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的地点在哪里(3)

淮海战役的战术

战术是一场决战是否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淮海战役的战术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淮海战役纪念雕像

淮海战役纪念雕像

1948年10月,中野占领了郑州和开封两地区,国民党统帅部判断华野和中野一定会南下苏北然后联合起来攻打徐州。便想出了一套计策。计策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淮海决战案,是徐州主动放弃那些次要的城市,仅仅只发动一两个军来守住徐州,其次便集中全部的军力在徐蚌线周围防御起来,准备和解放军决战到底。另一个方案便是退守淮河案,将徐洲的全部主力退出淮河,凭淮河实施河川防御。通过严肃的会议后后于是决定采取淮海决战案。

11月6日,蒋介石了调整令:孙元良的三个军从商丘转移到蒙城,用以保全徐州西侧;邱清泉第2兵团在永城集结;刘汝明第4绥靖区转移到临淮关;李弥第13兵团全部撤向灵壁,担任机动任务;黄百韬第7兵团撤出新安镇到达运河以西;冯治安第3绥靖区放弃临城枣庄两地其次分别退守到韩庄和台儿庄。这时淮海战役的战术方案便已经初步形成了。当时蒋介石怕兵力不够便决定将东北战场的三个军十一个师全部都迁往徐州。傅作义等人却强烈反对,蒋介石没办法只得将这十一个师分头作战,五个师归还华北继续围剿总部;其余六个师海运浦口,在11月到达蚌埠。就这样蒋介石结合了共八十万人的兵力投入到徐州战场。这便是淮海战役的整个战术方案。

一次战役有了完美的作战方案,又有强大的军力巧妙配合,这又如何能输呢?这次的战役着实打得响亮!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

支前大军,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在淮海战役中支援前线的大部队。淮海战役作为我国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的一场战役,在战争进行时将士所需要的粮食、弹药等等物品的需求量是十分惊人的,为了满足前线战场的需要,解放区的人民便组成了这样一支两百多万人的大队伍,将各种物资及时送到第一线的士兵们手中,他们名叫“支前大军”。

支前大军

支前大军

运输物资的道路是十分艰难的,他们任重而道远,有时遇到风雪,为了不使粮食、弹药被冻坏或受潮,支前大军甚至不顾严寒,将自己身上的蓑衣、棉袄脱下,盖在粮食上。有时候运输的地形艰险,山坡陡峭泥泞,推车在山路上难以控制,他们就将粮食物品卸下,扛在肩上,遇到粮食的袋子破了,他们就从身上把衣服撕下来补上。

由于前线消耗巨大,支前大军为了增加运输量,每个人、每辆车几乎都是超载负重前行,有一个山东泗水县的运输团,曾有一次强忍饥寒,在三天内运量十一万,令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