转的表达了自己心中远大的抱负以及想要实现自我价值,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心愿。诗歌的最后几句表达了即使侠客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侠客仗义的精神以及无人能及的风骨,侠客单凭这两样也能流芳百世。

《侠客行》这首诗大约是李白在公元744年即天宝三年所写的,当时唐代游侠之风盛行,人人都有一颗想要成为侠士的心,连大诗人李白也不例外。李白从小便爱好剑术,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当时李白应该刚刚被放逐出京城,远离了政治中心,但李白却毫不气馁,认为自己最终还是会有所作为的。

李白名作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自古以来,表达远离家乡的游子们思乡之情的诗歌一直颇多。但唐代大诗人李白客居洛阳时所写的《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游子思念故土的佳作,有着很深刻的意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慢慢解读。

《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写于公元前735年,李白当时客居在洛阳城。在唐朝时,洛阳城一直是一个非常繁华热闹的城市,车马人流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春日里的深夜,独居在客栈之中的李白忽然听到远方传来一阵笛子声,仔细侧耳倾听,原来是一首《折柳曲》,听到这略带悲凉之感的笛子声,李白不禁想起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故土,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一篇传世佳作。

深夜里,诗人听到这不知是何人演奏,何处传来的《折柳曲》引起了他心中最隐秘的思乡之情。《春夜洛城闻笛》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正是在深夜里听到了笛子声,才有了接下去一系列事情的发生。诗歌的第一句是一个问句,是问到底是哪家传出来的笛子声。第二句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笛子声传遍了整个洛阳城。第三句则点出了吹笛人所吹奏的正是用来跟友人告别的《折柳曲》,语句自然而清新。第四句紧接着上文,在深夜里听到笛子声有哪个游子会不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朋好友。

《春夜洛城闻笛》是一首七言绝句,共二十八个字。但正是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写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引起了千百年来远离家乡游子的共鸣。

李白与酒的故事

说到李白,或许家国是可以不提的,或许时势是可以不顾的,但是“酒”是不得不说的,对于李白来说,或许除了他的诗,真正陪伴他的只有酒,他不像杜甫,沉郁顿挫,不喝酒也能过,他的诗更多的体现他个人的魅力,那种自由自在的畅想,而在这样的时候酒就是他最好的伴侣,他是诗仙,他也是酒仙。

李白醉酒

李白醉酒

杜甫曾经写过《饮中八仙歌》,其中提到李白是这么说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的,酒后的李白就是这么的狂放,就是这么的傲气,这时候的李白散发出的不羁的光芒,是令人敬仰的。李白的生活中处处有酒,也时时刻刻都离不开酒,花前月下、亭台楼阁、皇宫宴席、孤舟独饮,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落魄之际,李白都在饮酒,似乎喝酒已经深入到了李白的灵魂深处,只要有酒,李白就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