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郭德洁为什么没有生孩子
- 2、十大最漂亮军阀太太
- 3、郭德洁的介绍
- 4、李宗仁的妻子郭得杰是怎么死的
- 5、李宗仁夫人叫什么名字来
- 6、李宗仁夫人有几个?
- 7、李宗仁埋葬在哪里啊?
- 8、李宗仁妻:婆婆葬礼遭情敌污蔑,守70年活寡,其子成才助父回国
- 9、李宗仁后代今何在?次子真实身份成谜,6个孙辈终是客居他乡
- 10、李宗仁长子:被父亲寄予厚望,一生却独爱生母,母亲百岁宴上痛哭
郭德洁为什么没有生孩子
身体原因。1964年郭德洁确诊乳腺癌症,但郭德洁没有重视导致身体不允许怀孕,因此郭德洁没有生孩子。郭德洁,女,原名儒仙,广西桂平市人,是李宗仁夫人。
十大最漂亮军阀太太
十大最漂亮军阀太太有:杨秀琼、郭德洁、王玉龄、赵一荻、孟小冬、田衡秋、宋美龄、宋庆龄、马佩璋、郭秀仪。1、杨秀琼杨秀琼(1918~1982年),广东东莞人。1930年,香港举行全港游泳大赛。年仅12岁的杨秀琼初试身手,一举夺得50米和100米自由泳两项冠军。1931年,杨秀琼又参加了香港至九龙渡海比赛,再次夺冠。2、郭德洁郭德洁(1906年—1966年3月21日),女,原名儒仙,广西桂平市人,李宗仁夫人。德洁从小聪明伶俐,心高气傲,做事情爱争第一,不拿第一决不罢休,并决心要做个出类拔萃的新女性。3、王玉龄王玉龄(1928年-2021年10月9日),安徽籍。1949年4月,王玉龄先到台湾,之后又远走美国,读书打工,寻找新的生活。在此期间,王玉龄一直孑然一身,始终未再嫁。4、赵一荻赵一荻(1912年5月28日—2000年6月22日),女,汉族,又名绮霞,乳名香笙,出生于中国香港,为张学良的第三任妻子,因在姐妹中排行第四(幺女),而被称赵四小姐。5、孟小冬孟小冬(1908年12月9日—1977年5月26日),出生于上海。京剧女演员,工老生。1912年,开始随父在家练功,学习老生唱段。1915年,拜孙派老生仇月祥为师,学唱老生。1916年秋,首次在上海登台堂会戏《乌盆记》(后半出)。6、田衡秋田衡秋出身于商贩世家,为人大气精明,理财持家颇有招术,又能揣摩丈夫内心,自然而然便成了管家太太,深得宠爱,不过好景不长,因为疾病原因,她渐渐失去了丈夫的心。7、宋美龄宋美龄(1897年3月-2003年10月24日),海南文昌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家中去世,享年106岁。8、宋庆龄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9、马佩璋马佩璋(1903年—1962年12月4日),回族。1903年生于桂林,出身于书香门第,肄业于桂林女子师范。父亲马健卿,母亲骆氏。父亲自幼饱读诗书,是清末贡生,曾任湖南永明县知事,民国初回广西任兴安县县长、广西银行常务董事等职,是桂林颇具名望的绅士。10、郭秀仪郭秀仪,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950年后,郭秀仪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追随齐师杖履,侍奉笔砚达6年之久。除专注领悟齐派精髓,苦练大师技法外,还善于博采名家之长,向溥雪斋学兰石,从王雪涛习花卉,并常与胡洁青,娄师白切磋研讨画技,多有合绘之作。
郭德洁的介绍
郭德洁(1906(丙午年)—1966),原名儒仙,广西桂平县人,李宗仁夫人。 德洁从小聪明伶俐,心高气傲,做事情爱争第一,不拿第一决不罢休,并决心要做个出类拔萃的新女性。20世纪20年代初,广西桂平刚刚兴起女子上学的潮流,郭德洁便赶上了这一潮流。不顾家人的劝阻,邻居的讥笑,她毅然进入桂平女子学校念书了。 1922年李宗仁部队驻防桂平,经浔州水上警察厅厅长郭凤岗的介绍,李宗仁与郭德洁认识,李、郭两人在饭店吃了几餐饭,开始了恋爱。
李宗仁的妻子郭得杰是怎么死的
郭德洁是李宗仁先生的第二任妻子,从1924年到1966年,陪伴李宗仁40余年。 1966年3月21日,郭德洁因病去世,由于她的国籍是美国籍,经国务院批准,办理了归宗手续,成为一个中国人。1964年,医生确诊她患了患乳腺癌症,如果动手术还来得及延长生命,可是郭德洁担心手术会损坏体形,破坏形象,再则,她怕传出去后被人说是夺人之夫的报应,以至手术拖延了不少时日,到了1965年已是癌症晚期了。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冲破重重困难,乘坐飞机从美国来到北京,在机场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真等领导和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令郭德洁激动不已,她想再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但回国后不到半年,她就病逝在医院。不过,她是带着欣慰而去的,临走前,丈夫在她身边守护着,并且她是躺在祖国的土地上去的。 1966年3月21日凌晨,郭德洁女士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李宗仁夫人叫什么名字来
李宗仁一生前后有三位夫人:(第一任原配夫人):李秀文,是李宗仁20岁时父母包办下的婚姻,简介如下:广西桂林市临桂区村头村人,生于1891年农历4月24日。1911年与李宗仁结婚;抗战时期,李宗仁率军在前线奋战,李秀文则长住广西。后历尽离乱之苦。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李宗仁客居美国,李秀文则艰难辗转他乡,直到1958年才去到美国。1973年,李秀文遵从李宗仁遗嘱,在中国政府斡旋下,回国定居。1992年6月18日于广西桂林去世,享年102岁。(第二任、平妻):郭德洁,是李宗仁35岁时娶的“平妻”;简介如下:郭德洁原名郭儒仙。德洁是结婚时李宗仁给取的新名字。1906年出生在广西桂平县县城1922年李宗仁部队驻防桂平,经浔州水上警察厅厅长郭凤岗的介绍,李宗仁与郭德洁认识,开始恋爱。后于1924年举行婚礼,与李宗仁结为伉俪。婚后不久,郭德洁任国民党广西省党部监察委员,并由党部推选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广西妇女工作队”队长,跟随李宗仁出征参加北伐。北伐期间,李宗仁的第七军所向披靡,战功彪炳,而其中郭德洁带领的这支“芙蓉小队”,也使这支北伐军添颜色。1937年抗战爆发,桂林出现大量难民难童。郭德洁将他们收容起来,办了儿童福利院,又在桂林甲山创立了德智中学,自任校长,学校纪律严格、校风良好,造就了大批人才。1937年,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台儿庄大捷,郭德洁立即从桂林飞往前线,对战士们进行慰问,深受士兵欢迎,并得到社会好评。郭德洁善于交际、人缘很好。她与桂系高级将领的夫人们相处都很融洽。而桂系高级将领也都视郭德洁为大嫂。1949年后新中国成立,郭德洁随李宗仁逃到美国定居。李宗仁从此失去权势,流落异邦。两人相依为命,互相慰藉。到1965年郭德洁患上乳腺癌(没有及时治疗,已经到晚期了)。病中的郭德洁思念故土,渴望回到祖国,而李宗仁则担心自己回国后被清算旧账。中国政府为此做了大量的沟通工作,终于打消了李的疑虑,决心回国。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冲破重重困难,乘飞机从美国来到北京,在机场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真等领导和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令郭德洁激动不已,她想再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但回国后不到半年,她就病逝在医院。不过,她是带着欣慰而去的,临走前,丈夫在她身边守护,也算是落叶归根了。1966年3月21日凌晨,郭德洁因患病在北京逝世。(第三任妻子):胡友松,是李宗仁75岁时娶的一位27岁女护士。简介如下:胡友松1939年出生于上海市,原名胡若梅,其生母疑似为影星胡蝶。后来又被张宗昌的姨太太(妾)领走抚养,辗转来北京,其养母与一胡姓男子同居,这也是胡友松胡姓的由来。胡友松从小与养母无感情,护校毕业后先分配到安外结核病医院,后又调到积水潭医院和复兴医院。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暮年的李宗仁。1966年7月26日,时年27岁的胡友松与75岁的李宗仁在北京正式结婚。不过婚姻仅仅持续了两年,1968年4月,李宗仁因患肺炎住院,8月又查出了直肠癌,于1969年1月30日午夜12时溘然长逝。1985年胡友松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退休后学习中国画,其作品受到书画家的好评。1995年胡友松在北京广济寺皈依佛门,法号妙惠居士;后曾任山东省台儿庄李宗仁纪念馆名誉馆长等职;2008年11月25日下午6时,妙惠居士(胡友松)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海岛金山寺去世,终年69岁。
李宗仁夫人有几个?
