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孙景坤2022年多少岁
- 2、德胜爷爷是谁
- 3、甘岭上孙景坤曾经1人毙敌21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他的英雄事迹?
- 4、孙美玲的父亲是谁
- 5、丹东历史名人
- 6、七一勋章获得者,1955年复员当生产队长,身份隐瞒了13年才被发现
- 7、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 8、心存信仰吾辈应该做什么?
- 9、七一勋章获得者
- 10、七一勋章获得者名单
孙景坤2022年多少岁
96岁。1924年出生2022年96岁。他先后经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孙景坤,年龄是96岁,志愿军老战士,2022年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德胜爷爷是谁
德胜爷爷是孙景坤。德胜的爷爷孙景坤出生于1924年。1948年,孙景坤刚刚和自己的妻子五天,就踏上了军人生涯。
甘岭上孙景坤曾经1人毙敌21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他的英雄事迹?
第一先后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第二1952 年,在朝鲜前线的一场战斗中,他一人就击毙了 21 名敌人。第三1955 年复员后,这位一等功臣深藏功名回乡务农。第四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第五为了找战友,三入朝鲜战场。孙景坤曾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立下赫赫战功。复员回乡后,他又带领乡亲拦河造田,造福一方;到了暮年,他坚守初心、甘于清贫、本色不改。他就是来自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的志愿军老英雄孙景坤。孙景坤是96岁高龄的志愿军老兵,他曾经舍生忘死,血战沙场,作战英勇,荣立一等功,载誉回国后,他却深藏功名,卸甲归田,带领村民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了这一条消息,甘岭上孙景坤曾经1人毙敌21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他的英雄事迹?退伍以来,孙景坤爷爷曾一直把沉甸甸的军功章压在箱底,60多年扎根乡村,带着村民改革家乡贫困面貌。后来,孙景坤爷爷的英雄往事才逐渐被人了解。这位默默无闻的老人,曾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一、关于孙景坤爷爷的英雄事迹战争年代,孙景坤爷爷征战沙场,经常几天几夜吃不上一顿饱,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每次犯胃病,他只是吃两片药顶一顶。几十年间,孙景坤爷爷都按规定数额报销药费,从没提过其他特殊要求。孙景坤爷爷之前住在大女儿孙美丽家,他们住的房子年久失修,每逢外面下大雨,家里就会下小雨。房子冬冷夏热,老人岁数大不抗冻,夏天有时候还需要穿棉袄。但他常说:“和当年在坑道里相比,现在的苦又算得了什么。”孙景坤爷爷回到家乡立即拿起农具到生产劳动,从一名战斗英雄变成一名扛锄头的农民。并在办理党组织关系时,把自己的战功和荣誉悄悄的掩盖起来,只是轻描淡写的用了一句“当兵回来了”,便让曾经的辉煌留在了过去。开始务农的孙景坤爷爷,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格,挑蓝,手堆石头这些困难的活都是以身作则。带头做起,还带领乡亲们修建大坝,没多久,他就被任命为山城村生产队长。做了村里农民领头人的孙景坤爷爷,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粮菜生产、改造耕地,几年的时间里便有了丰硕的成果。直到20世纪90年代,抗美援朝纪念馆改建后,孙景坤爷爷才决定把自己的立功证书捐献出来,这时候平时一直和他下地务农的村民才知,原来他们身边的这位普通老人是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孙景坤爷爷不愿意对家人诉说他的战斗事迹,但却愿意把立功证书捐献给纪念馆,因为他觉得那份证书并不属于他一个人,而是属于曾经和他共同浴血,但却早已光荣牺牲的那些战友们,他用这样的方式告慰着那些离他远去的朋友。这就是我对孙景坤爷爷的简单介绍,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上网查资料。
孙美玲的父亲是谁
