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天子.一代名臣煮天子父,为圣人师这些人说的是谁 古代宗祠祭拜谁为皇上最好

目录导航:

  1. 两朝天子.一代名臣煮天子父,为圣人师这些人说的是谁
  2. 黄帝大宗祠是什么皇帝
  3. 配享太庙是什么样的殊荣?历朝历代哪些人有机会配享太庙
  4. 拜访祖先的地方叫什么
  5. 清朝祠堂里放什么人的灵位
两朝天子.一代名臣煮天子父,为圣人师这些人说的是谁

“两朝天子”和“一代名臣”说的是姓朱的人家(朱温和朱元璋);“煮天子父”和“为圣人师 ”说的是姓项的人家(项橐和项羽)。这些说法都来源于《朱项斗联故事》。

传说有个小镇住着姓朱和姓项两个家族。两姓之间时常发生摩擦。姓朱德家族盖了一个大祠堂,想显示一下本族的威风。姓项的家族,岂甘落后,也兴师动众,盖了一个。

姓朱的族祠先盖好了,又想在祠堂的大门上挂一幅有气派的对联,以压倒姓项。他们左思右想,终于想到:后梁的朱温、明朝的朱元璋,都是坐过龙庭、当过皇帝的朱家人;理学家朱熹,在大宋时代,也曾以“亚圣”名震天下,是朱氏门中杰出的一个风云人物。

他们根据这些历史典故,在祠堂门左右各书四个字,构成楹联一副:两朝天子,一代圣人。

项姓祠堂也建成了。项家看到朱姓祠堂楹联的狂妄口气,大为愤慨。因此,他们召集了全家族的大会,又把秀才们找到一起,考察项氏家谱,专门研究如何写一幅对联,才能压倒朱姓的凌人傲气。

很多人都说:“人家又是天子,又是圣人,天地间,哪有比这些更神气的呢?”谈过来,谈过去,商量了几天,总讨论不出个头绪来。最后只好决定:出重赏,向外界征求楹联。

朱姓那边,见到这种情形,得意非常。哪知,山高也有人行路,水深还漂打鱼船。有个外乡人应征来了。项家把他尊为上宾。

在项姓召集的全族首脑人物会上,外乡人给大家讲了两个历史故事:一个是春秋时代的故事。孔子曾经拜在项橐(读驼)的门下,向他学习礼仪。另一个是秦汉时代的故事。项羽抓到刘邦的父亲后,用大鼎将他煮死。这个外乡人讲完故事后,大声向众人说:“朱氏门中有人当过天子,项门中人,曾把天子的父亲煮死;朱氏门中有人称为圣人,项门中人,曾经是圣人的老师。我要代你们项姓用以上的历史故事,作一副对联,压得朱家透不过气来!”

外乡人的话音一落,项姓族人立刻欢呼雀跃,杀牛宰羊,盛情款待了这位外乡人,并给以重赏。第二天,项姓宗祠的大门上,也是左右各书四个字:烹天子父;为圣人师。

这副对联与朱氏宗祠门上的那幅,针锋相对,凌顶压头,占了上风。朱族的人见了,目瞪口呆,一语不发。朱姓人看到秀才抖出这副对联,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加之确感如此斗下去,实是于家于国无益,遂同意和解。

自此,朱项两村和睦相处,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相安无事。但是斗联的惯例仍然保留下来,只不过不再是“抬高自己,贬损他人”了,而是成为文化交流的一块阵地。

黄帝大宗祠是什么皇帝

黄帝祠宇,原名缙云堂,曾是轩辕黄帝三大行宫之一的三天子都所在地,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和( 326 - 334 )年间,为中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地之一。黄帝祠宇坐东南朝西北,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是我国南部祭祀、朝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主要场所。

轩辕皇帝

内供轩辕黄帝老年坐像。门上方悬挂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题写的“人文初祖”匾额。门外立一石碑,有前文化部部长贺敬之题写的“中华文明始祖”碑文。此庙于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配享太庙是什么样的殊荣?历朝历代哪些人有机会配享太庙

