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海南岛战役,是1950年3月到5月发生于广东至海南岛的一场战役,也是国共内战到目前为止最后一场主要战役,结局是中国共产党率领的解放军战胜中国国民党统帅的国军,占领整个海南岛。
解放海南岛战役
参战双方主要将领
国民党:薛岳(海南防卫总司令)
共产党:邓华(第十二兵团总司令)
林彪(四野司令)
韩先楚(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员兼第四十军军长)
李作鹏(第四十三军军长)
战役背景
广州解放后,由广东溃逃的国民党军余汉谋集团残部迅速逃往海南岛,连同岛上原有的第64军等部,总兵力约10万人,统由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字伯陵)指挥。薛岳将这些建制不全的残余力量,经过拼凑,整编为第62、第63、第64、第4、第32军共19个师,对海南岛实行环岛防御。另以海军舰艇50艘、飞机45架组成所谓海陆空立体防御,对这种防御,薛岳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伯陵防线",企图凭借海峡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海登陆。
战役过程
1950年3月5日和10日,第40、第43军先后各以一个加强营共1800余人,乘木帆船34只,利用夜暗、北风的有利条件和敌人海岸线兵力分散的弱点,实行首批偷渡,在琼崖纵队接应下,偷渡获得成功。3月26日和31日,第40、第43军先后各又以一个加强团共6600余人,分别在118师、127师领导刘振华、王东保、宋维栻率领下,乘船169只,实行第二批偷渡,在岛上守军发现后,偷渡部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有进无退,顽强战斗。除少数船只被击沉、少数人员伤亡外,偷渡亦获得成功。两批偷渡共8000余人,大大增强了岛上我军接应力量,为主力部队强渡琼州海峡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野渡海兵团必须在完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以木帆船为渡海工具,以陆军单独向敌陆海空三军立体防御发起进攻。
为加强海南岛的内应力量,粉碎敌人的“围剿”阴谋,同时为大举登陆做准备,1950年3月5日黄昏时分,邓华将军命令第40军118师352团一个加强营的800名勇士直扑海南岛。
3月10日下午,第43军128师383团一个加强营1000余人,12日清晨登上海南岛,同前来接应的琼崖纵队独立团会师。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解放军两批4支先遣部队均登陆成功,为迎接大兵团强攻海南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0年4月10日,渡海作战兵团指挥所决定,兵团主力分成第一、第二梯队向琼北实施大规模强渡登陆。第一梯队由第4军主力和43军一部构成,务于4月13日前集结完毕,等有利时机起航。第二梯队由43军主力担任,其任务就是在第一梯队登陆后立即起航,紧跟着“第一冲击波”登陆上岛,协同一梯队歼灭岛上守敌。不久,第二梯队也登陆成功,在与接应部队会合后,连续挫败了敌人的多次反攻,并袭占福山。至此,海南岛西北沿岸的各要点已全部被解放军控制,“伯陵防线”不复存在。
4月16日,渡海作战兵团以第40军6个团、第43军2个团为强渡琼州海峡第一梯队,于当日19时30分并肩起渡。途中,担负护航任务的火力船对国民党军军舰的拦击实施猛烈射击,有力地掩护了主力部队航渡。至17日4时许,渡海部队终于突破敌人海上封锁,在琼崖纵队和先期登陆部队接应下,分别在博铺港、玉抱港一线抢滩登陆,薛岳苦心经营的“伯陵防线”已被人民解放军突破。登岛部队随即向纵深发展。
4月23日,第40军118师率先解放海口市。
5月1日,海南岛西岸的八所港(今东方市)被解放军攻克。海南全境获得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