孙景坤。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原第一生产队队长。他先后参加过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并多次立功受奖。1955年,孙景坤复员后,毅然选择回乡务农,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粮菜生产,改造耕地100多亩,加强山城村建设,增加了集体收入。在他心里,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丹东历史名人
文兴宇、孙景坤、李亚林等。1、文兴宇中国表演艺术家、导演、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央实验话剧院原副院长。2、孙景坤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七一勋章”获得者。3、李亚林中国表演艺术家、导演、新中国22大影星。
七一勋章获得者,1955年复员当生产队长,身份隐瞒了13年才被发现
1968年的一天,辽宁小伙张德胜意外在工作时发现了一本讲述志愿军战斗英雄的书籍。 一向爱读书的他,便顺手将其偷偷带走,在中午休息时间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看着看着,张德胜在书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孙景坤,这不是自己村里的生产队队长的名字吗?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两者籍贯还是一模一样的。 看到这里,张德胜笑了笑继续往后翻,哪有这么巧合的事,只是重名罢了,他丝毫不觉得自己印象里那个农家大叔能与书中这位英雄老乡扯上关系。 可是,当张德胜在书后面翻到附带的孙景坤的照片时,看着两人几乎一模一样的面孔,他才发觉好像还真的是同一人,只不过一个年轻一个老罢了。 一时间,张德胜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堂堂战斗英雄,如今却在一个小山村当生产队队长呢? 1924年,孙景坤出生于辽宁丹东的山城村里,虽然家境贫寒的他没读过几年书,却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农民。 正因如此,随着丹东的解放,他也一跃成为了村中农会的副主席,不但分得了土地,还娶上了老婆。 对任何一个普通的农民来说,这样的生活足以让人艳羡,但是,孙景坤却按耐不住自己的内心的从军梦。 是党和关内的解放军战士给了他现在美好的生活,如今,也该轮到他个丹东人报恩。 再现实点,自己现在的一切都是托共产党的福,如果国民党卷土重来,自己的一切都保不住。 于情于理,他都觉得自己必须要参军。 1948年,孙景坤忍痛告别自己的新婚妻子和父母,成为了解放军中的一员机枪手。 孙景坤参加的第一场战役就是解放四平。身为机枪手的他,自然成为了敌人的重点打击对象,密集的子弹轻易便打烂了他后背的军装。 后来孙景坤回忆道,仅仅半个月,他就换了4件棉衣。可见当时战况之激烈。 在经历了四平的血战后,他便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随着四野从东北一路南下,横跨了大半个中国,一路打到了海南岛。 短短两年时间,孙景坤迅速从一个新兵蛋子蜕变成了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荣获两次二等功和一次三等功,还入了党。 在解放完海南后,孙景坤和他的战友们都欢呼起来,因为按照政策,他们可以复员回家。 一想起家中的父母和妻子,孙景坤就不由得落泪,他对家人一直抱有深深的愧疚之情。回家后,他一定要好好补偿多年来对他们的亏欠。 然而,不久后因为朝鲜局势的紧张,他的归家梦暂时破灭了。根据中央命令,他所在的40军将作为第一批入朝的部队奔赴前线。 接到命令后的孙景坤又随军北上,回到了家乡东北,在鸭绿江边驻扎,做挺进朝鲜的战前准备。 当时,孙景坤的老家山城村就离部队的驻地不远,因此与其关系好的营长就暗示他,趁现在还在准备,他可以偷偷回家看一趟家人。 孙景坤也很想回家看看,但是,他想到部队随时都可能开拔,自己回去岂不是延误战机?而且自己钻空子回家了,让战友怎么看?于是他强忍着对家人的思念,然后坚决地回拒了营长:“我不能回去,不然我就给部队带了个坏头。” 1950年10月19日,40军趁着夜色挺进了朝鲜。在朝鲜战场上,孙景坤经历了众多血战,但是,最令他记忆深刻的还是上甘岭的“161高地之战”。 1952年10月,孙景坤所在的357团英勇奋战,终于从美军手中拿下了161高地。一场血战下来,357团只留了少数人驻守,而孙景坤则随主力撤下来休整。 不料,第二天美军就集结重兵发起了161高地夺还战。驻扎的部队因寡不敌众而伤亡惨重。357团本欲派兵上高地增援,但又因前往高地的路上极易遭到附近敌人阵地的火力覆盖,不得不含泪选择放弃阵地。 