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在湘鄂西做了什么
贺龙元帅一生历经艰险磨难,刚正不阿,胸怀坦荡,无私无畏。他一生参加并指挥了很多战役,从独自一人到建立起庞大的队伍,为民族的解放和国家建立付出了无尽的心血。他一生也经历两次最大的磨难,一次是贺龙晚年时遭受到的迫害,还有一次就是贺龙在湘鄂西时的肃反运动。
《贺龙在湘鄂西》油画
贺龙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自小喜欢习武,讨厌恶霸势力,敢于同他们斗争。辛亥革命的浪潮影响了贺龙的革命热情,于1914年参加了革命党。后来在共产党人的熏陶下,他加入了共产党。南昌起义失败之后,中央命令贺龙等人转回湘鄂西组建根据地,发展红军队伍。
1928年开始,贺龙和周逸群等人便开始在洪湖地区和桑植县附近建立湘鄂西根据地的前身鄂西根据地,而且组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由贺龙担任军长,周逸群等人也组建了红六军。1930年7月,贺龙的红四军和周逸群的红六军在湖北公安县成功会师,之后便正式组建了红二军团。红二军团有贺龙担任总指挥,周逸群担任政委。然而,湘鄂西根据地的两大帮派贺龙和段德昌两人却常常冲突,互不能忍。段德昌是洪湖根据地创始人,威望很高,性格暴躁,所以经常和贺龙闹翻。
随着夏曦的到来,湘鄂西地区开始了四次“肃反”行动。这几次“肃反”运动,使根据地受到重创,大部分的根据地创始人和干部都被杀害,红军队伍人数也急剧减少。肃反之后,根据地也丧失了,武装力量也垮了,让贺龙慨叹没有了红军的立足之地。贺龙在湘鄂西的经历使得他每谈及此事,都会忍不住泪流满面,悲痛万分。
贺龙与王震的故事
古往今来出身湖南的有志之士有很多,特别是在近代,很多革命将士都出生此地,其中就有贺龙与王震。贺龙是我国的建国将领,是著名的革命人士,他为国家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王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士兵们的好政委,他为国家建设付出很多心血,是党和人民最忠实的仆人。
王震照片
贺龙与王震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二人都是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时期,他们戎马半生,为抗击敌人流血流汗。在和平时期,他们为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建设劳心劳力,只为把新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的国家。他们二人最大的相同点就是献身国家的决心,无论什么阶段,他们都将国家的需要摆在首位,是党和人民最信任的公仆。
关于贺龙与王震的事迹,还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就是贺龙是王震的媒人。身为上司的贺龙,促成了王震和王季青的婚姻。而同为湖南人的他们,有着共同的乡音,交流起来也方便很多。他们二人共同经历了抗战的艰辛,共同建设了新中国,也一起遭受了政治迫害。他二人的一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国家所作的贡献,永远值得后人敬仰。在上个世纪的抗战时期,有很多人像贺龙与王震一样,本来不相识的人,因为共同的理想和信仰,相聚在一起,为新中国的建设献上一生。
贺龙墓地在哪里
贺龙元帅出生在湖南桑植县的一个山村里,从小便在天子山一带玩耍,而天子山一带也是他年轻时带着部队打游击的地方,所以贺龙死后,他的骨灰也从北京迁到了现在的贺龙墓地,湖南天子山。
贺龙墓
爬上天子山,就可以看见在御笔峰和仙女散花两处景点的交汇处,有一尊高大威武的铜像,那就是贺龙园陵里边的贺龙铜像,而贺龙墓地也在贺龙园陵里边。贺龙园陵里边有一处广场,场内便矗立着高大的元帅像。贺龙元帅铜像高约六点五米,重达九吨。铜像身边有一匹马,威风凛凛,头颅高昂。铜像对面不远处,有一片树荫,掩映着的便是贺龙墓地。这是一个方形的墓室,碑上刻着贺龙的浮雕头像,他带着八路军帽,面部沉静,嘴里含着烟斗。墓碑正前方还有“元帅之墓“四个大字。而铜墙的背面只写了一个字“诚”,体现出他对党,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是元帅一生赤诚的写照。正是这位元帅,在当年手拿着两把借来的菜刀,在这里,搞起了武装斗争,使得跟随者一呼百应,连国民党都悬赏捉拿。贺龙元帅为了革命事业,不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也牺牲了很多自己的兄弟姐妹。贺龙墓地前面每天都有很多的人络绎不绝的来鲜花,敬礼,拍照,都为了一睹元帅的风采,亲身来感受一下当年贺龙在天子山搞游击斗争的这种环境,敬佩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