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土断的背景
土断这两个字的含义就是在东晋时期实行的废掉之前的侨置郡县,开始将暂居在当地的流民也编加进当地郡县户籍的方法。当时正处于桓温担任大司马并且掌管朝政的时期,为了可以改变国家的财政状况,所以实行了土断法,并且根据实行的事件称这次事件为庚戌土断。而之所以实行这种方法和当时庚戌土断的背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庚戌土断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庚戌土断的实行者晋成帝
庚戌土断的背景还要从当时的社会情况开始说起,东晋曾经在国家领土之中,学习北方人的制度设立郡县,也就是指为侨居在当地的人们所设置的郡县,用来让这些外地士族人士以及各地区的流民有个安置的地方。但是那个时候侨置郡县并没有设置任何的边界,也不会向侨居的人们征收赋税,这样一来这些士族们的日子好过了,可是也造成他们广泛的建造田园楼阁,致使当地土地兼并情况太过于严重,也对国家的财政收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北方士族的人们开始在侨置郡县大范围的征用土地来用作建造,而各地区的流民也汇聚到这个地方后,毫无顾忌的隐藏家人的户口,不仅让国家收入一度有所损失,还为郡县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这种背景情况之下庚戌土断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阶段,于是晋成帝为了可以更好的掌握和整理人民的户籍情况,也为了可以增加国家的收入,下令让王公之下的人们都开始实行土断。
庚戌土断的措施
庚戌土断指的是发生在东晋时期的一次重大事件,在这次事件中东晋将之前的侨置郡县的制度完全解除,并且在次之后将侨居在东郡境内的侨民全部加入了所在地区的郡县户籍中去。可是他们在这个地方不但不用上缴赋税,而且还大面积的占据土地,致使土地兼并的问题十分严重,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实行了庚戌土断。而庚戌土断的措施一经实行,果然改变了之前混乱的问题,那么庚戌土断的措施具体有哪些呢?
庚戌土断的实施者桓温
其实在此之前的侨置郡县制度对国家是十分不利的,当时设立侨置郡县主要就是为了安置从北方过来的士族以及各个地区的流民,但是当时的状态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地区的发展都存在一些问题,于是大司马桓温特意在自己执掌朝廷政权的时候实行了土断法。庚戌土断的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点,首先桓温将所有的人们分为了白籍和黄籍,以免出现混乱的状况。于是侨置郡县的流民们就被称作了是白籍,而当地原本居住的土著人民则被称为了是黄籍,将白籍和黄籍一起编进了户口的记录中并且装订成册,然后按照规定一起缴纳税款。
庚戌土断的这个措施可以说保护了当地和南方原本居住在这个地方的土著权利,因为之前北方过来的士族和流民一直享受着非常好的待遇,所以这一次的措施让南方人十分的拥护,并且也在后来取得了非常显著和成功的效果。
庚戌土断的影响
在东郡时期曾经实行过一段时间的侨置郡县,也就是说将从北方地区过来的士族以及各地的流民都集中在侨置郡县之中,让他们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可以安顿下来,并且不会对他们收取任何的赋税,表面上这个举措是非常好非常到位的,然而却最终致使士族之间不断的占据土地,导致土地兼并的情况非常严重。另外还有许多人隐藏户口,对国家的财政收入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于是国家这次开始实行庚戌土断。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庚戌土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庚戌土断的影响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