此刻,身为副排长的孙景坤不想放弃战友,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团部最终允许他带领9名战士,带着几大箱手榴弹和子弹尝试增援。 经验老道的孙景坤在简单观察地形后,很快锁定了敌人的射击死角,而后利用敌人炸弹爆炸时的灰尘作掩护,竟然真的突破了敌人的火力网冲到了高地上。 然而,等孙景坤上去后才发现,驻守高地的两个排此时已经只剩下了副连长支全胜以及5名战士。就算加上孙景坤带来的援兵,整个高地也不过十来个人。 尽管如此,孙景坤等志愿军战士却毫不畏惧,他们从中午时分,一直打到了半夜,又击退了6次敌人的进攻。在这场战斗中,孙景坤先后击毙了21名敌人。 虽然最后高地守住了,但十几个人也只剩孙景坤、支全胜以及另外两名战士存活。 此时,孙景坤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他被敌人的炮弹震晕过去了,还被炮弹掀起的层层泥土掩埋了起来。 当援兵爬上来后,他们费劲很大力气才把昏迷的孙景坤从土里挖出来。 这场保卫战打下来,孙景坤的全身多处受伤,连耳朵也被炮火震得失聪了几天。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简陋,他腿上有一颗子弹至今都没能取出来,腿上中弹处的皮肤也变得黝黑。 1953年,孙景坤荣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成为了志愿军的战斗英雄之一,先后受到了金日成和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53年7月,志愿军第40军从朝鲜回国。两年后,孙景坤选择复员,但他主动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决定回乡务农。他后来解释道:“咱曾经从农民成了战士,现在国家缺粮,就应该从战士再转变为农民!” 回到山城村的老家后,孙景坤对自己的英雄往事只字不提,以至于村民们以为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复员老兵。 回乡没几天,孙景坤就抱着建设新农村的美好愿景到生产队报到然后参加劳动。 由于孙景坤是党员,又是老兵,加上踏实能干,没多久他就被村民推选为生产队队长。 此后,孙景坤没有辜负村民们的信任和期待,在他的倡议下,村里的乡亲们建立了合作社,大力推动了当地的农业合作化生产,大大提高了村子的粮食产量。 孙景坤还引进种植了大量的松树和板栗树,短短几年就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此外,山城村附近有一条常年泛滥的河,长期困扰着村民的耕作种植。孙景坤便组织乡亲一起建起了简易大坝,挡河造田,不但保护了农业集体财产,还改造了100多亩耕地。 眼看从事农业生产并不能快速帮村民走向致富道路,孙景坤又与丹东市区的工厂会谈,成功说服他们允许村民们进厂帮工,由此帮村民额外增加了一大笔收入。 总之,孙景坤自肩负起生产队长的责任后,一心都扑在了事业上,每天忙得连家都回不了。 孙景坤本以为自己会一直这么平静地生活下去,然而,却没想到村中一个搬运旧书的小伙子意外地将他隐瞒多年的身份给捅了出来。 此人名为张德胜,这个小伙子兴奋地拿着一本记述朝鲜战场的书,指着书上附录的他当年的照片来询问他是不是就是书中的那位战斗英雄孙景坤。 事到如今,眼见无法再瞒下去的孙景坤只得承认那个人就是他。此后,通过张德胜的讲述,孙景坤隐瞒多年的真相传遍了山城村,人人都知道了他的光辉事迹。 村里有人就忍不住问他:“老孙,你以前既然是战斗英雄,为啥还不躺在功劳簿上享福,反而回到老家拼命干?” 孙景坤回答说:“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我就没想过为自己谋私利,我要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祖国和人民。” 孙景坤确实说到做到,他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都十分严格,绝不愿意看到自己和家人占国家“便宜”的事情发生。 小时候女儿要上学,孙景坤因为两袖清风,家里穷得连四块钱学费都拿不起。在当时,他完全可以凭借生产队队长的身份给学校开个介绍信,这样就能免掉女儿的学费,可孙景坤却坚决不开。 除此之外,孙景坤有资格报销一定数额的药费,可他几十年来却从没在这方面动过心思,依然按规定办事。 更难得的是,无论再困难,他也从没向组织提过一次特殊要求。 “我的战友都牺牲了,我还活着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哪还有资格要求什么呢?”孙景坤如是说。 简单朴实的一句话,尽显老英雄高尚的人品。虽然他自己甘愿一生默默奉献,但是,国家并不会遗忘这位老英雄。 2020年,孙景坤老人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一年后,党又对他颁发了象征着军人至高荣誉的“七一勋章”。 这便是对孙景坤老人这位将一生投入到保卫祖国和建设家乡事业中的英雄的最高礼赞!