李宗仁先后有三名妻子。第一位妻子李秀文,是李宗仁20岁时父母包办下迎娶的,第二位妻子郭德洁,是李宗仁35岁时娶的「平妻」,1966年3月于北京病逝。第三任妻子是1968年,李宗仁78岁时娶的影后胡蝶之女、26岁女护士胡友松。胡友松还健在,晚年过上平静的生活。“我住在这里这么多年了,也没跟人说过自己是谁的女儿,是谁的夫人,可是街坊间慢慢都传开了。”她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在北京市东部一个干净整洁的居民小区里住了30多年。多年来,她与李宗仁相隔阴阳的交流似乎从未停止过。作为李宗仁的夫人,胡友松要求自己凡事自立,不能给国家和政府增加负担。尽管胡友松一直依靠微薄的工资养活自己,过着清淡的生活,但是她的心里十分清楚:即使是李宗仁的生活用品,也会是珍贵的文物,自己有责任好好保护好它们。在生活最为艰难的时候,她也没有想过变卖这些文物。她先后两次将国家发给的生活费13.7万元、李宗仁的私款等共计20余万元以及大宗名人字画全部上交国库。与此同时,她还把李宗仁的160幅照片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表示不要国家任何照顾,完全能够自食其力。近年来,她自己节衣缩食,却不断把微薄的退休金捐献给希望小学;在抗洪救灾义卖活动中,她把自己的卖画所得5200元钱全部捐给了灾区人民。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李先生的爱国精神一直铭刻在我的心底,永不磨灭”。李先生留下的大量名人字画,也交由荣宝斋收藏。“自食其力,”胡友松认为,“这样才能对得住李先生。我不能给他抹黑,不能沾着他的光生活。”“我真的不像67岁吗?”如果有人说“你比实际年龄小得多”,胡友松总会高兴地反问夸她年轻的人,“我喜欢保持年轻一些,精神状态好一些。”她说,这样如果别人得知她是胡蝶的女儿,不会太失望。胡友松在两位亲人的盛名之下,在努力证明自己的生存不依靠故去亲人的荫蔽。台儿庄百姓从来没有忘记过李宗仁,也在四处打听胡友松的下落。1996年8月,她被接到台儿庄参观考察,受到台儿庄有关领导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回到北京,她作出决定,把李宗仁的遗物全部捐献给台儿庄人民。李宗仁先后有三名妻子。第一位妻子李秀文,是李宗仁20岁时父母包办下迎娶的,第二位妻子郭德洁,是李宗仁35岁时娶的「平妻」,1966年3月于北京病逝。第三任妻子是1968年,李宗仁78岁时娶的影后胡蝶之女、26岁女护士胡友松。胡友松还健在,晚年过上平静的生活。“我住在这里这么多年了,也没跟人说过自己是谁的女儿,是谁的夫人,可是街坊间慢慢都传开了。”她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在北京市东部一个干净整洁的居民小区里住了30多年。多年来,她与李宗仁相隔阴阳的交流似乎从未停止过。作为李宗仁的夫人,胡友松要求自己凡事自立,不能给国家和政府增加负担。尽管胡友松一直依靠微薄的工资养活自己,过着清淡的生活,但是她的心里十分清楚:即使是李宗仁的生活用品,也会是珍贵的文物,自己有责任好好保护好它们。在生活最为艰难的时候,她也没有想过变卖这些文物。她先后两次将国家发给的生活费13.7万元、李宗仁的私款等共计20余万元以及大宗名人字画全部上交国库。与此同时,她还把李宗仁的160幅照片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表示不要国家任何照顾,完全能够自食其力。近年来,她自己节衣缩食,却不断把微薄的退休金捐献给希望小学;在抗洪救灾义卖活动中,她把自己的卖画所得5200元钱全部捐给了灾区人民。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李先生的爱国精神一直铭刻在我的心底,永不磨灭”。李先生留下的大量名人字画,也交由荣宝斋收藏。“自食其力,”胡友松认为,“这样才能对得住李先生。我不能给他抹黑,不能沾着他的光生活。”“我真的不像67岁吗?”如果有人说“你比实际年龄小得多”,胡友松总会高兴地反问夸她年轻的人,“我喜欢保持年轻一些,精神状态好一些。”她说,这样如果别人得知她是胡蝶的女儿,不会太失望。胡友松在两位亲人的盛名之下,在努力证明自己的生存不依靠故去亲人的荫蔽。台儿庄百姓从来没有忘记过李宗仁,也在四处打听胡友松的下落。1996年8月,她被接到台儿庄参观考察,受到台儿庄有关领导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回到北京,她作出决定,把李宗仁的遗物全部捐献给台儿庄人民。李宗仁一生有三位夫人,她们是李秀文、郭德洁和胡友松。李秀文,1891年生,广西临桂人。1911年与李宗仁结婚,1918年2月生子李幼邻。李宗仁娶了郭德洁之后,她基本上与李宗仁分居,只保持名义上的夫妻关系,一心一意抚育幼邻。郭德洁,1907年生于广西桂平,原名郭月仙,郭德洁是她与李宗仁结婚后改的名。月仙自幼聪慧过人,性格与一般女孩子皆有不同,上中学时就立志要做“出类拔萃的女人”。1924年,郭还在桂平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期间,被时任定桂军司令的李宗仁看上,郭也仰慕李的威名,正所谓英雄爱美人。18岁的郭德洁嫁于李宗仁后,一直陪伴在其身边,完全取代了李秀文,成为李宗仁的夫人。李宗仁征战南北,她一直追随陪伴,并频繁出入各种公众政治场合。郭德洁还是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女性,她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借助李宗仁的力量在桂林等地办学,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胡友松,1939年出生于南京,幼名若梅,是影星胡蝶的私生女。1947年被养母沈文芝(曾是张宗昌的姨太太)带到北京读书,1959年毕业于北京第三护士学校。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几次谈对象都被干扰破坏,到27岁还未婚嫁。与李宗仁结合后,一直精心照料李的生活。在李宗仁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周恩来握着胡友松的手说:“别难过,抢救无效。你放心好了,国家会照顾你的。”
李宗仁埋葬在哪里啊?
