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年7月1日 (壬辰年六月初四) 怡和洋行成立

在185年前的今天,1832年7月1日 (农历六月初四),怡和洋行成立。

    怡和洋行(英语:Jardine Matheson,SGX:J36,LSE:JAR)是最著名的一家老牌英资洋行,远东最大的英资财团,清朝时即从事与中国贸易。洋行对香港早年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亦是首家在上海开设的欧洲公司,和首家在日本成立的外国公司。

发展简史

    怡和洋行在1832年7月1日(距今185年)成立,由两名苏格兰裔英国人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1784年~1843年)及詹姆士·马地臣(James Matheson,一译“孖地臣”,1796年~1878年)在中国广州创办。怡和洋行对香港早年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称。也是首家在上海开设的欧洲公司和首家在日本成立的外国公司。

    怡和洋行早年参与对中国贸易,主要从事鸦片及茶叶的买卖。林则徐在1839年实行禁烟时,怡和的创办人威廉·渣甸亲自在伦敦游说英国政府与满清开战,亦力主从清朝手中取得香港作为贸易据点。

    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1844年上海首次拍卖土地,亦由怡和购得。怡和初年在香港的竞争对手包括“颠地洋行”、沙逊洋行等其他贸易公司。1872年以后怡和洋行放弃对华鸦片贸易,之后怡和的投资业务逐渐多元化,除了贸易外,还在中国大陆及香港投资兴建铁路、船坞、各式工厂、矿务;经船务、银行等各行业。怡和除了在1876年在上海兴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亦安装了中国的第一部电梯和引入各种机械及工业设备。1912年以后,怡和的公司总部设在上海。

    1949年后,怡和在中国大陆的大部分资产及生意被收归国有。1954年,怡和在中国国内最后一家办事处亦被迫关闭,公司总部迁回香港。公司在1961年首次在香港上市,获超额认购50多倍。到了1984年,怡和将公司驻册地点由香港迁往百慕大,并在1990年代初将公司及旗下多家子公司的上市地点从香港移至新加坡或者伦敦。经历百年沧桑,目睹香江变迁,怡和在香港回归前一刻转移重心离开港九。

怡和洋行在中国

图1:怡和洋行原旧楼(1845年建造3层楼房);

    上海怡和洋行于1845年在今北京东路北租了一块地,拿到英租界一号土地证,造了一座3层楼房(图1,箭头指处,在外滩北京东路口)。

图2:1908年在原址重新建了一幢东印度式建筑;

    至1861年,洋行已在此翻造了三次,在原址重新建了一幢东印度式建筑(图2,1908年)。

图3:1920年,怡和洋行将原来的建筑翻建成髙6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1920年,怡和洋行将原来的建筑翻建成髙6层,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图3,今外滩27号)。

    大楼外观,建筑样式模仿英国文艺复兴时的形制(另说新古典派康林特式),采用科林斯柱装饰立面,柱头柱底为四方形。大楼由马海洋行英籍建筑师思金生设计,华商裕昌泰营造厂承建。怡和洋行早时称麦克尼洋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鸦片商。

    该洋行的创办人叫威廉•查顿,本来只是东印度公司轮船上的一个医生。

    1832年查顿和孖地臣在广州开设了怡和洋行。鸦片战争后,怡和卷土重来,在上海设立了怡和分行。怡和洋行在太平洋战争后被日本三井洋行强行接管,1946年恢复营业。由于业务日衰,大楼租给昌兴轮船公司、海外航空公司、香港航空公司,还有英国大使馆一等商务参赞、财政参赞室及新闻处等办公。上海解放初,生意日渐冷落。1955年,大楼交外贸局及所属单位使用。1983年,又在其上加了两层,使大楼顶部的原有风格走了样。现为罗斯福会馆

图4:怡和洋行冷藏公司;

图5:怡和洋行酿酒厂。

图6:现为罗斯福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