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6篇 你了解过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五类,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篇1 徐振明,男,汉族,1925年7月生,中共党员,原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离休干部。 徐振明是战斗英雄,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转业地方后,他以忠诚卫忠魂,父子两代人默默付出,守护杨靖宇烈士陵园____余年,用一生点燃信念的火种,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是守护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典范。1942年,不到18岁的徐振明参加了八路军,在山东多地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战斗,后来又参加了解放战争、____战争,转战大江南北,留下累累伤痕,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1958年,徐振明转业到地方,本可以有待遇更高、岗位更好的选择,但他毫不犹豫选择为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守陵。徐振明承诺,要一辈子守护靖宇陵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徐振明踏查山前山后,规划设计绿化方案,带着陵园职工一起挥锹抡镐、植树种花。几年后,陵园夏日繁花盛开,冬季满眼苍翠,每一棵树木都见证了他的执着与坚守。徐振明爱陵、护陵,把家安在陵园边上,把心放在陵园里面,离休后又申请回到陵园做门卫,直到身体行动不便,仍不时回到陵园看看。离休时,他劝说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到陵园工作,将守护陵园的“接力棒”交给了他。一家两代守护陵园63年,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徐振明既是民族英雄的守陵人,也是英雄事迹的宣传员。他利用休息时间踏访杨靖宇将军战斗过的地方,寻找抗联遗物,整理抗联故事。每年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徐振明走进学校、部队、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作专场报告,主动为青少年、部队官兵讲授革命传统教育课。他还应邀在几所学校兼任校外辅导员多年,为孩子们讲述杨靖宇将军的英雄故事,深受师生欢迎。徐振明荣获“时代楷模”、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篇2 朱丽华,女,汉族,1957年10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丽华中医诊所所长。一级视力残疾的朱丽华,30多年来省吃俭用,穿36元两双的鞋,一件白大褂穿10多年不舍得扔,却资助寒门学子587人次;她是嘉兴首位盲人中医师,创办丽华中医诊所,服务23万余人,为百名脑瘫患儿做康复治疗,帮助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她免费为现役军人服务4000多人次,各类捐款累计450万余元,被当地人称为“新乡贤”。 1985年,朱丽华参加浙江省中医推拿培训后,被分配到嘉兴市福利院医务室工作,一干就是22年,成为嘉兴市首位盲人中医师。她视病人如亲人,精心为每一个脑瘫患儿做康复治疗。2008年,她创办了丽华中医诊所。为帮助更多残疾人“谋前程”。她不仅无私传授技术还包食宿,先后帮助100多位残疾人就业。不少残疾人学成后自己创业,从家庭的“包袱”转变为“顶梁柱”。朱丽华从事爱心助学已经有30年了。1991年的一天,她第一次从广播里听说了“希望工程”,就立刻拿出近3个月工资寄到了云南,资助了两名贫困孩子,这让她体验到了助人的快乐。从此,她开始了30年的爱心助学之路,就像母亲一样惦记着自己资助的孩子,经常联系他们,事无巨细,样样都管。多年来,朱丽华给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初中捐赠热水器,为马尔康市67名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捐赠15.41万元助学金和67床鸭绒被,“爱心榜单”上受助贫困学子已达587人次,助学资金达几百万元,一路播撒爱心的她也成了几百名贫困学子心中的“好妈妈”。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她捐出了两个月工资;汶川大地震,她交上了10万元“特殊党费”;武汉市发生新冠疫情,她带头捐款捐物;50户困难家庭改造卧室,她出资53万元。2018年,她签下了器官捐献协议。她说:“作为红船旁的一名共产党员,我的财产、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将奉献给社会!”朱丽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道德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当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篇3 邱海波,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东南大学副校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邱海波是我国重症医学学科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临床教学一线,精心救治患者,倾情培育人才,推动我国重症医学学科开创性发展。