“配享太庙”则是皇帝对臣子的一种至高无上的奖励,获得配享资格的人在死后能将牌位放在太庙中受后世供奉,简单来说配享太庙是死后哀荣,可以和历代帝王同样接受后世君王的祭祀。

配享资格极难获得,明朝二百余年历史只有三十七人配享太庙,其中大部分都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如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等人,清朝近三百年也仅有26人获此殊荣,在满清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汉人中仅有三朝老臣张廷玉获配享资格,而张廷玉的“配享”资格也是 一路荆棘。

太庙相当于我们普通大家族的宗祠,由于供奉的事君主的牌位所以叫太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

配亨太庙,对于古人来说是一件殊荣。皇帝到太庙祭祖,给先皇牌位跪拜,顺便也把配亨太庙的大臣的牌位给跪拜了。这在古代可以说是为人臣子的最高荣誉,比生前获得的任何奖赏的含金量都要高。

如此高的荣誉,能获得的人是少之又少。历朝历代能获得配亨太庙的大多都是得到皇帝认可的功臣或宗亲,这种功臣或宗亲都是有开疆扩土之功或拥立之功,例如长孙无忌、房玄龄、常遇春、徐达等。还有在文治方面有大建树的,例如赵普、王安石、司马光。还有就是皇帝特别信任的大臣,例如张廷玉。

配享太庙是封建时期臣子最高的荣誉。配享太庙的资格,基本上只属于在国家的统一和建设付做出过卓越贡献或者是在国家危难时期立有重大功劳的元从重臣,护国功臣。

太庙的存在,是中国传统思想当中对于祖先神的崇拜而衍生出来的。皇帝去世之后就会成为祖先神被供奉在太庙当中,可以享受到最高等级规格的祭祀。而配享太庙的臣子也可以随着先帝一起享受高等级的国家祭祀。这可以说的上是生荣死哀,是每一个臣子的毕生追求。这甚至要比“生当太傅,死谥文正”还要荣耀和体面。比如说清朝时期能够配想太庙的只有立下过重大军功的王爷和备受宠爱的满族大臣,汉人中只有张廷玉一人配享太庙的。而且历代国君对于配享太庙的人员都要做出严格的规范和审查并不是所有重臣都能顺利入选的。

?

就拿张廷玉而言,他配享太庙的历程也是一波三折,多灾多难。雍正帝遗诏当中特别注明,让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作为对他一生辛劳的报偿。可是乾隆帝上位后一直不满张廷玉的倚老卖老和部分所作所为。他认为张廷玉忠于先帝却不忠于自己,就剥夺了张廷玉的官职爵位。

一度还想撤销他在太庙的配享权,只是碍于雍正帝的遗诏和张廷玉在朝廷内部的威望,才在张廷玉死后给了他这项殊荣。可以从中看出,配享太庙是何等的尊贵和荣耀。

古人非常重视祭祀,在祭祀当中也有非常严格的等级规范,比如说只有君王的太庙,才可以用太牢的礼仪来进行祭祀。低一个级别,只能用少牢来进行祭祀。到了清朝,又融入了少数民族一些特有的祭祀活动和祭祀内容。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中核心大臣,金钱,财富,权势,他们已经都能得到满足。所追求的无外乎荣耀二字。因此所有的枢机大臣,总督巡抚,都以能够配享太庙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

?




不管是太庙还是配享太庙,其实都是封建时代下的一种特殊产物,但也可以看做是悠久中华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或者缩影,其实早在秦汉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太庙,只不过这是皇帝家族专属的,代表着皇家的世代延续,历代皇室的先祖都可以在这里享受家族后人的祭拜和香火。

在古代民间,一般立上一座神庙,都会有源源不断的人们来这里祭拜,更不要说是皇室专属的太庙了,如果死后被安排在了这里,不仅能享受到一般人的香火,还能得到后世君王和皇族的祭祀。

这对于古代的大臣们来说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他们也普遍认为这样可以让自己变成神仙,从此保佑子孙延绵不断,家族长盛不衰。

