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树当年看《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等描述古代战争的小说时候,总觉得古人用的阵法好神奇。善于排兵布阵的人,往往可以以少胜多,甚至更过分的像诸葛亮这样 “多智近妖”的家伙,竟然可以用石头和树木布阵,灭掉周瑜的千军万马。总而言之,古代战争的阵法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如此神奇?一直是令我心驰神往的话题。今天在读春秋的时候,发现一段比较翔实的战争阵法描述,终于让我对古代战争的阵法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分享给大家,以为共飨。
没错,这次战争我们还是讲“繻[xū]葛之战”。前文我们分析了繻葛之战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详见之前的文章《春秋时期的世界大战》、《一箭终结一个王朝的猛将》、《战争全明星》),今天我们探索一下此次战争的军事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讲,繻葛之战是一次标标准准的冷兵器阵战教科书式演练,比较全面地向今人揭示了冷兵器时代战争中,阵法的原理、阵法的作用、阵法的实践。
▲鱼丽之阵想象图
阵法就是对士兵战力的集约化管理
打仗需要各兵种的协同配合。每一个兵种都有其长处和不足,不同兵种之间如何协同作战才能避开兵种缺陷、发挥最大化的战斗力量?这就用到了阵法。
《春秋左传》在“繻葛之战”中描述了一个“鱼丽之阵”的具体布置方法:“……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这里的“偏”就是战车部队,“伍”就是步卒,这个鱼丽之阵的具体摆法就是:战车在前、步兵在后,战车和战车之间的火力间隔用步兵填补。如果用我们今天的军事术语讲就是“步坦协同作战”,战车负责攻坚突进,步兵负责扩大战果。这也很科学。
从这一点看来,古代的阵战其实就是集约化管理兵种,极致发挥士兵战斗力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战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