2020年,作为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他五度逆行出征新冠疫情高风险地区,累计210天冲锋在抗疫前线,用无畏担当诠释了“时代英雄”的精神内涵。 大医精诚,他是学科的带头人和推动者。邱海波是我国第一批重症医学博士之一,上世纪90年代,重症医学在国内还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将重症医学做成独立学科,做大做强,一直是邱海波的奋斗目标。邱海波对医疗服务、教学科研精益求精,带领团队将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做到了全国顶尖、世界一流。中大医院ICU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ICU,每年抢救重症患者2000余例,会诊患者4000余人次;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已成为首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报国为民,他是屡次出征的白衣战士。30多年来,邱海波始终怀着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先后参与了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抢救工作,多次担任国家医疗专家组组长,成功挽救了众多生命。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邱海波作为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坚守在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等医院重症病区,近距离救治重症患者。邱海波参与制定的第二版到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规范了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有人说,作为专家,每天到病房亲自诊治,有些大材小用。邱海波说:“ICU医生是为重症患者而生,重症患者在哪,我就应该在哪。”2020年4月24日,武汉重症患者清零,他从武汉直接前往哈尔滨指导黑龙江省抗疫工作,连续奋战17天。5月中旬,吉林舒兰输入性疫情发生,他又从黑龙江奔赴吉林抗疫一线。6月5日,终于回到南京进行短暂休整。7月18日,又赶赴新疆,指导乌鲁木齐和喀什开展医疗救治与疫情防控工作。 邱海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篇4 何巧,女,汉族,1984年11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磁器口派出所民警。 何巧担任社区民警以来,面对辖区161名聋哑人聚居实际,满腔热情地为聋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架起警民连心桥,被誉为聋哑群众的贴心人。 何巧所在的社区是原重庆市高压开关厂所在地,厂子改制搬迁后,161名聋哑职工就地集中安置。2014年9月,何巧担任社区民警后,第一次入户走访聋哑家庭时,就因无法交流吃了“闭门羹”。在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交流中,何巧认识到,要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尤其是为聋哑群众办好事、服好务,必须下苦功练好手语,过好沟通交流这一关。她制定学习手语计划,一有空就又学又练,不仅实现了与聋哑人无障碍沟通,还结合亲身经历总结出与聋哑人交流的要领。“有困难找何巧”“要办事找何警官”,成为社区聋哑群众常常比画的动作。 用爱点燃聋哑群众暖心之“火”。何巧从摸清实情入手,逐户上门走访社区聋哑人家庭,详细了解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实际困难和现实需求,逐一建立工作档案,制定帮扶措施,做到有求必应、有事必办、有难必帮。何巧先后为聋哑群众排忧解难300余件(次),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他们心里。2020年4月23日傍晚,辖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79岁聋哑人付某外出不慎走失,正在医院输液的何巧得知情况后,立即拔掉针头赶回社区,和社区居民一起逐街逐巷仔细寻找,终于在次日凌晨把老人找到并送回家。13岁的聋哑少年小李因为残疾感到很自卑,一度产生辍学甚至轻生的念头。何巧三天两头上门进行心理疏导,半年后终于让小李走出心理阴影,重拾生活信心。 在何巧的积极推动下,2019年初,集警务办公、纠纷调解、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无声警务室”正式挂牌成立,聋哑群众专用的助听器、手写板、急救药品等一应俱全,让聋哑群众有了相对固定的交流活动场所。沙坪坝区公安分局300余名社区民警也主动投入到关爱帮扶聋哑群众工作中来,掀起“学手语、办实事、献爱心”热潮。 何巧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重庆市最美渝警楷模称号,入选“重庆好人”。 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篇5 孙景坤,男,汉族,1924年10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村民。 革命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经历生与死的考验,用热血青春诠释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和平建设时期,他深藏功名、扎根乡村,带领村民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他把一生投入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事业中,用敬业奉献彰显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许党报国,戎马生涯战功赫赫。