李宗仁先生的骨灰则安葬在北京八宝山李宗仁先生的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 http://cn.netor.com/news/disp.asp?recno=6967豫南鸡公山李宗仁先生,病逝于1969年1月,骨灰则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郭德洁女士的陵墓位于桂林官帽山公墓园。陵墓由郭德洁女士半身雕像、墓楣、墓碑等组成。雕像基座上有李宗仁先生的亲笔题字“吾妻郭德洁”。 郭德洁女士于一九零六年生于广西桂平。抗日战争期间,她积极投身妇女救亡工作,还在桂林创办了儿童教养院和德智中学,收养了大批抗日阵亡将士的遗孤和因战乱流离失所的儿童。 一九六五年七月,李宗仁和郭德洁从美国回到北京。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一日,郭德洁女士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逝世。此后,郭德洁女士的骨灰先后存放在其亲属家和桂林李宗仁文物管理处。 郭德洁女士和李宗仁先生的部分亲属分别从海外及内地赶到桂林参加了郭德洁女士的安葬仪式。中共桂林市委统战部代表,当年桂林儿童教养院院友代表,当年德智中学学友代表以及抗日五战区李宗仁将军旧部代表近二百人,也参加了郭德洁女士的安葬仪式。
李宗仁妻:婆婆葬礼遭情敌污蔑,守70年活寡,其子成才助父回国
民国十二年冬,即1924年冬,正在上海的李秀文被公婆催促前往桂平与儿子团聚。而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知道儿子在婚内出轨了。 原来,李秀文的丈夫、时任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李宗仁因为难耐寂寞,偷偷另娶了一个名叫郭德洁的女人为妻。 这个女子相比李秀文年轻了好几岁,但在容貌上却并不比她出众多少,而在家世上,父亲仅是泥水匠的她,更是要比作为原配的李秀文差了很多。但郭德洁自然也有她的优点,她读过书并且是个进步女青年,并且立志成为杰出新式女性。 可以说,某种意义上而言,她恰是与李秀文之封建保守完全不同的女性。 对于当时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李宗仁而言,有些学识、识大体且擅长交际的郭德洁正是他最需要的贤内助的模样。 李秀文答应前往桂平时,她已经从公婆口中得知了这一真相。虽然三妻四妾在当 时尚 属平常,且她也与丈夫分开多年,可真的面对这一事实时,她心里依旧满是酸楚。 但,向来识大体的李秀文绝不会让公婆察觉她的心思。当天午后,她将年仅4岁的儿子李幼邻叫到房里,她本来想对儿子交代几句,可看到儿子一脸天真,她又不知从何说起。良久后,她轻轻将儿子揽入怀里道:“妈妈要带你去找爸爸了,你凡事要更听话些,免得……” 李幼邻睁着一双好看的大眼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他有些迟疑地问:“到了那儿,我还能跟你睡吗?我不要跟你分开!” 听到儿子这话后,李秀文的眼泪瞬间噙满了双眼,她抬头使劲眨了几下眼后回道:“妈妈永远和你在一起。”李幼邻听到这后便完全放下心来,其实,当时的他虽然只有四五岁,可他也已经懂些事了,他早就听说父亲在外边给他找了新妈妈。 初次听到这些话时,李幼邻很生气,因为他已经从别人戏谑的口吻里知道:这不是好事。但他毕竟只是孩子,所以,即便当时很气,转背,他便也忘了。 只是,从那以后,“新妈妈”这个词对他而言便再也没有了好感。 出发去桂平的前一晚,李秀文躺在床上想了很多,想得最多的自然是丈夫会如何待她一事。以往去军中与他团聚,她心里都只有期待,可这次,她的疑虑却分外重。她怕自己去了桂平受冷落,她更怕陷入那种两个女人的争斗里。 风尘仆仆赶到桂平旅部后,李秀文便一眼看到了早已等在那里的丈夫,见到他们娘两后,李宗仁笑呵呵地抱起儿子道:“哈,儿子都长这么大了,看看可更像老子了。” 李幼邻睁大眼仔细端详了父亲一会后才有点怯怯地开口叫了一声“爸爸”,李宗仁听了立马边亲儿子边问:“路上走了几天,发生了什么事没有,那些民船在平乐触礁,真叫人担心……” 听到问话后,负责送李秀文母子的族叔忙上前一一作答,可李秀文却只偶尔打量丈夫,并不说话。有几个瞬间,她甚至感觉丈夫还是以前的丈夫,只是皮肤又黝黑了些。 到客厅坐下后,李宗仁叫了一声:“德洁快出来!”话音未落,一个身材苗条,面容俊秀的年轻女子便走了出来。李秀文当时就怔了一下,她意识到:这个女人,就是丈夫的新欢。 见到李秀文后,郭德洁竟大方地向她点了头,随即她还转身给她倒了一杯热茶。李秀文接过茶后,她便转身抱起了李幼邻。 让郭德洁和李秀文都未想到的是,郭德洁刚抱住幼邻,他便狠劲挣脱了她,他还以非常迅速的速度倚到了母亲身边。郭德洁见状很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后,便转身进了内室。 这一幕,李宗仁也全都看在了眼里。他意识到,自己很有必要在这种时候跟娘两说点什么,顿了顿后,他开口了:“我娶德洁来,为的外面应酬多,身边有个照应。你来了,大家做个伴嘛,你看好吗?” 李宗仁特意把这话说得尽可能地轻巧,这是所有政治人物的惯用手段,他们想以此掩盖事情背后的严重性。李秀文听完这话后心里并不舒服,几十年后,她曾在回忆录《我和李宗仁》里这样写道当时的这一幕,她说: 其实当时的境况下,李秀文也根本不好说什么,毕竟,作为一个传统女子,她没有底气去斥责他们,毕竟,自己没文化且一直在农村。 人都说,夫妻就是同一驾马车上的两个轮子,一旦轮子不匹配,这辆马车在行进中就势必会出问题。 实际上,李秀文和李宗仁的轮子一开始便并不匹配。1911年嫁与李宗仁时,她年18岁。她虽然家境还算富裕,但她却因为父母抱持“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而从未受过任何教育。而李宗仁则是一个饱读诗书之士,他甚至还出国留过洋。 但好在李秀文自小便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她在婆家时便得到了全家上下的一致认可。也难怪,嫁到李家这些年,无论农活还是家务,能做的她一定不辞劳苦地操持。姑嫂有事,她也总是第一时间出手相帮。最重要在于,她还为李宗仁生下了唯一的儿子李幼邻。 可以说,李秀文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好媳妇的形象。 也正基于对儿媳“好媳妇”形象的认可,得知李宗仁有了新欢后,公婆才会出于为她计地将她送回儿子身边。 公婆的好意,李秀文自然深懂,越是懂得他们的苦心,她便越是不好在丈夫出轨后作出什么事来。与此同时,自知有愧于妻子的李宗仁也一直努力维持着这其中的微妙平衡。 可二女共伺一夫,终究难免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头一个就是两人在公众面前如何被称呼的问题,在李秀文到来前,军中所有军官、太太们都称郭德洁为“李夫人”。可作为原配的李秀文来了后,大家便不知究竟该怎么叫了。 最后,大家便只好按照传统的法子来,称呼作为原配正室的李秀文为“李夫人”,而只称呼郭德洁为“二夫人”。两个夫人同在一个酒桌出现时,军官、太太们也都先敬“李夫人”,而不怎么理会所谓的“二夫人”。 这下,郭德洁彻底地急了,自然,她便开始在李宗仁面前抱怨了。李秀文无意中听到后便也开始减少出席交际活动的次数了,毕竟,她不想让丈夫难堪。与此同时,郭德洁也开始努力避开与李秀文同时出现。 这些事,本也是小事,但她却很自然地让做惯了“李夫人”的郭德洁,她强烈意识到:自己得尽快转正。 