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苏联同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争、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冷战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45年9月11日至10月2日的伦敦第一届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开始,围绕与意、罗、保、匈、芬五个次要敌国缔结和约的问题,四国外长前后共开了四届7次会议进行讨论。经过反复争论,最后终于就战败国的领土划分、赔款以及政治军事条款达成一致,并于1947年2月10日缔结了五国和约。五国和约的签订反映出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意图。
根据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上所达成的协议,确立了处理德国问题的各项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原则。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并由四国总司令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但是,后来在非军事化、民主化以及赔款等问题上,苏、美主张不同。美国从一开始就有重新扶植德国的意图,以便把它纳入美国的战略体系。而苏联则要最大限度限制和削弱德国。针对西方在1948年制裁德国的做法,苏联于同年2月改组苏占区经济委员会,使之成为准政府组织。3月,苏联宣布退出盟国管制委员会。德国分裂不可避免。
在处理战败日本问题上,美国一开始就有独占的意图,而苏联方面则进行了不少斗争。经过几轮讨价还价,在美国满足苏联占领日本北方四岛要求的情况下,斯大林最终同意美国占领日本本土。
纳粹科学家助美国在冷战中赢苏联
在二战的最后几个月里,丘吉尔、罗斯福以及斯大林都下令实施秘密计划,激烈争夺德国武器专家。
对德国军事科研以及科学家的关注,行动最早的是美国人。1943年底,美国陆军成立了一个代号为“阿尔索斯”的特殊谍报队,队员都来自美国陆军和海军情报系统。抓捕德国核物理学家,无论如何不让这些科学家中的任何人落入苏联人手中,就是“阿尔索斯”工作的最高准则。从1943年12月开始,“阿尔索斯”谍报队先后进入伦敦、罗马、巴黎以及德国本土,德国在原子能研究方面的多位主要科学家被抓获。
1945年3月18日,美国第一步兵师开进德国波恩,波恩大学的科学家们匆忙销毁他们正在试验的新式武器的相关资料。他们将这些绝密材料撕碎,放进抽水马桶用水冲走。可是,有一个马桶坏了,碎纸片没有被冲走,被送到了美军情报员手里。
美国情报人员通过这些碎纸片发现,这是一份包含德国科研计划摘要和1500多名高级技术人员名单及家庭地址的重要文件,价值极大,美国人称其为“奥森伯格名单”。与此同时,美国战略情报局和联合情报调查局共同发起“回形针行动”,派遣专家随美军进入德国腹地搜寻导弹专家。钱学森在老师推荐下,作为火箭组长被授予陆军航空队上校军衔,参加此次行动。
美国本来设想的是这次计划抢到100名德国顶尖科技人才,但最终有700多名德军各门类技术人才被“请”到美国工作。“火箭之父”冯·布劳恩一到美国,就被安置在美国陆军装备设计研究局工作。他领导设计了美国的木星-C火箭,该火箭成功将西方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一号”送上太空。冯·布劳恩还帮助美国成功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从而让美国在冷战时期同苏联的太空竞赛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