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去世之后,皇位继承的归属权直接涉及到宦官的利益与今后的自身地位问题,篡改了汉灵帝意愿之后,何太后成了临朝听政的太后,宦官的势力也达到了一种极致的地步。这种局面使得太监们也对自己的地位很满意,直到董卓出现,他深知何进将军的心理,也知道何差点被宦官害死的事情,所以他极力说服何消灭太监这些毒草。本身东汉末年因为宦官专权,各地农民起义就没断过,人民也是哀鸿遍野,百姓民不聊生,虽然何关心的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利益,但是这些都是可以作为很好的借口的东西。于是,最终,在董卓的极力的煽风点火的鼓动之下,开始了对太监的打击。以上,便是十常侍之乱背景的介绍。
十常侍之乱影响深远吗
十常侍之乱是东汉末期形成的一种特别的现象,也是历史遗留的问题,皇宫里的太监与朝堂上的大臣们意见不合,渐渐形成自己的帮派,尔后进行斗争。十常侍之乱影响最直接表现为东汉的灭亡,同时也意味着延续长时间的这种存在于大臣与宦官之间的斗争终于结束。
十常侍之乱画像
十常侍之乱的首要推动者是何进,一个有着将军头衔的大臣,在他的一手推进下,渐渐地董卓得势,获得权力,曹操等人被排挤,宦官最终被灭。何是一个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身边的心腹都提醒他不能信董卓的话,但是他不认同,一心认为小人之言是正确的,且有理有据的。所以最终,皇宫之中,董太后也死了,汉灵帝的遗嘱也没有被遵从,东汉的历史面临完结。何进看不惯宦官是和历史传统有关系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之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宦官势力已然削弱,何进一家也最终失去了天下人的认同。在最终那场惨绝人寰的杀戮中,死伤无数,很多没有长出胡子的小孩子被认为是太监而惨遭杀害,死伤无数,这也是十常侍之乱影响之一。
自古以来跟在皇宫贵族身边的就是太监公公,伺候起来得心应手,只是渐渐的因为一些昏君大臣的失误,渐渐促成了太监们的得势,以至于太监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地位需要提高。人的野心都是无止境的,这种想要得势的欲望愈加膨胀,最终造成了历史上诸多太监专权的局势,百姓也被牵扯受了诸多煎熬。以上,便是对十常侍之乱影响的介绍。
十常侍之乱的刘陶简介资料
十常侍之乱刘陶,一名伟,字子奇,颍川颍阴人,西汉淮南厉王刘长次子济北贞王刘勃之后。刘陶是有智谋之人,为人居简,不拘小节。汉恒帝在位时,刘陶常常上书建言献策。中孝廉,做侍御史;曾经有三次任命为尚书令,做侍中。也正是因为他正义的个性和坚持原则的底线,他的谏言中肯不偏倚,所以朝中的权位高的宦官都害怕他。
刘陶剧照
十常侍之乱刘陶在做京兆尹的时候,刚刚任职就省出修理官估的钱千万银两。因为最讨厌拿钱买官,所以就假称自己生病不听政客们的说赂。汉灵帝一直以来都很看重他的才能和德行,刘陶也凭借此常常上书谏言,但也正是这一点被朝廷宦官利用:灵帝熹平末,刘陶被诬告与张角勾结,向灵帝进谏除掉张角,斩除祸根,可是灵帝已经不再相信他,反而想要杀掉他。与刘陶站在同一方的司徒陈耽以死相谏,使得灵帝勃然大怒,便下命将这两人关进大牢,当天夜里,十常侍就让自己的手下将谏言之人杀死在狱中,刘陶因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和忠贞绝食而死。在此之后,朝廷官员再也无人敢向皇帝说十常侍的坏话了。
十常侍之乱刘陶死后,中平元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农民揭竿而起,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向官僚地主发动了攻击。灵帝才思及刘陶之言,并追封其为中陵侯。
后人对十常侍之乱评价高不高
从古至今,人们对十常侍之乱评价褒贬不一。《后汉书》中这么评价十常侍之乱:自古以来丧失宗族灭灭绝大业的理由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夏商周三代以宠色取祸,秦始皇因为奢侈暴虐导致火灾,西汉自外戚失去帝位,东都因为宦官失去全国。失败的来由,先史讨论很长时间了。至于得罪官宦之人导致的,比如十常侍之乱这种,还可以拿来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