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 错误。把本来错误的东西传开去,越传越错误。东汉·邯郸淳《笑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楚国有一个猎户,一天,挑着打来的山鸡进城去卖。有一个过路人看见那些山鸡的羽毛十分漂亮,就问那个猎户:“你挑的这是什么鸟啊?”猎人欺骗他说:“你问的是这些鸟吗?这是凤凰!”过路人高兴地说:“我早就听说世界有凤凰这种神鸟了,可惜一直没有机缘见到。今天有幸看到这种神鸟,不知你肯不肯卖?”猎人说:“可以卖。”过路人是一个有钱人,一开口就出了一千金的高价。猎人一看有大利可图,便假意说:“一千金哪能买到这样的鸟?起码两千金我才肯卖。”于是,过路人就给了他两千金把山鸡买了下来。
过路人心想: 凤凰是世界上罕见的珍禽,自古以来表示祥瑞,我把它献给楚王,楚王一定很高兴。谁知,过了一夜,野鸡却死了。过路人非常懊丧,他并不是心疼那一大笔钱,而是遗憾没能把活“凤凰”献给楚王。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京城,都以为那卖得很贵的山鸡是真凤凰,理应献给楚王。这件事传到楚王的耳朵里,为了感谢那个想把“凤凰”献给自己的过路人,就把他召进王宫,赏赐给他许多金帛,其价值远远超过了他向过路人买假凤凰的钱。
“以讹传讹”始见于南宋·俞琰《席上腐谈》卷三上:“世俗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讹传讹。”又,《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