1948年1月,24岁的孙景坤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和____战争。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被授予____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952年10月,在配合上甘岭战役的一场战斗中,身为副排长的孙景坤和战友们在增援161高地战斗中英勇作战,展现出过人智慧和胆识。 艰苦奋斗,带领村民共同致富。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务农。作为生产队长的孙景坤,早出晚归,奔波忙碌。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加强山城村建设,用几年时间栽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洪水侵蚀农田,他带领村民建起简易大坝,挡水造田。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他带头用筐挑、用肩扛,运送土石,不仅建起大坝,保住集体财产,还改造耕地100多亩,增加了集体收入。改革开放以后,他组织乡亲们成立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还把自己分到的40亩地无偿分给从外省迁来的贫困户。他把好耕地让给乡亲们,把好房子让给贫困户,把招考机会让给其他人。在他心里,群众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即便是后来不再担任村干部,孙景坤仍然深受村民敬重。 淡泊名利,深藏功名无私奉献。孙景坤将功勋荣誉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就连儿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知道父亲是一位老兵、上过战场。孙景坤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要求、要过待遇。2016年5月,丹东____纪念馆征集历史文物资料,孙景坤捐献自己的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分老照片。这时,他的英雄事迹才广为人知。 孙景坤荣获“时代楷模”、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入选“辽宁好人”。 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篇6 李俊贤,男,汉族,1928年3月生,中共党员,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原院长、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是我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聚氨酯工业奠基者之一,著名化工合成专家。60多年来,他矢志不渝献身国家科研事业,以国家利益为先,苦干实干,勇于创新。他研制的产品助力“两弹一星”发射,至今仍广泛应用在长征系列火箭等大国重器和汽车、建材、家居等国计民生行业。他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忠于信念、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李俊贤对党忠诚、以身报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国家需求出发,这是第一位的。”这是李俊贤始终如一的人生追求。1966年,他奉命来到青海省一个山沟里筹建黎明化工厂,开始航天推进剂的研制工作。他带领团队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克服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简陋的科研条件,成功研制出卫星发射化学推进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助力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直到今天,该推进剂在国内仍是重要推进剂品种。 李俊贤热爱科研、勇于创新。他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将科研目标锁定在满足国防科研事业创新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初,李俊贤研发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鱼雷796燃料,推动我国先进鱼雷研制时间明显提前。20世纪80年代,他开创国内聚氨酯研制,填补多项研究空白,打破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李俊贤敬业奉献、淡泊名利。他数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直到2018年90岁高龄时才正式脱离工作岗位,一直坚持工作了68年。他的同事说,李俊贤的加班时间甚至超过一般人20年的法定工作时间。李俊贤生活简朴,所在单位要给他配专车,被他拒绝。在90岁高龄之际,他毅然捐赠毕生积蓄300万元用于设立基金,以支持科研创新和帮扶困难同事。 李俊贤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河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心存信仰吾辈应该做什么?
