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少年中国说》选自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文章写于1900年2月,全文原来较长,约三千余字。据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本,全文共分为七段。这里选录的仅是开头两段及最后一段的大部分,删去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在删节的部分,梁启超以丰富的古今中外的例证,论述了人和国家的老少以及中国当时的种种腐朽的现状。现在所选的内容保持了结构上的相对完整性,从文章中仍然可以看出梁启超的散文风格。
本文采用单刀直入的方法,第一段开头就引出对方的观点:“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然后针锋相对,提出自己的观点:“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与一般驳论文章采用一面倒的方式、完全驳倒对方观点的方法不同,既包含着驳论,又包含着立论,以驳论为先导,引出自己的正面观点,先破后立。从一定程度上承认中国确有“老大”之处,而从本质上否定中国为“老大帝国”,写作方法有纵有收,文章带有很强的辩证意味,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以及“恶,是何言,是何言”等句,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多么强烈的热爱中国的思想感情啊!第二段紧承上文,以设喻的方法导入论证,先从人的老少论起,列举了老年与少年的十余种截然不同的表现,用一系列的排比句说明“老年人如夕照”,犹如日渐没落的事物,故没有希望,“少年人如朝阳”,希望寄托在少年身上。这种排比具有层层推进,重迭顶真的特点,充满磅礴的气势和力量!论人的老少,以“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为出发点,逐步推进,层层生发,挖掘了老年人的一系列缺点,少年人的许多优点,形成了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描写老年与少年的种种不同特征,铺张扬厉,不嫌反复重迭,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三段从论人的老少,过渡到了论国家的老少,分两层进行论述。第一层(到“则国雄于地球”止)指出了要使中国成为少年中国,中国少年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要求得“国智”、“国富”、“国强”,首先必须“少年智”、“少年富”、“少年强”;要使国家“独立”、“自由”、“进步”,关键全在于少年首先要独立、自由、进步;要使国家“胜于欧洲”、“雄于地球”,首先要少年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充满了号召鼓动力。这一段同样用排比句式,以增强文章的气势。第二层是全文感情最高昂激烈处,尤是精采之笔,运用博喻、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采用诗歌的句式、华丽的语言,由衷地为中国少年高唱赞歌,为少年中国高唱赞歌,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这一层描写了许多具有象征性的蒸蒸日上的天地万物,再加短促有力的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象激动人心的号角,具有极大的宣传鼓动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梁启超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时期“文体革命”的积极倡导者,所创“新民体”当时颇负盛誉。《少年中国说》正是“新民体”的典范作品。梁启超总结“新民体”的特点是:“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其文条理明畅,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则别有一番魔力焉。”(《清代学术概论》)他的这段话是对《少年中国说》艺术特色的最好概括。近代黄遵宪称赞梁启超文“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致饮冰室主人书》)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后的附言中称自己从小热爱岳飞《满江红》词,“至今喜诵不衰”,并说从此要名自己为“少年中国之少年”。此文确实写得象《满江红》一样激情澎湃,具有一股阳刚之气,说老年则扼腕叹息,说少年则神采飞扬,说现实则痛心疾首,说希望则意气风发。文章爱憎分明,饱含爱国热情,绝不拖泥带水、含糊不清,读之令人回肠荡气。
当然本文也有缺陷。作者关于老、少的议论显得过于绝对化,有时也有铺张、重迭过甚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