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其门而不入

三次经过家门,都不进去。指大禹治水的故事。源自《孟子·离娄下》。

相传,4000年前的黄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当时的联合部落首领舜委派名叫鲧(gǔn)的人去治理洪水。鲧采用堵塞河道的方法治水,没想到,适得其反,洪水更加泛滥,给百姓的生命财产带来更大的损失。

鲧治水无功,舜又委派他的儿子禹治理洪水。禹结婚3天就和新婚妻子告别,到洪水泛滥区进行考察。他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找到了根治洪水的方法,改堵塞为疏导,将河水引流至大海。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洪水终于被治服了。从此,百姓不受洪水侵害,都能安居乐业了。

禹为了治理洪水,在野外13年,和他的随员一起,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三过其家门而不入”,身体瘦成皮包骨,手脚都长满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深得人们的称赞。

“三过其门而不入”即由此而来,后用来形容热心公事,忘记私事。

又作“过门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