郭德洁一直未曾生育子女,见到李宗仁对儿子的百般宠爱后,她更加渴望能有个自己的孩子。可她又隐隐察觉到“自己可能无法生育”的现实,于是,她便开始百般示好李幼邻。有一个瞬间,她甚至想过让李秀文回老家,自己带着她的儿子和丈夫随军。 可这个计划却终究没能行得通,因为:李幼邻对这个介入自己家庭的女人很有芥蒂。所以,即便他母亲已经无数次逼他喊她一声“姨娘”,他每次都撅着嘴偏过头去。 李幼邻的态度让全家都有些尴尬,最尴尬的当然是李秀文,她明明没有教过儿子,也未曾对他说过什么,她为何还会对郭德洁如此排斥呢。时间久了之后,郭德洁自然开始怀疑李秀文背后使坏了。 但李宗仁的眼睛是雪亮的,与妻子结婚这么多年,他自然信得过妻子的人品。所以,每次郭德洁跟他就此事说道,他总是答“你想多了”。 李宗仁打心眼里感激妻子的大度和能容,他虽然是个征战沙场的将士,但骨子里他是个善良的人。所以,他绝不会像军中的其他将士一样:有了新欢便立马将原配弃之如敝履。他虽然从未给过妻子相关的承诺,但他也从未真的想要“扶正”郭德洁。 更多的时候,李宗仁想到的都是迁就原配。 一次,三人一起吃饭时,他们吃的是淡红色的香粳米饭,李宗仁边吃边连声叫:“好吃!好吃”,郭德洁也跟着说好吃。 兴许是见两人夫唱妇随心里难受,李秀文一直以来的压抑和痛苦终于喷薄而出,她脱口道: 李秀文说完这话时,眼泪便开始在眼睛里打转了。一个人心里有什么,有时候听他不自觉脱口出的话便知道了。从这句话便可知:因为丈夫的出轨,她心里已经积攒了太多怨恨。而这怨恨里,也有对自己是乡下婆的无奈现实的怨恨。 面对此情此景,聪明的李宗仁自然知道妻子话中有话,于是她忙笑呵呵地说: 李宗仁不愧是留过洋做过将帅的,他这话一出口,李秀文情绪一下就平息下去了。于是,她便只闷声吃饭了,而此时,一旁的郭德洁则已经变成了大红脸,她不敢吭一声地使劲扒拉着饭菜。她识时务地知道:定是自己平日里说她“乡下婆”,被她听到了。 有了这次之后,郭德洁对李秀文便多了几分忌惮了,而李宗仁也明白妻子之所以一直和善,并不代表她从来不计较。 女人的真正服人,当然不能靠撒泼耍赖等施压法,那虽然也能达成目的,但终究不能完全让人信服。女儿真正的服人法,是靠德行。这点,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而这点,李秀文也做到了。 郭德洁的父亲去世时,李秀文不仅前去祭奠,竟还亲自以晚辈的身份为他送殡。这样的做法,自然引来了桂平当地人的说笑,他们半开玩笑地对李秀文说:“你是原配夫人,还给小的父亲送殡,有你这样不拿身份,这样老实的么?” 李秀文听了,却并不说什么,她做什么向来有自己的分寸,她做一切都随自己的良心走。 除了对郭德洁父亲礼遇外,李秀文甚至还和其母也相处甚好。以至于后来,郭德洁母亲竟经常同李秀文聊天说道,两人相处竟似亲人一般。 郭德洁见到这般的李秀文,自然也不再说什么做什么。 但随着李宗仁的官越做越大,郭德洁想做正室夫人的欲念也越来越强。为了让丈夫更加看重自己,她甚至还让丈夫相信:他这一路的顺风顺水,和她有着莫大的关系,她旺夫。 李宗仁当然不是迷信的人,但郭德洁接二连三看准了一些事,并协助他解决了一些事后,他真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李宗仁去哪儿,都喜欢带着“福星”郭德洁。 与之相对的是,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加上李幼邻也到了求学年龄,李秀文不得不再次和丈夫分开。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三人行的日子即将结束。 李幼邻上小学时,也就是李宗仁出师北伐之后的1927年,李秀文便为了儿子的学业远赴香港了。 在李秀文一行抵达香港前,李宗仁已事先为她租下了寓所,这寓所坐落在西摩台,屋外环境优美,屋内宽敞明亮,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寓所前面为二层楼房,后面平房三间。而儿子李幼邻则被安排进了西南小学入读。 李宗仁这样的安排,也足见他对原配妻子和儿子的看重。可再看重,他也终丢下她和别的女人一起了。她怨吗?当然怨!就在搬进香港寓所不久后,她甚至因此出现过一些情绪问题。她曾在传记里写道: 之后,李秀文便把所有心思全放在了儿子李幼邻身上。她意识到:只有自己生的儿子,才可能真正成为自己的毕生依靠。 为了教育好儿子,她不仅每日检查儿子的功课,还经常给儿子灌输“保家卫国”的理念。为了更好地影响儿子,她开始将丈夫如何在战场杀敌的种种也讲给了儿子听。 在李秀文的影响下,李幼邻不仅学习成绩良好,而且三观也非常正。中学面临择校时,李幼邻在多所学校中选择了培正中学。他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是:该校是双语教学,这可以为他出国留学、报效国家打下基础。 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并逐渐长成英俊帅气模样,李秀文心里充满了欣慰。李宗仁见了自然也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但他也有苦恼,他一心想培养儿子成为将帅,可儿子的志向偏不在此,他一心想成为一个与父亲完全不同的人。而至于这个“完全不同”是怎样,又是缘于什么,他自己也没有答案。 全面抗战爆发这年,年已17岁的李幼邻前往美国留学。也是从这年开始,李秀文在失去丈夫的陪伴后,又失去了儿子,送别儿子那天,她还远未想到:这一别,竟将是十年。 这十年间,李宗仁继续奋战沙场,郭德洁继续随军。而李秀文,则返回了广西老家。李秀文回老家的第二年,也就是1938年,李宗仁在台儿庄战役中大胜,那一刻,当老家所有人都忙着庆祝时,她也激动不已。可同时,她的心里也有几分失落。毕竟,陪着他打仗的人里,没有作为原配妻子的她。 孤独和寂寞,几乎一直是李秀文人生的主旋律。1942年,随着婆婆的去世,她的孤独寂寞便也更甚了。 婆婆去世后,作为李宗仁二夫人的郭德洁自然也会回老家参加葬礼。李秀文此时年已半百,而郭德洁则风华正茂。关键,因为始终陪在丈夫身边的缘故,她的地位已经相当稳固了,在军中将士眼里,她几乎成了唯一的“李夫人”。 关键,在此间,不能生育的她还和丈夫收养了次子李志圣。 可郭德洁终究不是正室,这点,她自己知道,一些熟悉李家内情的人也知道。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正室呢?答案自然在李宗仁那里。只有他,才真正有资格决定一切。 葬礼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开始。 那天,李秀文在开堂祭奠时,本因按照规矩跪在后头的郭德洁竟非要跪到她的前头。郭德洁跪在前头,自然是不满一直在李秀文后头做“小”。 李秀文见她跪在自己前头也并未做声,毕竟,她从来是个识大体的人。所以,她只默默继续跪拜,可郭德洁却在跪拜时用手撩拨李秀文的头发。这样一来,李秀文每跪拜一次,就要被她扯得生痛。 人在感受到身体的疼痛时,总免不了有情绪,于是李秀文便把她的手挡开并瞪着眼呵斥她道:“你放规矩点”。李秀文话音落后,让她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她竟见郭德洁猛然站起并大喊“她打我”。 在灵堂上发生这样的事,所有人自然都看过来了。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的李秀文自然傻了眼。但想想,这里毕竟是婆婆的灵堂,且自己又的确训斥了她,李秀文便只得吞声不语。 之后,看明白这一切的族中人便只得将郭德洁安排到男人那边去拜奠。这事后,郭德洁自然百般委屈地去跟李宗仁说道,为了把事情闹大,她甚至添油加醋。