太庙既然是供奉皇帝灵位的地方,那么大臣们被安排到太庙里,也就可以到另一个世界去服侍皇帝了,不管在哪个朝代里,太庙都是极为神圣和重要的存在,其中供奉着历代君王的灵位,昭示着皇室血脉延绵不断,所以皇帝和王公大臣们都把祭祀太庙当做人生中的头等大事。

对于大臣们而言,虽然不是自己家族的宗庙,可如果能够被赐予配享太庙的殊荣,那也绝对没有坏处,一方面自己可以享受到后世大量的香火,成为家族中的荣耀;另一方面还是对皇室忠心的一种象征,对于后代的好处不言而喻。

拜访祖先的地方叫什么

拜访祖先的地方叫上坟,烧香,蔡祖。每年的春节。清明节,农历七月半。农村都要上坟,带上香,蜡,纸,火炮去上坟烧给你的祖老先人!

拜访祖先的地方主要就是祠堂。那是一个族辈的集聚之地,在此拜访是名正言顺。其它也有拜访的地方,但并没有祠堂祭拜的最佳效果。

祖地。祖地可以是一个家族祖先埋葬的地方,也是我们缅怀祖先的地方,它寄托了后人对前人的尊敬和思念,也增强了我们的凝聚力,也是代表了我们的历史。

拜祖之地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先崇拜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信仰,祖先被视为一家人的主宰和护佑者。
因此,人们会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如清明节、重阳节等日子,前往祖先的坟墓或祠堂拜祖祭祀。
这些地方被称为“拜祖之地”,寓意着人们对祖先的感恩与敬仰。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地域和民俗习惯对“拜祖之地”的称呼也有所不同。
如在广东地区,人们称之为“拜亲山”,在福建地区,人们将祖先的牌位悬挂在祖屋门前,称之为“叩祖门”。
但无论如何,这些传统仪式都表现了人们对祖先的尊重和依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祠堂。原本是族人聚会、议事、处理族内纠纷等宗族活动的场所;

有的叫家庙是供奉祖宗、先辈神像、灵位,供族人祭祀、朝拜、思念的场所。

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能建宗庙。

汉朝以前,有官爵者才能建立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但那时叫宗庙或者祖庙。

唐朝始创私庙,以祭祀先祖。

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改为家庙。

《宋史·礼志十二》:“ 庆历元年,南郊赦书,应中外文武官并许依旧式立家庙。” 宋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 文潞公作家庙,求得唐杜岐公旧址。”各族百姓为了祭祀先祖,常建有“家庙”。

后来很多地方逐渐合二为一了,兼具双重功能,但有的地方宗祠与家庙仍然是分开建造的,保持着原有的结构与功用。

宗 祠(zōngcí),又称宗庙、祖祠、祖厝、祠堂。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莆田刺桐金紫方氏祠堂,便是建于唐末。涵江黄巷村黄氏宗祠,建于北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到南宋,莆田林氏“建先祠”,“置祭产”。(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十二)建阳陈氏家族的祠堂,始筑于元代。各地大规模营造祠堂,则在明清两代。此时入闽各家族经过长期发展和繁衍,族众日益增多,家族为团结族人大兴土木,故一时建祠之风盛行。

家庙即家族为祖先立的庙。庙中供奉神位等,依时祭祀。《礼记.王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文献通考.宗庙十四》:“仁年因郊祀,赦听武官依旧式立家庙。”《清文献通考.群庙五》:“[顺治]十年,议定郡王以祀追封祖父于家庙,贝勒以下祀追封祖父于坟墓。”

家庙又称祖庙,起源于先民对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古人祭神祭祖的场所,至商周时期宗庙制度和祭祖礼制初步形成,秦汉并逐步完善。

南宋理学家朱熹《朱文公家礼》立祠堂之制,宗祠和家庙在明清进入发展巅峰时期,但只有做过皇帝或封过侯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皆称宗祠。

清朝祠堂里放什么人的灵位

祠堂里供奉的都是爱新觉罗家历代的皇帝、爵位比较高、或者对江山有健硕的才可以进祠堂。

犯错误的或者死前带罪的是不能进祠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