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昌起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3)

武昌起义的指导思想

革命秘密意外泄露,情急无奈之下,第二天晚上湖北新军革命党人带头起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就此爆发。而作为武昌起义的主力,湖北新军却是清朝战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巩固政权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培养起来的,是因为在学习西方文以及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革命宣传中,他们的革命思想逐渐强烈继而爆发了革命。

武昌起义画像

武昌起义画像

虽然武昌起义运动和同盟会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武昌起义革命的指导思想脱离不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参加武昌起义的人有不少是同盟会的领导人、重要骨干和一般成员。起义后革命政府的建立说明了武昌起义的指导思想正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以反封建反侵略、拥护民主平等政治和耕者有其田为中心内容的思想让新军、文学社以及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与同盟会不谋而合,符合了遭受封建主义毒害的民众心声,响应革命的民情沸腾,引爆了全国各地推翻清朝政权的革命运动,革命得以延续发展,各地革命人纷纷勇敢站起来反封建反帝国,成功保障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清政府,建立起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的指导思想沿用直至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以及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屡屡受挫,孙中山结合实际情况和革命教训对“三民主义”作出了修正,由此演变出新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经过

武昌起义打枪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随后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从1911年10月10日爆发起义革命,到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先后有湖北军政府的成立,《鄂州约法》的颁布等成就,并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但革命却以失败告终,武昌起义的经过是怎样的呢?有着怎样的曲折故事呢?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经过中,有个关键性人物,是他的默许,推动了武昌起义的顺利进行;也是他的镇压,窃取了起义的成果。武昌起义的整个过程几乎都有他的身影,这个人就是袁世凯。

1911年10月13日,起义刚刚建立的湖北军政府,公开募兵反抗清朝政府。此时,清朝政府慌乱之下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希望袁世凯能替清政府剿灭这次起义。

随后,袁世凯立刻率领大军来到前线,起义爆发后的十余天里,清军一直“惨败”,每吃一次败仗,袁世凯便开始“勒索”清朝政府,要钱,要粮,要军火。火烧眉毛的清朝政府立刻拨给袁世凯大量的战争补给,使得袁世凯逐渐掌握着清朝政府的大部分军事力量。

然后在1911年10月25日,袁世凯的部队终于打了“胜仗”,袁世凯攻占汉口刘家庙。远在北京的清朝政府十分开心,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袁世凯借机再次“勒索”清朝,随后袁世凯借机谋得内阁总理大臣的职位。

武昌起义经过,也堪称袁世凯升职记,袁世凯利用这次起义战争大大的削弱了清朝,武昌起义后期,清朝溥仪在袁世凯的逼迫下宣布退位,随后迫使孙中山辞去总统职务,窃取了革命果实。

武昌起义的性质

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起义持续了两个月,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武昌起义的性质无疑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战争,这场战争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迫使溥仪退位,民主共和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