可李宗仁毕竟是李宗仁,他虽然觉得李秀文做得不妥,但也并不完全相信郭德洁的话。 之后的几天里,李秀文心里五味杂陈。但她也并未再过问半句,而李宗仁也并未来和她就相关说过任何。只是,从此后,所有人便都传言:当天,李秀文在灵堂上打了郭德洁。半个多世纪后,提及此事时,她在回忆录里写到: 李秀文从未和丈夫解释过这件事,但她相信丈夫定是相信:她虽是乡下婆子,却也断不会打人。 丧事办妥后,李宗仁在临走前背着郭德洁来了一趟李秀文的房间,他嘱咐她要调理好身体,尤其调理胃痛的毛病,他还说: 随后,李宗仁拿出准备好的三万元港币说:“幼邻快要结婚了,汇些钱给他,一半你就留着吧,我马上就要回重庆了,这次十天假也是好不容易得来的。” 那日,未等李宗仁说完,郭德洁便派人急急地催促李宗仁离去了。那一刻,拿着丈夫给的那沓钞票时,她终于禁不住泪流满面。 望着丈夫匆匆离去的身影,她感叹到:“他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啊! ”对啊,此时,一直与她相伴、被丈夫牵挂的婆婆去世了,而儿子也常年在美国,他还会回来看她吗? 他有战场,有战友,有新夫人,他甚至还有了新的儿子…… 与李宗仁分别的这年年底,李秀文迁入了新居。这是桂林最有派头的洋房,之后,她又辗转搬迁过许多处住所。之所以如此,自然也是李宗仁出于对她安全的考虑。 李秀文辗转到上海义井头住了一年后,一直被孤独寂寞环绕的她终于等来了一个诺达的希望:她的儿子已经读完博士且即将回国与她团聚了。 1947年,与儿子再度团聚时,他已由昔日的青涩少年成长成了稳健青年的模样,他还带来了自己的妻子珍妮和女儿。 儿子回来后,李秀文在高兴之余,也不免感慨,后来,她还将这感慨写在了回忆录里,她说: 让李秀文没想到的是,她的感慨刚落下,李宗仁便也火急火燎地赶来和他们团聚了。一家子团聚,自是其乐融融,这久违的欢乐让李秀文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 在后来的回忆中,讲述这次团聚时,李秀文写到: 这期间,李宗仁还一次次跟她抱怨郭德洁野心大,且对他百般约束。他叹道:“德洁也越来越不像话了嘛,成天管着我,她自己来回桂林,跑来跑去的我都不管。” 而这些,身为原配的李秀文其实早有耳闻,她经常听到他们夫妻俩争吵的事,可她又能说什么,又能做什么呢? 这之后,李宗仁便非常频繁地来往妻子儿子的住所了。或许是毕竟已为人夫、为人父的缘故,李幼邻与郭德洁打照面时也并不排斥了,他甚至会礼貌地点头,但却也始终不肯叫她一声。 短暂团聚后的1949年,李宗仁在做了一阵子的国民党副总统后,辗转去了美国,之后长达16年的时间里,他一直以近乎流亡的方式待在了美国。 1958年5月11日,历经千难万难后,独自留在国内的李秀文终于一路辗转到美国与儿子团聚了。为了这次团聚,她五年前就只身到了古巴。 李秀文到美国一年多后,她苦心培养了一辈子的儿子终于小有所成:他成了华尔街上有名的老板,他也因此迎来了他生意场上最得意的时期。 此时同在美国的李宗仁见了心里无限感慨,直到此时,他才觉察到:儿子没有选择和他一样的道路,是最正确的。 儿子的成功,为李秀文的晚年提供了极大的保障。1965年,李宗仁与郭德洁回国时,李幼邻为其父备了大量的资金。关键时刻拿到儿子给的大笔现金时,李宗仁对他们母子的感激更甚了。 李宗仁回国后在国内受到了极大的礼遇,随后,他电报儿子妻子都回国内生活。可就在他们筹备回国事宜时,郭德洁因癌症离世了。 原来,早就查出乳腺癌的郭德洁本可以手术,可因为害怕被人认为自己得“这种癌”是夺人夫的报应,她一直隐瞒此事。加上,她又不想因手术影响形体,所以最终耽误了最佳治疗…… 得知郭德洁离世消息时,李秀文心情非常复杂,她想到了很多,但更多的是担心丈夫一个人在国内无人照顾。 可就在郭德洁去世几个月后,李秀文和儿子竟收到了丈夫新婚的消息。这次,他迎娶的是一个年轻的护士,传说还是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女,名为胡友松。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幼邻心情极其郁闷,他本以为:郭德洁死了,父母终于可以重新在一起了,可转眼,他却另娶了。 面对这个消息,李秀文却怎么也不肯相信。直到1973年她和儿子李幼邻也回国后,胡友松前来看望她时,她才终于相信了这个事实。 或许是老天也不满李宗仁放着妻子尚在再娶的缘故,在那之后不久的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竟因病与世长辞了。 或许是对丈夫三娶不满的缘故,初回祖国时,路过北京的李秀文竟没有亲自或派人去给丈夫扫墓。直到1983年时,她才嘱咐嘉球夫妻二人专程赴北京八宝山为李宗仁扫墓。 回到家乡广西后,李秀文受到了国家的极高优待,她的晚年也被安顿得极好。她的生活有政府照顾,身边又一直有侄子和侄媳相伴。不时地,她的儿子和四五个孙子又都会常来陪伴她。期间,闲不住的她还在自家院子里种起了瓜果。 因为生活被安排得分外妥当,加上一直有专门的医生照顾,李秀文竟一不留神活到了100岁。1991年政府为纪念李宗仁百岁诞辰和她的百岁生日,那天,作为抗日将军夫人的她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祝福。 1992年,李秀文在桂林去世,享年102岁。走时,她的脸上挂着安详的笑容…… 链接为:李宗仁与三太太胡友松
李宗仁后代今何在?次子真实身份成谜,6个孙辈终是客居他乡
1965年,曾任国民党代“总统”的李宗仁先生携妻子自美归国,李宗仁的这一次归国无疑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然而,陪同李宗仁归国的,竟是二房太太郭德洁。他将自己的正房太太李秀文和两个儿子都留在了美国。 究其根源,这背后无疑牵扯出了李宗仁和两位妻子之间的爱恨情仇。 李幼邻的话语背后,尽显对母亲不幸遭遇的不平和怜惜。 李宗仁这一生娶了三房太太,而这三位太太中前两位分别为他留下了两子:老大李幼邻和老二李志圣。 李宗仁的第一房太太名为李秀文,这也是李宗仁的原配太太。 两人出自同乡,皆是来自广西桂林的临桂区。 1911年,李秀文在20岁的如花岁月嫁给了李宗仁,当时的李宗仁还在广西陆军学堂求学,为建功立业打基础,独留娇妻一人在家中孝敬爹娘。 彼时的人们还秉持着结婚要父母做主,承媒妁之言,李宗仁和李秀文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再加上在外求学,这对年轻夫妻的感情更是止步于相敬如宾。 1913年,李宗仁从广西陆军学堂毕业,开启了在部队如鱼得水的晋升生涯。 男人在外建功立业,李秀文和李宗仁之间的相处时间自然被大大缩短。 不过时间的沉淀和距离产生美,也让夫妻俩的感情渐渐升温。李宗仁在休假时常常会赶早奔回八十里外的家中看望妻子和父母。 1918年,李秀文给老李家怀了个孩子。 次年,长子李幼邻出世,而李宗仁完成了成家的责任,再加上各地战乱四起,他开始长期离家率军在外,寻求在事业和革命上的进步。 在抗战期间,李秀文留在了家乡照顾公婆和孩子,长期遭受战乱和离别之苦,带着李幼邻和一家老小勉强维系生计。 日子本就艰难,前线的丈夫还在1924年给李秀文寄来一份书信, 信中写道:“我娶德洁来,为的外面应酬多,身边需要有个照应。你来了,大家作个伴嘛,你看好吗?” 为了应酬另娶年轻漂亮的女生,李秀文这才知道长期分居两地让李宗仁变了心,虽然心中满怀不满,可保守温顺的李秀文还是回了一句: “好嘛”。 后来在回忆录中,李秀文回忆: “我听丈夫说得轻松,仿佛这件事对我没有造成任何伤害似的,我也不好说什么,何况我从来不曾对他使过性子”。 