努力学习知识技能,学有所成报效祖国。在庆祝100周年大会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样的号召和寄语,必将极大地激励与鼓舞新一代青年发奋图强,读书报国。四位阳光青少年向党致以青春的礼赞,并对党许下青春誓言:“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青年是一个时代最醒目的标记,更是推动一个民族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回望历史,一代代青年人正是在不懈奋斗中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国家富强,追逐民族梦想。今天,新时代对青年寄予厚望——追梦是青年肩头的使命,圆梦是青年未来的功业。追,是奋斗的姿态;圆,是汗水的积累。树立何种人生理想,选择哪种奋斗方向,决定着我们的青春往何处去。站在新时代的起点,豪迈的青春踏上壮阔的征途,需要理想信念的支撑,需要思想的力量导向领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指南针,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必定能够更好地实现价值,收获更有意义的人生。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青年必定前途无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是在替战友们活着”这是一位经历过生死的老英雄对战友、对国家的一生的承诺与责任。孙景坤,一位有着72年党龄的97岁老人,革命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经历生与死的考验,用热血青春诠释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和平建设时期,他深藏功名、扎根乡村,带领村民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他把一生投入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事业中,用敬业奉献彰显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在那个战争年代,年仅24岁的孙景坤毅然决然的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征北战,面对子弹横飞,棉衣被打得棉絮乱飞,如此险恶的环境,他并没有胆怯,反而越挫越勇。因为他深知军人以保家卫国为使命,战争中他不畏艰难,练就过硬本领,屡立战功,用精忠报国的决心践行着一位革命军人的责任与使命。朝鲜战争中,身体被子弹击穿数处,依然冲锋陷阵,直到倒下的那一刻,他才不得不听从命令回国治疗。可老先生只给了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就再一次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因为从穿上军装的那天起,他就知道这是一条九死一生的道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孙景坤老英雄对祖国和人民的使命与责任。从来都没有天生的英雄,谁的生命也只有一次,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是人民的英雄。告别军旅,初心不改。1995年孙景坤退伍回家,脱下军装的那一刻,他“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尘封功绩、褪去传奇,淡然当起了农民。英雄卸甲,心底的沙场气概却从未褪去。从战斗英雄到普通农民,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面对困难的不屈不挠、对职责使命的不懈坚守。回归家乡,继续奋斗,亲自带领乡亲苦干实干,发展粮菜生产,建设乡村,实现共同致富,改变了家乡的穷苦面貌。几十年的默默无闻,几十年的勤勤恳恳,几十年的无私奉献,几十年的不忘初心,他把自己当作一片瓦、一块砖,静静地出现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淡泊名利,深藏功名。那一枚枚军功章多么光彩夺目,孙景坤老人家却把功勋荣誉尘封在记忆里,从未向他人炫耀,一生淡泊名利,即便是退役后的生活中遇到重重困难,也从未向国家索取丝毫。明明一份简单的申请就可以解决的儿女学费问题,明明可以在女儿工作安排的问题上出一份力,就是这样简单的事情,他都无悔放弃。因为在他心里,群众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自己不能给祖国和人民添麻烦,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曾军良万物生长靠太阳,漫漫人生需信仰。雨露滋润禾苗壮,成长路上讲信仰。超越自我不懈怠,矢志不渝重信仰。信仰是思想明灯,指引你前行方向。信仰是精神支柱,唤醒你潜在力量。信仰是生命状态,催生你激情豪迈。信仰是欢乐小鸟,迎着曙光歌唱。信仰是心灵港湾,积蓄前行力量。信仰是崇高洗礼,涵养精神境界。信仰是理想坚守,让人生道路宽广。信仰是真理阳光,让寒冬冰雪熔化。信仰是思想火炬,让生命意义神圣。坚持信仰不随波,书写人生浩气歌。心怀信仰似火焰,点亮理想意志强。追寻事业坚信仰,雪压青松枝不弯。
七一勋章获得者
1、马毛姐,女,汉族,安徽无为人,1935年9月生,1954年6月入党。2、王书茂,男,汉族,1956年12月出生,海南琼海人,1996年6月入党。现任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潭门海上民兵连副连长。201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王书茂同志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海洋维权的模范”。2019年9月,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见义勇为模范”。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2020年10月,获得“全国双拥模范个人”称号。3、王占山,男,汉族,1929年12月生,河北唐山丰南人,1948年8月入党。河南省安阳军分区原副师职顾问,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4、王兰花,女,回族,1950年6月生,1995年11月入党,宁夏吴忠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已退休)、王兰花热心小组慈善协会会长。2021年2月26日,全国妇联授予其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5、艾爱国,男,汉族,1950年3月生,1985年6月入党,湖南攸县人。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焊接顾问,湖南省焊接协会监事长,党的十五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6、石光银,男,汉族,1952年02月生,陕西定边人,中共党员。现任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7、吕其明,男,汉族,1930年5月生,1945年9月加入党,安徽无为人。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8、廷·巴特尔,男,蒙古族,1955年6月生,1976年11月入党,内蒙古呼和浩特人。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廷·巴特尔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9月25日,廷·巴特尔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9、刘贵今,男,汉族,1945年8月生,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1971年8月入党,山东郓城人。