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关于人类起源的迷惑是什么?

虽然到目前为止,包括传说在内的各种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很多,而且各方都拿出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说法(或理论)正确,但没有一种说法(或理论)能够彻底解释清楚有关人类起源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于是,人们各种各样的疑问也就不奇怪了。虽然人们的这些疑问多多少少看起来有些幼稚,但却不能因此否定这种疑问,因为毕竟拿不出一个可以令人信服的结论,看来,关于人类起源的追问还要继续下去,人类学家的探索之路还很漫长。

巨猿,人类的直系祖先?

巨猿是生活在远古时代的一种灵长类,体重270余千克,身高2.74米左右。人们知道它的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它果真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吗?

1935年,一位荷兰古生物工作者在香港中药铺里捡出三枚奇怪的牙齿。这是一些臼齿,看起来很像人的,但比人的臼齿大好几倍。他认为这种牙齿化石,可能代表一种古代体形巨大的猿类,起名为巨猿。

1945年,另一位美国的专家详细研究了这三枚巨猿臼齿,认为巨猿并不是猿而是人,应改名为“巨人”,它是北京猿人和爪哇直立猿人的直系祖先,现代人是由“巨人”逐渐变小而成的。

这种看法提出后,轰动一时,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如果真是这样,人类的远祖简直是个“庞然大物”了,这十分耸人听闻。

到了1954年,虽然这位荷兰古生物工作者在香港和南洋各地的中药铺里陆续收集到巨猿牙齿多达20枚,但它们在药铺里只是被当做一味中药材(龙齿)而已,不能得知化石的确切产地,也很难确定其年代想得到证明还必须在地层里找到巨猿化石才行。

中国南方有许多山洞,山洞里常埋藏有远古时代的动物骨骼和牙齿化石。195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一支队伍到广西调查,在大新县牛睡山黑洞里发现了三枚巨猿牙齿化石。不久,根据一位农民提供的线索,又在柳城县楞寨山巨猿洞找到三具巨猿下颌骨近千枚牙齿。1964年—1965年,在广西武鸣县甘圩步拉利山的一个山洞里挖到十余枚巨猿牙齿。1970年,在湖北建始县,以及近年在广西巴马县也找到了巨猿牙齿化石。此外,1968年,在印度新德里北200千米的皮拉斯普,一位叫兰姆的当地居民交给正在考察的地质人员一具巨猿下颌骨,这是他在数年前从附近的地里挖到的。

人们研究出产巨猿化石地层的地质年代,可以得知巨猿的大致生活时代。现在已经清楚,中国几个地点的巨猿化石,以柳城巨猿的时代为最早,生活在距今约300万至100万年之前的更新世早期;建始巨猿的时代稍晚些;而以大新、武鸣和巴马的巨猿为最晚,生活在距今约100万至50万年之前的更新世中期。据说印度皮拉斯普巨猿下颌是采自距今900至500万年之前的上新世中期的地层。那么,如果我们按照这些巨猿的生活时代先后顺序排列,则是:皮拉斯普巨猿—柳城巨猿—建始巨猿—大新、武鸣、巴马巨猿。它们生活在约900万至50万年之前。

知识点柳城巨猿化石的发现和挖掘

1957年夏,柳城县凤山乡社冲村一农民在社冲寸附近的楞寨山硝岩洞挖岩泥,无意中挖出一个巨猿下颌骨,这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巨猿下颌骨。这个下颌骨特别粗壮,上面带有12颗牙齿。代表一个老年雌性个体。科研人员对硝岩洞进行了保护性挖掘,经过1957年至1963年的发掘,又挖掘出了3个巨猿的下颌骨化石和1 000多颗零星的巨猿牙齿。这1 000多颗巨猿牙齿,至少代表75个巨猿个体。3个下颌骨中,两个属于老年的,一个属于青年的。巨猿以其牙齿巨大引人注目,不少人提出疑问:有这么大牙齿的巨猿,怎么会是人类的直系祖。

一位西方学者做了肯定的回答。他认为柳城巨猿生活的时代也许比最早的人类早10万年,假使巨猿每隔10年可传一代的话,在10万年期间巨猿就可以繁殖1万代。经过一番计算,他提出,虽然巨猿牙齿很大,但只要每一代巨猿的牙齿都缩小0.00l毫米,就可以达到最早人类牙齿的地步了。