当时虽然 社会 普遍认可,妇女要结婚,要有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 可本就是遵从旧 社会 婚嫁制度嫁给李宗仁的李秀文,心中还满是旧 社会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理念,她对于丈夫的再婚和冷淡自然只能默默忍受。 深受李秀文孝敬多年的公婆,自然是看不惯儿媳被欺负。 于是在公婆的安排下,李秀文带着长子李幼邻前往桂平与李宗仁团聚。可李宗仁这位二房太太可不是什么温顺女子。 李宗仁的二房太太名为郭德洁,相比于原配,李宗仁和这位二房太太之间的感情显然更加深厚,甚至连郭德洁的名字都是李宗仁帮取的。 1922年,李宗仁带着部队驻扎桂平,经浔州水上警察厅厅长的介绍,结识了郭德洁。 虽然已有原配,但显然从军在外的李宗仁耐不住寂寞。 经过几次和郭德洁的吃饭约会,李宗仁很快将李秀文抛在脑后,和郭德洁谈起了恋爱。 郭德洁是当时典型的新式女性,她算是最早一批女子学校的学生,而在校期间的学习更是促成了她的进步思想。 所以,对于李宗仁这样一位从军打仗,救国图存的军人,郭德洁平添几分好感。 最终,两人在1924年结了婚。 郭德洁成婚没多久,李秀文便从老家带着孩子来到了李宗仁身边。 郭德洁认为这是作为原配在向自己示威,再加上本来在李宗仁的下属面前,自己才是“李夫人”,可等李秀文来后,自己却成了“二夫人”。 这让两位夫人之间表面和和睦睦,背地里却是冷淡和疏远。 相处的时间久了,郭德洁便自持李宗仁的宠爱,时常争风吃醋。 在家对李秀文爱理不理,冷眼相对,在外对媒体采访时,也暗示要将自己写成正房夫人。 1927年,李秀文陪长子李幼邻赴台湾求学,自此郭德洁正式上位,这场荒唐剧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李秀文离开后,李宗仁和郭德洁更是如胶似漆,整日粘在一起,可郭德洁的肚子却一直没有反应,这让郭德洁很是伤心。 尽管自己未生下一子,可李宗仁的次子李志圣以“郭德洁养子”的身份进了李家门, 李宗仁的长子李幼邻曾经多次对外公开表示,弟弟李志圣和自己有血缘关系。 外界普遍猜测,李宗仁是在外有了私生子李志圣,为了让儿子认祖归宗,这才让他认了郭德洁做养母,不过从这也可以看出李宗仁的偏宠,按理来说李志圣应当认李秀文这个正牌夫人为母,可李宗仁却选择了二夫人郭德洁。 可见,虽然未曾生下一子,郭德洁却深受李宗仁的独宠。 李秀文在后来的自传中曾说: “我三十多岁就没了婚姻之乐,但还好有儿子陪伴”。 而郭德洁却是始终陪伴在李宗仁身边,包括在李宗仁担任代“总统”时,也是郭德洁陪伴他身旁。 可好景不长,1965年,李宗仁携妻子郭德洁回国,次年,郭德洁就去世了。 虽然已经七十五岁,可李宗仁仍希望可以有人陪伴左右,他再婚娶了胡友松,这位年仅27的花季少女,嫁给了李宗仁不过三年后,李宗仁离世,两人也未曾有机会留下孩子。 尽管在临终前,李宗仁想到了自己的发妻,留下遗嘱让李秀文回国定居,但是李宗仁的两个儿子却还是留在了美国。 1973年,李秀文选择遵从李宗仁遗嘱归国定居,儿子李幼邻陪着母亲从香港经过广州归国。 虽然母子情深,但此时李幼邻和几个朋友在华尔街经商,忙于事业的李幼邻只能留母亲一人在国内,自己则留美,每年往返中美看望母亲。 李幼邻一生娶过两位太太。 第一位是在年少时的一次朋友聚会上,他结识了漂亮的混血儿珍妮。 李幼邻一眼就怦然心动,于是对她展开了猛烈地进攻,两个年轻人在20出头的年纪结为了人生伴侣。 相比于父亲,李幼邻和第一位妻子珍妮之间的感情是极好的,两人远在美国,每日都是花前月后、你侬我侬。 李幼邻一生有四个女儿,都是珍妮所生。 大女儿玛茜,生于李幼邻珍妮婚后次年,玛茜长大后嫁到香港,嫁给了广东军事首领陈济棠的公子,夫妻两人感情极好,并且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玛茜和丈夫在香港开了一家房产公司,借着丈夫家的人脉和财力,夫妻二人婚后生活颇为殷实。 二女儿雷诗,作为一位专业的自由撰稿人,她对于中国自己的半个家乡有着颇为浓厚的感情,她曾经专门回祖父的家乡桂林游玩,并且感慨于此地的钟灵娟秀。 在桂林期间,她根据自己祖母的一生,结合了近代的中国 历史 ,写就了《苦与甜》一书,此书一经出版,便受到了《纽约时报》等报刊的推广报道,在美国受到了极大好评。 至于雷诗的婚姻外人知之甚少,外界仅得知她和丈夫留下了一个孩子。 李幼邻最后两个女儿温蒂和简薇,一个出生时刚好祖父李宗仁担任国民政府副“总统”,另一个则是出生于香港。两人生活很低调,外界已是不得而知。 尽管珍妮为李幼邻生下了四个孩子,可夫妻两的感情却也渐渐被柴米油盐消耗殆尽,感情的淡薄让他们最终选择了分居两地。 李幼邻留在了纽约,珍妮则是前往三藩市生活。 尽管已是离异,但二十多年的夫妻生活决定了两人已经成了家人,他们时不时会通个电话,交流一番最近的情况。 1973年,年已54岁的李幼邻在中美两国的友好活动上,结识了四十多岁的梁尚莹。 这位勇敢的女子自小家中因为重男轻女断了她的求学资金,可梁尚莹靠着自己的毅力考上了香港大学,用奖学金支撑学业。 之后又靠着在香港中学教书的钱,自己前往美国读了硕士,后又考到了加州大学的博士学位。 李幼邻被她的性格吸引,最终两人结为伴侣,彼此相互扶持,而李幼邻对她也是十分尊重。 李幼邻曾说 :“我和梁教授一年的开支不过一万美元,这些已经足够他们生活。” 无关金钱,精神上的亲近让他们之间的灵魂依靠在一起,比起第一任混血妻子,同样是中国人的梁尚莹,显然和李幼邻在精神上更加契合,两人的生活恬静而又不失温馨。 1992年,远在中国的李秀文逝世,享年102岁。 远在美国的李幼邻当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得知这个消息。 他的朋友从美国一份华文报纸上看到了李秀文去世的消息,才赶忙电话联系李幼邻。 得知这一消息后,李幼邻甚至都不敢相信,他赶紧让大女儿打电话到香港问清楚,最终才确定,母亲已经离开了人世。 7月13日,李幼邻从纽约直飞香港,后赶往桂林参加母亲的葬礼。 由于当时李幼邻也已是73岁高龄,在奔丧完回美国后,他自己的身体也被病魔击垮。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李幼邻饱受病痛的折磨,可他心中依旧挂念着母亲的墓还没有着落,每每想到这,他总是伤心难忍。 在临终前,他托付友人代笔,寄去1500美金,嘱咐远在中国大陆的亲友为母亲修建墓地的相关事宜,而自己也很快追随了母亲而去。 1993年,在李幼邻死后,他的第一位太太用美国的习俗为丈夫办了葬礼,而第二位太太则是为其守灵送终。 至于李宗仁的次子李志圣,他被收养时中国大陆的国民党已经是必败无疑。1949年,在李志圣12岁那年,郭德洁和李宗仁带着李志圣一同奔赴美国。 在李宗仁侨居美国期间,李志圣和兄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浓厚。 而在1965年,李宗仁归国之时,本打算带上次子李志圣一同归国,可是由于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李宗仁只好托付好友吴尚鹰帮忙带李志圣归国。 可奈何最后吴尚鹰那边出了变故,李志圣一人还是个少年,自然无法独自归国。 自此,李志圣被留在了美国,受兄长李幼邻的照顾。 尽管兄弟俩并不是同一个母亲,但是李幼邻对李志圣还是颇为照顾,幼年时的李志圣由于自幼家境条件良好,所以性子十分顽劣。 父亲归国后,李幼邻这个长兄就成了父亲,他担负起了照顾,教导弟弟的责任。 在李幼邻一次次的苦心教导下,李志圣才终于奋发图强,不再碌碌无为,奋斗两年后凭毅力考上了大学。 除了在生活上和教育上关心弟弟,李幼邻还很在意为弟弟正名,证实其李家后代的名分。 李幼邻曾经一次次对外表示,李志圣是自己父亲的亲骨肉。 在1991年李幼邻回国探望母亲时,他得知桂林一位赵姓老人知晓弟弟的出生之谜,便特意登门拜访。 这位赵姓老人得知李幼邻的来意后,却是笑了笑,摇头不愿意回答。 原因是为了李宗仁的声誉和形象,这件事不能说,他也不愿意说。 李志圣的身世至此成谜,至今依旧无人知晓其生母究竟是谁。 大学毕业后,李志圣选择了广告设计这一领域,在美国纽约一家广告公司中任职,从基层做起,先是做打杂,后来又渐渐靠着能力坐上了总务工作。 之后的李志圣娶了同为中国人的四川妹子龚怀磊,两人共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叫做国钦,女儿叫做珍珍,这对子女的境况便不为外界所知。 1992年李志圣离休,于2016年4月7日,在台儿庄战役研究会中担任名誉会长。 只可惜,李宗仁两子和几个孙儿孙女,最终都还是客居他乡,令人唏嘘。
