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失败原因
国民党在大陆的真正溃亡,追根究底其实还是因为在淮海战役中连半壁江山都丧失了,然而在此次具有决战性意义的战役中,国民军明明在人力物力上都处于优势地位,可是为何最终敌不过人员、装备、武器都远远处于下风的解放军呢?
淮海战役国军
国民军战败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国民党的政治过于腐败,没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在此次战役中,我方出动民工组成支前大军,分为运输队、担架队、卫生队等等全心全意以满足前线士兵的需要。而国民党呢,他们在山东等地抓取无数壮丁,军民之间矛盾恶化,未得民心。
其二,国民党没有严密的后勤体系,由于后勤供给的缺陷限制了战略计划的制定,例如淮海战役初期,其物资补给几乎瘫痪,只能彻底依靠铁路,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作战计划必须完全沿铁路固守。
其三,国民军的指挥系统十分混乱,领导阶层内部心怀鬼胎,指挥员能力不足。起初国民党内部有人提议使“小诸葛”白崇禧来指挥淮海战役,但是蒋介石唯恐其手中掌权过大,于是令自己放心可靠的刘峙来当总指挥,但是他没有指挥如此大战役的能力,导致兵心不服顺,蒋介石甚至还逾级指挥,极其混乱。
第四,国民党的情报系统不够完善,不及时、不准确,导致他们只能被共产党牵着鼻子走,还在关键时刻因为内部的共产卧底临阵倒戈,带来惨重损失。
总而言之,强大的国民军在淮海战役中败给了处于弱势的解放军,是其内部指挥不当、丧失民心等等多方面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淮海战役兵力对比
中国解放战争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十分惊人的,而作为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堪称是战争高潮中的奇迹之战,其规模之大,战况之猛,使后人在谈及这场战役时无不对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击节赞叹。淮海战役能称作是一场奇迹,是因为它具有太多令人不可思议以及叹为观止的地方。
淮海战役场景
“奇迹”之名是如何得来的呢?当初,在淮海战役结束的那一天,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就在本子中写道:以60万战胜80万,真正的奇迹。的确,这场战役中双方兵力的悬殊对比就是这个结局带给我们最惊人的地方。自古以来,以少胜多的战争实例不少,实力对比悬殊的也不少,但是淮海战役这样的战况、战果却是难得一见的。
当时中国共产党手中的兵力只有60万,还是由华野与中野军双方两合起来作战的数量,其中粟裕手下的掌握的华东野战军兵力强大,战士的综合素质颇高,战斗力也很强,但是除此之外,装备武器以及补给保障等还是远远弱于国民军的。此外,中原野战军则是在大别山久战多时,心疲力乏,除了指挥得当以外,其作战实力更是落后国民军一大截。
而在此地区的国民军却大不相同,他们兵强力壮,军多将广,拥有先进的科技装备以及全机械化部队,集结了国民军最为精锐的战斗骨干。然而正是如此显著的差异,才使得最后国民军在这场战役中主力尽失于解放军是如此的令人惊心动魄。
淮海战役的领导人
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能够在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以少胜多,打败先进的高科技武装力量,除了军人的奋勇杀敌、人民的支持之外,与领导人的科学决策以及正确指导是脱不了关系的。那么这场规模与影响都如此之大的战役的领导人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