其实,这笔“细账”大有出入。且先不论这位学者只知道柳城巨猿,而不考虑还有比这时代更晚的巨猿。现在我们只要拿这些不同时代的巨猿牙齿做一比较,就能看出巨猿牙齿究竟是否会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一代比一代地变小了。

事实胜于雄辩。柳城巨猿的牙齿“名不虚传”,确实相当大,但还有比它更大的武鸣巨猿。建始巨猿牙齿的大小介于这二者之间。据说,印度皮拉斯普巨猿的牙齿比中国柳城巨猿的小。如果我们把这些巨猿按牙齿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一下的话,则是:皮拉斯普巨猿—柳城巨猿—建始巨猿—大新、武鸣、巴马巨猿。不难看出,这个顺序竟与按时代从早到晚的顺序一模一样。这说明巨猿牙齿随着时代从早到晚起着变化,但不是从大变小,而是从小逐渐增大。到了距今100万至50万年前时,人类早已在地球上出现,而这时候的巨猿,牙齿也已经变得最大了。因此,很难设想这时候的巨猿会一下子变成了人类,也没有其他令人信服的证据能表明比这时代更早的巨猿会变成人类。

我们从巨猿牙齿发展的过程所能看到的,它与人类的差别是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这表明巨猿不可能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人们自然想到,巨猿既然有那么大的牙齿,必定有大的下颌骨,也必定有大的头骨和庞大的躯体。

正因为这个原因,有人认为巨猿的灭绝是因为越长越大,最后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饿死。但有人认为未必如此。因为在高等灵长类中,有大的牙齿的不见得其躯体也成同样比例地增大。例如,现代大猩猩的牙齿比人的大,但大猩猩的身体却并不比人高多少。

目前看来,仅从牙齿和下颌骨来推算巨猿的身长和体重还没有足够的把握,这只有找到巨猿的肢骨才能使推算成为可能。可惜,至今还只发现它的牙齿和下颌骨,因此,关于巨猿体重270余千克、身高2.74米的推算,还不是很可信的。

所有高等灵长类,包括人类在内,都长有32枚牙齿。上颌或下颌的每一侧有8枚牙齿,呈左右对称排列:2枚门齿、1枚犬齿、2枚前臼齿和3枚臼齿。人类的前臼齿和臼齿(统称颊齿)用于磨嚼,犬齿和门齿(或称前齿)则用于切割。

随着巨猿化石的发现增多,人们开始注意巨猿的齿列情况,而不局限于零星牙齿的观察。有人注意到生活在埃塞俄比亚的一种狒狒——高地狒狒,它与普通狒狒在齿列和下颌骨形态上有一些差别。高地狒狒的臼齿齿冠很高,磨耗很快;臼齿咬合面相对说来较大,颊齿较大,门齿较小,犬齿较弱,下颌骨较粗等等。而普通狒狒的齿列和下颌骨的情况恰恰相反。前者是草食性的,后者是杂食性的。有人认为,由于高地狒狒主要是吃粗糙的植物性食物(草茎、种子和块茎等),因此要有较发育的颊齿以利磨嚼,有强壮的咀嚼肌和硕大的下颌骨以增强机械作用,而门齿相对地说就不很重要。有趣的是,从巨猿的齿列和下颌骨上也可看到与高地狒狒相似的特征:颊齿大,门齿相对地来说较小,臼齿和前臼齿磨耗厉害,前臼齿呈臼齿化,下颌粗大等等。因此,有人认为巨猿在食性上可能和高地狒狒类似——以粗糙、坚硬的植物种子为食。它和现代猿类不同,后者主要是在树林中生活,以树叶和果实为食物,其牙齿形态和巨猿的也不一样。

有人推测,灵长类中朝着人类方向发展的一支,其早期阶段曾有与巨猿同样的生活环境,故在齿列和下颌骨上也表现出若干与巨猿、高地狒狒类似的特征,但又与巨猿的有所不同:其门齿和犬齿向着切割机能的方向发展,磨嚼机能只留给前臼齿和臼齿来担任。而巨猿,不仅前臼齿,而且犬齿甚至门齿,都用于磨嚼。

这些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零星的巨猿臼齿表现出与人类臼齿相似的原因,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巨猿已朝着与人类不同的方向发展。看来,巨猿与人类,有如灵长类发展轨道上两股道上的车,巨猿这股道上的车大概在距今100万至50万年前已经到达终点了;而人类的“列车”则继续滚滚向前。所以有人认为在灵长类演化系统中,巨猿是一个业已绝灭的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