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条山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

中条山战役背景

1941年五月上旬爆发中条山战役,此战日军与国军僵持了一个多月,最后国军因准备不充分而伤亡惨重。那么中条山战役背景是什么呢?

中条山战役旧照

中条山战役旧照

中条山战役背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经过四年的持续征战,日本军队与中国军队僵持不下,而日本在华战线过长,他们迫切需要一场战争来一举击垮国军的中坚力量。可是日本在此之前对中国的进军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日本政府重新制定入侵政策,中条山战役便是其新策略的第一步。而另一方面日本纳粹盟友德国一举攻下波兰,又快速取得英法战场的胜利,这与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拖延和僵持形成了鲜明对比。日军深知不能再与中国军队僵持,继而调查发现,国军最精锐的中央军的驻地便是中条山,便联合各个战线的陆军与空军,对中条山驻守的国军发动最高强度的进攻,这是中条山战役的国际背景。

除此之外国军与共军在战场的配置也不合理,导致中条山的环境极其复杂,在中条山的国军不仅孤立无援,而且处于险要的地势之中,军队的给养供给极其不便。这便给了日军进攻的机会。而在这些背景下,日军便改变进攻方案,将华北作为战争重心,在五月中旬之前召集大量的日本军队,想要一举击垮国民党中央军,随后便发动了中条山战役。以上便是中条山战役背景。

中条山战役历时1个多月

1940年,日本政府为了侵占我国山西富饶的国土,制定了周密的作战方案,而苏联正与德国交战,自顾不暇。为解决后顾之忧,跟日本签订两军互不侵犯的条约,这样日本就可以调集主力来攻打中国军队,对此战役的胜利也是志在必得。

中条山战役画像

中条山战役画像

我国军队在作战期间,蒋介石还抽离很大一部分部队去遏制共产党,迫使我军捉襟见肘。在战前我国高级领导已然知道日军要对中条山战场发起攻击,但是却没有做好战前的思想准备,犯了轻敌的错误,导致国民革命军在中条山战役历时1个多月后,因为粮草不足陷入危机。那时我军战士都是饿着肚子,根本无法做到抗敌、杀敌。

随后日军对我军进行全面绞杀、穿插包围。由于我军长期不曾更换战地,使日本奸细对于我军作战方案十分了解,以至于在两军交战的时候,敌军都能喊出我军领导人的名字。随后日军在空兵的协助下,从东、北、西进行全面攻击。中条山战役历时1个多月,却因为我军战前思想准备不足,缺乏统一指挥,只有少数战士突围出来,大部分都被日军杀害或者俘虏。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国民革命军死伤十万人。中条山战役历时1个多月,虽然国军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却未能避免战败的结局。这除了国府自身的弊端外,更重要的是日本人计划周密,准备相当充足,从开战就已经注定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