李宗仁长子:被父亲寄予厚望,一生却独爱生母,母亲百岁宴上痛哭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生而为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血脉相承的关系就注定了父母对自己一生不可比拟的影响力。 作为长辈,也作为人生探路的先锋者,父亲常常是对子女影响深远却又不善言表的那一位,每个人心中对于父亲都有难以言喻的信任和依赖。 父亲不同于母亲,他的爱表现得不多、可从未缺席。然而,父子之间的矛盾总是爆发得尖锐和突然,要么沉积已久,要么触及底线。 在民国时期,著名的抗日将军李宗仁,一生驰骋疆场、守卫国家领土,在家庭和子女的照顾上面,却仍旧避免不了查漏。 他的长子李幼邻,被父亲寄予希望,一生却独爱生母,母亲百岁生日宴上回忆往事,痛哭流涕。 拥有儿子李幼邻的时候,李宗仁还不是叱咤一方的大人物,李宗仁家境普通,仅有小学文凭,毕业时刚满十五岁。 为了生计,李宗仁在一家纺织厂里当了一年有余的学徒。 1908年,国内开始大范围征兵,19岁的李宗仁一腔热血,报名参加了陆军学堂,三年后学成毕业。 他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可对于兵家的谋略却是信手拈来,能从陆军学堂里拔得头筹的人都不是池中之物。 1913年秋天,金风玉露,李宗仁从广西赶往南宁,在将校讲习担任少尉。他的起点虽然低,可胜在一路扶摇直上,可谓气冲霄汉、大智大勇。 直到1920年,李宗仁已然成为护国军中第六军林虎部的连长,统领着百余号将士。也是在那时候,小有成就的李宗仁迎来了自己的爱子——李幼邻。 李幼邻的生母名叫李秀文,和李宗仁是同乡,年纪相仿,且门当户对,和李宗仁之间的姻缘全靠八字吻合,是大吉的象征。 所以李宗仁与李秀文的开端,无非是极具农村封建色彩的包办联姻,根本没有爱情的交杂。 李秀文与李宗仁的婚后生活谈不上多少甜蜜,李宗仁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且他又是个争强好胜有野心的人物,新婚不久便奔赴征战场。 所以夫妻俩聚少离多,见面的次数少之甚少,那些贴心话也轮不到李秀文去耳鬓厮磨。 倒是1919年,李宗仁调任广东新会县担任县长的那一年,加快了两人的感情升温。 那一年里,李秀文被接来李宗仁的身边,他担任县长,不必再枪林弹雨的冒险,处理完政务就能空闲下来,和妻子的交谈和相处自然而然多了起来。 1920年,李幼邻出生,李宗仁高兴不已,从根本意义上讲,李宗仁也是男主主义极强的人,在听闻产婆说生下的是儿子时,他连旁人的阻止都不在意,大步流星走进产房慰顾受累的李秀文。 李幼邻的降生,意味着李家后续有人、香火传承,也意味着李宗仁打下的江山有了接班人。 所以李宗仁可不高兴不已吗? 他给儿子取名"幼邻"也是基于自己字"德邻",希望他以后能够如同自己一般在军事上面取得成就,举世瞩目。 李幼邻到来,为这个家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李秀文曾说过 :民国八年二月,我在新会,生下幼邻,他是我与李宗仁唯一的儿子。 几乎每一个母亲都把孩子当作自己全部的事业和希望,李秀文也不例外,如同她所说,李秀文这一辈子只有李幼邻一个孩子,她的全部心思和精力也都灌输在了李幼邻身上。 只是虽有父母宠爱的李幼邻,自小身体却十分孱弱, 他没有遗传到李宗仁的身强力壮,也不像李宗仁那样热爱战场,与其相反,李幼邻厌恶武力,喜爱文学。 李幼邻小时候有顽疾在身,基本上时隔不久就要复发扁桃炎症,十分折磨人。夜夜不能熟睡的李幼邻得在李秀文的怀抱里才能感知安稳,这也是他日后十分依赖和感恩李秀文的一大原因。 李友邻是李宗仁的爱子,独得李宗仁的宠爱,可李秀文却不是李宗仁惊鸿一瞥、情有独钟的那一个。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漂亮的女子多得是,婚姻也不是强制之法,李幼邻出生不久,因为战事吃紧,李宗仁再次赶赴军中,幸福的一家三口一下子又聚少离多。 丈夫不在身边,李秀文便把生活的全部重心压在了李幼邻身上,那时候的她还不知道,李宗仁在军中早就软玉在怀、另爱她人! 1925年,李宗仁三十五岁,他新娶的妻子名叫郭德洁,是个肤白貌美、明眸皓齿的年轻女子,与常年生活在乡下的李秀文截然不同。 郭德洁的突然出现,让大家意识到,这或许是李宗仁和李秀文的一大婚姻危机。 为避免李宗仁有了新欢忘了旧爱,李秀文的公婆和父母都要求李宗仁赶紧将李秀文母女接去军中生活,不能乱了位分。 对于这样的建议,李宗仁不好推辞,毕竟郭德洁也是一直生活在军中的,而且他已经错失了李幼邻的成长,趁此还能弥补心中愧疚。 就这样李幼邻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活,和父亲一起"征战四方"。 原以为这是举家团圆、皆大欢喜,可是这样的聚合却也多有"暗箭",伤了李幼邻和李秀文的心。 刚来军中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好玩,特别是能和思念已久的父亲见面,李幼邻觉得此番来军中是最正确的决定。 父亲傍晚练兵回到营中,不管多劳累都愿意和李幼邻玩耍,那些幼稚不堪的捉迷藏、荡秋千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个三大五粗的中年男人,陪着小孩玩 游戏 ,画面是又滑稽又温馨,李宗仁对于这样的亲密父子互动简直就是乐此不疲。 并且,李宗仁从来忘记过自己的寄托,那时候的他任军长,又带领了参加了北伐战争,名声大噪,想来,培养李幼邻的军事能力好继承大业也是时候了。 他结合每天的 游戏 ,把《孙子兵法》中的"声东击西"、"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等策略潜移默化的教给李幼邻。 虽然是因材施教、幽默又风趣,可是不知道李幼邻到底对此感兴趣否? 每当看见李宗仁和李幼邻玩着这些重复百次的 游戏 时,总能看见两个脸色天壤之别的女人,一个是满脸洋溢着幸福的李秀文,一个是藏不住嘲讽和鄙夷的郭德洁。 郭德洁顶着"平妻"的帽子,就算再得宠爱也比不上身为原配的李秀文,这是她心中最大的遗憾和愤恨,并且她膝下无子,每当想要讨好李幼邻又不受待见。 李幼邻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姨娘"郭德洁总是哄着自己叫她,可是李幼邻不情愿,宁可抛开或者别过脸去也开不了口。 若是郭德洁强行想要抱自己,那他肯定老早就跑很远了! 别看当年的李幼邻年纪尚小,大人之间的暗潮汹涌他还是看得明白的,父亲不爱母亲,只爱这个"姨娘",每天晚上李宗仁都去"姨娘"房中歇息,留母亲一个人伤悲。 作为李秀文的忠实拥护者,李幼邻能够感同身受的明白李秀文的委屈与哀伤。 可是面对这样的困境,李幼邻没有破解的方法,更没有说教和阻止的余地。他是眼睁睁看着母亲李秀文一日一日消沉下去的。 这样的日子久了,李幼邻开始觉得,军中不是个好玩的地方、打仗也不是热闹的炮火。 