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火炮
鸦片战争火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清政府方面使用的火炮和西方侵略者使用的火炮。
鸦片战争图片
在当时的中国,火炮质量好坏与否是靠火炮重量来衡量的,即火炮越重质量越好。根据《史料》上的记载,在鸦片战争中,清军使用的火炮主要是红夷大炮。红夷炮是一种架退式前装滑膛长管重炮,精度很高。因为它的重量,红夷炮每发射一次都要重复进行复位、再装填,而且发射一次中间需要的时间较长,即鸦片战争火炮的使用对中国非常不利。相较之西方的火炮,中国方面的不利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传统钢铁冶炼技术不成熟,产量低下。
火炮由生铁铸造,质量不好,使用周期短,易裂。为了应对以上不利状况,清军想到的处理办法是增加火炮重量,减少火药填量,加入铜材料,把火炮结构复杂化,这就造成了火炮威力减小很多。除此之外,清军制造的炮弹因炮口小所以很轻,射程很近,火药因提纯不够爆炸效力低。
鸦片战争火炮对于西方有利的方面是因为工业革命后,西方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在火炮的制造方面有着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机器的大批量生产,各个零件之间的尺寸比例比较合理,射击精度高还节省时间、坚实耐用。而且炮弹是实心设计,质量较大,射程也比中国的远。
火炮使用的火药实际上是有中国发明后传播到西方的,也就是说本该是中国占据有利方面的,但是因为中国在发明火药后,并没有在该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更多的是停留在了冷兵器时代,而西方则因为科技的发展,在武器制造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从而开始向中国发起侵略。
鸦片战争死了多少人
有关鸦片战争死了多少人一直是喜欢近代史的朋友们喜欢关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有关“鸦片战争死了多少人”这一问题在史学界已有定论,现介绍如下。
鸦片战争画像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战争双方在武器装备上的悬殊差距,清军的死亡人数远远高于英军阵亡的人数。有历史学家认为,如果双方在武器方面没有这么大的差距,那么这一死亡比例或许不会如此大。出去武器因素之外,战争真正的决定因素在于士气和正确的指挥。史料记载,在定海一带据城抗战的八旗士兵宁死不降,以致最后满城军民集体自尽也终无一人投降。由此可见,八旗将士在士气这方面绝不比英军差。最后史学界得出的结论是,英军作战人员两万余人,受伤人数五百二十三人,阵亡人数仅仅六十九人。而清军前后投入作战部队高达二十余万,却阵亡了将近两万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