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译文】水气蒸腾,笼罩着云梦泽; 波涛汹涌,摇撼着岳阳城。云梦泽:本 为古代低洼积水的两处地方,在今湖北 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 大部分淤为陆地。岳阳城:即今湖南省 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洞庭湖或其 他江湖水雾蒸腾,浪涛汹涌的磅礴气 势。[例]可是直到今年,国际屈原学术 讨论会在岳阳举行时,我才有幸在岳阳 市博物馆副馆长张中一先生的陪同下, 登上岳阳楼,饱览洞庭湖烟波浩渺,衔 远山,吞长江,“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城”的壮阔景色。(龙光沛《今上岳阳 楼》)

【全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全鉴赏诗】

这是诗人游洞庭湖观景有感之作,也是一首投赠之作。题中张丞相,一说为张九龄,一说为张说。就关系而言,浩然于九龄较深;从事迹而言,则此诗投献张说的可能性为大。因为张说曾罢相为相州刺吏,开元四年(716)坐事贬岳州刺史,岳州即在洞庭湖东畔,九龄并未作过这一带地方官,浩然临洞庭而写诗投赠张说,似较合理。

洞庭本是长江中游巨浸,所谓“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含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诗人来在八月,正值秋水盛涨,只一个“平”字,便形容出湖水的更加浩渺。湖水给人的强烈感受,除了广、还有深,“含虚混太清”一句就专写洞庭的孕大涵深,所谓“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这两句是大处落墨,静态的描写。接下来就取动态,写洞庭的气势和声威。据宋人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云“(岳阳)城据湖东北,(不仅如此,古代的云梦大泽也在洞庭的东北,具体而言,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相当于今湖北东南与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方圆八九百里。)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就写出西南风至,湖之声气东行所具有的威力和影响,“蒸”、“撼”二字,就写出了一处力度、一种震撼。这也就是孟诗“冲淡中有壮逸之气”的范例了。

湖水呈现的这种活力,这种气象,就使人联想到时代脉搏,盛唐气象。这触动了深藏在诗人潜意识里的不安,怎么能在这样千载难逢的大时代里无所作为呢?——“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完成了此诗从写景到陈情间的过渡之妙。

已经表现出希望援引的意思了,不过只说“欲济无舟楫”,就不那么露骨,反过来说也就是委婉。想到湖的彼岸,可惜没船;“鱼,我所欲也”,可惜没有钓竿。《淮南子·说林训》云:“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一种蠢蠢欲动之情,跃然纸上。这是在陈情,在干人,然而运用的却是比兴手法,“欲济”呀、“舟楫”呀、“垂钓”呀、“羡鱼”呀,这些喻象都紧紧扣住观湖感兴而来。因此,全诗浑然一体,决无前后割裂、勉强凑合之感。诗中三四两句意境雄阔,历来与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并提,“后人自不敢复题(诗)”(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