李秀文在李幼邻的眼中就是完美的人妻和人母角色,不管是对长辈、对丈夫还是对子女,李秀文都在尽全力的孝顺、忠贞和抚养。 可是她用尽半生的付出,在新欢面前都变得不堪一击,被李宗仁视作理所应当。 李幼邻算是明白过来,想要让母亲往后不再委屈,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唯一能够依靠的便是自己了。 他虽不爱军事,可是好学勤勉,那时起他发誓,自己一定出人头地,干出一番事业。 1927年,李宗仁事务繁忙,已经是无暇顾及他们娘俩的生活了,在李宗仁的安排之下,李幼邻和母亲去往香港,就读于西南小学。 后来李宗仁的事业一波三折,李幼邻母子又从香港回到广州,在那里生活了有六年时间,李幼邻也完成了自己的中学学业。 关于父亲李宗仁的事迹李幼邻是知道的,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可显然李幼邻是个早熟的孩子,他看的出当时国内的形势紧张,也看得出父子关系的紧张。 1937年,日本军的轰炸下,广州几乎沦陷,战事的逼迫让李幼邻不得不选择出国留学,他去了美国檀香山,也去了芝加哥,虽然都是名流大学,可在其中李幼邻也是吃尽了苦头。 在这些大学里面就读的学子都是人中龙凤,纵使从小排名优异的李幼邻在其中也显得平平无奇。尤其是刚出国时的语言问题,很是困扰李幼邻。 原本在广州念中学的李幼邻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可到底这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操实干的践行,所以在面对外国人流畅的英语时,李幼邻显得十分无措和心力交瘁。 当一个人的痛苦达到顶峰时,那么这便是他觉醒的时刻。 正因为在国外生活的艰难,李幼邻的第二次学习启蒙被开启了,他理解到了学习的作用、学习的不可替代,要想成为那浪里淘金的金子,就得有独一无二的光芒。 他开始更加发奋的念书,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总能在校园的草地上看见李幼邻静坐的身影。 不知多少个日夜,也不知多少星月,陪伴李幼邻度过了那段无法复制的时光。 当然,在自己坚持不下的时刻,李幼邻的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都是自己母亲李秀文的模样,他告诫自己必须撑过去,必须带着荣誉回国。 四年以后,李幼邻大学毕业,彼时,因为成绩优异、 体育 拔尖,李幼邻已经成为大学里的风云人物,是带着旁人羡慕的眼光毕业的。 除此以外,李幼邻还是个极有耐心的人,1942年大学毕业时,李宗仁在国内早就战功显赫、位高权重,只要李幼邻学成回国,那么大权是少不了的。 可是李幼邻并没有选择回国,而是继续在芝加哥读了两年的人事管理硕士学位,继而又攻读博士。 可以说整个青春,李幼邻都在和学习作伴。 同时,1942年大学毕业的李幼邻还找到了自己深爱的另一半——中国和波兰的混血儿珍妮。 珍妮与李幼邻的相识如梦如幻,仅仅是余光的一瞥就足够让李幼邻整个人沦陷。 自从在朋友家对珍妮一见钟情以后,李幼邻便开始主动追求美丽的珍妮,同时珍妮也拜倒在李幼邻的才识与气质之下。 20岁出头的年纪,两个人就共入婚姻的殿堂,开启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在芝加哥,没有战争,也没有家庭的烦恼,珍妮和李幼邻的生活基本上无忧无虑, 婚后第二年,他们的大女儿出生,妻子勤俭持家、丈夫勤勉工作、女儿活泼可爱,李幼邻眼前的生活就如同世外桃源,可遇不可求。 只是,李幼邻心中仍旧挂念自己的母亲。 1947年,李幼邻博士毕业,李宗仁计算着儿子已经离家十年载,于是写信告诉他,是时候回来看看了。 这和李幼邻本来的计划撞上了,他原本就是打算回国看望亲人的。 1947年5月,那个暑气刚来、暖气未散的季节,李幼邻携妻女登上了海轮。船只停靠在上海黄浦江港口时,熟悉的家乡的味道扑面而来,李幼邻知道,这就是落叶归根的安全感。 李秀文知道儿子今日抵达,早早的等在港口,如同心有灵犀一般,两个隔着老远距离的人,一眼便看到彼此。 仿佛没有时间的间隙,李幼邻和李秀文相见之时,一如往日的亲密,李幼邻将珍妮和自己的女儿介绍给李秀文认识,随后一大家子在上海好好的旅玩了一番。 在中国的日子转瞬即逝,且当时是内战的紧要关头,四处都不太平,回到上海居住的李幼邻一家开始打算回美国去。 这件事情的起始还是源于珍妮。珍妮自小在美国生活,刚来中国的一段日子虽然开心,但是自从回国以后李幼邻没有工作,他们的生活都仰仗李宗仁,就连住所也是李宗仁安排,珍妮并不想继续这样的仰人鼻息的日子。 于是1948年,他们带着三个女儿一同回到了美国去。 靠着积蓄,李幼邻在美国纽约郊外购置了一栋别墅,和珍妮生活在这栋小别墅里,两个人带着女儿也算刚刚合适,可是两个人的矛盾却开始突发了。 李幼邻曾说过,他和珍妮之后会分手是源于志趣相异、观点不同,对于中国的看法也大相径庭。 虽然两个人都在努力维持这个家的运营,但这些细小的摩擦也都在每日积累。 1958年,李秀文获得入境准可,来到美国纽约和儿子团聚,一家三代人又过了一段幸福和谐的日子。可是不久之后,珍妮还是不愿意继续这段婚姻,和李幼邻正式分居了。 和珍妮接近20年的婚姻生活在每天的分居生活中黯淡下去,李幼邻当时忙于经商,他不通军事,在商业上面却是大展拳脚。 虽然有过跌入深渊的失败,后也有一鸣惊人的传奇。 1965年,原本创业濒临破产的李幼邻一举创造了商业传奇,生活富裕,李秀文跟在他身边衣食无忧、安享晚年。 他当了华尔街的大老板,也彻底让李宗仁明白,自己儿子当年不从自己意愿的决定是正确的,否则怎能获得今日的安逸生活呢? 可是李宗仁这认可终究还是来晚了,在75岁时,李宗仁再娶第三任妻子胡友松,这是一段惊天骇俗的婚姻,因为当时的胡友松才二十七岁的年纪! 父亲李宗仁的再娶令李幼邻心中无比膈应,他想起自己的母亲,一个夫妻生活如同守活寡的可怜女人。 据讲,因为李秀文和郭德洁曾经在祖母的祠堂中发生冲突,惹了李宗仁的不高兴,从此以后,李秀文就不受李宗仁待见,备受冷落。 也是从那时候起,李秀文在李家的生活就像在守活寡,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每当想起母亲近70年来的委屈和无助,李幼邻都心中苦楚。 1969年,李宗仁长眠地下,他去世,至少还有胡友松帮忙打理后事,至于李宗仁留下的遗产如何细分,想必李秀文是不关注的了。 李秀文虽然婚姻算不得幸福,可她还是个有福气的人,有一个孝顺的儿子,有一个安逸的晚年,1990年,李秀文年满百岁。 在她的百岁宴席上,李幼邻却情不自禁的痛哭流涕,那时候他和珍妮分开,他也体会了单身的孤独,于是更加感触。 他说到: 我的母亲已经活了一百岁,可她守了活寡整整70年啊! 在场的宾朋看李幼邻泪流满脸,但是每一人露出嘲讽的眼神,他们明白,这是李幼邻积压一辈子的心魔,是他的心结。 1992年,李秀文102岁仙龄去世,对此李幼邻万分悲切,他虽然有了新的携手的伴侣,可是母亲在他心中仍旧不可替代。 李秀文走后,李幼邻整日沉浸在丧母的痛苦中,身体每况愈下,一年后便也撒手人寰,享年七十三岁。 从李幼邻的故事可见,长辈的感情生活对于后人有着不能低估的影响力,很多大人都以为只要子女生活好,那么自己苦一点也是可以忍受的。 但其实在血浓于水的亲情中,不仅幸福是相互的,就连痛苦也是相互的,看着父母受累,自己也要顶着莫大的压力和痛心。 李幼邻这一生,做了一个后人歌颂的大孝子,也做了不愧感情的大丈夫,同时还做了不负青春的大老板。 那些年少的愿望和梦想,李幼邻都逐一实现,唯独母亲李秀文委屈的那七十年光阴,李幼邻没办法帮忙讨回,这是他终身遗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