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
在淮海战役中,中共解放军方面的作战是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领导的,其中前三位为常委,而邓小平任书记。
邓小平照片
据记载,邓小平曾经几次表示淮海战役是毛泽东交给他指挥的,而且部署也是他主持决定的。但是根据真实的历史,邓小平的这一说法是有问题的,他本身并没有过多地参与这场战役的决策和指挥。
淮海战役是随着战局变化一点点打下来的,就计划和部署而言,虽然是一开始还并不成熟但也早已定下,是由粟裕最早提出再经过毛泽东等中央军委完善。所以,这方面的功劳是他俩的,与邓小平关系不大。
总前委成立时淮海战役已经开打整整十天,而且实际上之后总前委五人也只开过一次全体会议,当时已是第三阶段,内容讨论的是接下去的渡江战役部署。可见总前委并没有真正指挥这场战役,它的意义只是领导和协调两大野战军。具体的战斗还是军队的领导和将领自己指挥的。
此外,在淮海战役中,中野是配合华野作战的。在最后统计的结果里,华野总共歼敌约44万,占总数的80%,伤亡也有约9.1万,占总数的67%。可见淮海战役的主力是华野的,而非中野。而邓小平当时是中原野战军的政委,是无法指挥中野的。
身为总前委的书记,邓小平在淮海战役中是重要的功不可没的,但远没有他说的那么大,可见他有争功之嫌。
淮海战役支前民工
淮海战役的胜利,不单单是共产党军队的胜利,更是广大支前民工的胜利。因为,当时支援前线的民工数量巨大,据统计高达543万人,远远超过了参战的军队的兵力数量。
支前民工照片
这五百多万的民兵几乎都来自淮海战役战场周围的江苏、山东、安徽和河南四个省份。其中,随军的常备民工有22万,二线的民工有130万,其他近400万都是后方临时调动的。
他们主要的任务是运送粮食和弹药装备。据说为了打这场战役总共筹集了9.6亿斤的粮食,最后运送到前线的也有4.3亿斤,而这些都是民工们靠小车推靠担子挑靠肩膀扛送过去。据说当时的民工队伍里,大小车辆有88万辆,挑子30万副。此外,他们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护送伤员。为此,准备的担架就有20万副,他们最后转运了9.8万伤员,这些士兵的生命都是他们拯救的。
据说,战役初期,中共方面初步预算的兵力与民工的比例是1:3,可是到了第三阶段已经高达了1:9,也就是说战场上的每一个士兵身后,都有九个民工在支援他。由此可见百姓们支前的积极性之高。
关于这些支前的民工,到现在还流传着一个小竹棍的故事。那是山东农民唐和恩支援时带在身边的棍子,他从家乡山东出发,之后的五个多月里他去了许多地方,包括江苏、山东、安徽三个省八十八个城乡,而他每经过一个地方都会在竹棍上刻下这里名字。
淮海战役陈官庄
陈官庄是淮海战役的主要战场之一,自1948年12月至次年1月是淮海战役第二、三阶段由我军对于国民党军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村落攻坚战。人民解放军将杜聿明集团团团围困于以陈官庄为中心向外放射的五千至一万米范围内,并不断缩小距离,最终由两个独立旅一举进攻将其歼灭,淮海战役全面结束。
陈官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