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资料介绍(3)

武昌起义的性质

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起义持续了两个月,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武昌起义的性质无疑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战争,这场战争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迫使溥仪退位,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配图

但这场革命,并不彻底,起义军领袖中混入不少封建军阀顽固分子,孙中山就任总统没多久就被迫辞去职务,袁世凯借机篡夺了革命果实,“民国政府”的实权落入封建旧贵族的手中。

当时世界范围内,也不缺乏封建贵族为了自救而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如日本的民治维新,但日本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使得日本走上富强之路。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照理来说应该更加彻底,但中国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确是更加混乱,20世纪初“一盘散沙”的局面也正是袁世凯死后形成的。

在武昌起义之后的十多年里,中国南北军阀割据,“占山为王”,民主共和体制名存实亡。当我们结合之后十年内的中国局面,回头看武昌起义的性质时,发现,这场战争只是表面上有着民主共和的“幌子”,背后实则为旧势力旧贵族的操控,武昌起义的性质也随着战争进程的变化而变化,武昌起义前期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推动,后期逐渐演变为旧势力军阀贵族间的分赃战争。

总之武昌起义的性质的不能一概而论,随着战争阶段的变化,武昌起义的性质也随之变化。

武昌起义结果

由“保路运动”引发的武昌起义,对清政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在武昌起义的影响下,中国湖南、陕西、江西等多省先后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经过一年时间的战斗,武昌起义结果终于取得了胜利。

武昌起义油画

武昌起义油画

由革命党人蒋翊武、孙武等人领导的武昌起义,在1911年10月10日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从而使衰弱的清政府迅速走向灭亡。武昌起义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11日,在汉口和汉阳的革命党人也纷纷起义响应,并迅速控制了武汉三镇。

起义的消息传到清廷后,引起了朝野震动。清政府罢免了瑞澄的职务,改调荫昌前往武汉进行镇压。荫昌协同冯国璋、载涛等人,以三路大军的兵力,朝着起义军逼近。

为了阻止清军的南下,武汉军政府迅速作出决定,令革命党军队扫荡汉口的清军残余势力,并及时向北推进。18日,两军战于汉口。两军从1911年10月18日起,一直鏖战到11月27日。无数革命党军队是士兵死于这场战斗,最终以汉阳失陷告终。这场战斗虽然是清政府方面获得了胜利,但武昌起义军有效地牵制了清军主力,为南方各省的独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1911年11月4日,上海、贵州、浙江等地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第二天,苏州、常州也宣布独立,不到41的时间里,中国关内的数省,前后独立,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仍掌握在清政府的手里。

武昌起义结果是辛亥革命的开端,也是中国民主制社会的开端,它使中国历经两千余年的封建制社会走向了灭亡。

武昌起义旧址

武昌起义纪念馆坐落在武昌起义旧址之上,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场的北面,占地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

武昌起义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