曾任外交部正司级大使,首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10、孙景坤,男,汉族,1924年10月生,1949年1月加入党,辽宁庄河人,1948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1月复员回乡务农。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曾任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第一生产队队长。11、买买提江·吾买尔,男,维吾尔族,1952年12月生,1973年7月入党,新疆伊宁人。旗帜鲜明同“三股势力”作坚决斗争的先进模范。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温亚尔乡布力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党的十八大代表。12、李宏塔,男,汉族,1949年5月生,河北乐亭人。1965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4月加入党,大学普通班学历。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李葆华之子,李大钊之孙。曾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13、吴天一,男,塔吉克族,1935年6月25日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人,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研究员、教授。14、辛育龄,男,汉族,1921年2月生于河北省高阳县,1938年参加抗日战争,1939年7月加入党。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前苏联医科院副医学博士。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曾任北京胸部肿瘤研究所外科主任、副所长。辛育龄把全部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被誉为“白求恩式的医生”。15、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原籍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党,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会长。16、陆元九,男,汉族,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滁州,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17、陈红军(1987年3月-2020年6月),男,汉族,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人,西北师范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机步营营长。2020年6月在对外斗争中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年仅33岁。18、林丹,女,汉族,1948年12月生,1985年8月入党,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19、卓嘎,女,藏族,1961年9月生,1996年7月入党,西藏隆子人,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村民,西藏自治区妇联副主席(兼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周永开,男,汉族,1928年3月出生,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金光乡人,1945年8月参加工作,1945年加入党,1991年6月离休。曾任四川省达县地委宣传部长、达川地委副书记、达州市纪委书记等职。21、柴云振,男,汉族,四川省岳池县大佛乡人,四川省岳池县财政局原副县级离休干部。曾任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四团八连七班班长。22、郭瑞祥,男,汉族,1920年12月生,1937年3月入党,河北魏县人。曾任贵州省都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矢志坚守初心的红军战士。23、黄大发,男,汉族,1935年11月出生,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半坎组人,小学文化,1959年11月加入党。曾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村长、村支部书记,现任团结村名誉村支书。24、黄文秀(1989年4月18日—2019年6月17日),女,壮族,中共党员,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巴别乡德爱村多柳屯,2016届广西定向选调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本科就读于山西省长治学院。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25、黄宝妹,女,汉族,1931年12月生,1952年11月入党,上海市浦东高桥人。原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工会副主席,党的八大代表。新中国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26、崔道植,男,朝鲜族,1934年6月生,1953年12月入党,吉林梅河口人,高级工程师。曾任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正处级侦查员。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崔道植在52年的刑侦时间内,平均每3天鉴定一件罪案痕迹,无一错案。27、蓝天野,原名王润森,男,汉族,192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河北饶阳人,表演艺术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离休干部。28、魏德友,男,汉族,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人,1940年11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退休职工,兵团精神的典型代表。29、瞿独伊,曾用名沈晓光,女,汉族,1921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46年8月入党,浙江萧山人。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杨之华之女,瞿秋白继女。瞿秋白牺牲时,瞿独伊只有14岁。
七一勋章获得者名单
1、七一勋章”首次颁授全名单:马毛姐、王书茂、王占山、王兰花、艾爱国、石光银、吕其明、廷·巴特尔、刘贵今、孙景坤、买买提江·吾买尔、李宏塔、吴天一、辛育龄、张桂梅、陆元九、陈红军、林丹、卓嘎、周永开、柴云振、郭瑞祥、黄大发、黄文秀、黄宝妹、崔道植、蓝天野、魏德友、瞿独伊。当之无愧,致敬最闪亮的星、2、七一勋章,中共中央用于表彰全国优秀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3、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以中共中央名义首次颁授“七一勋章”。5月31日,29名“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的公示。4、2021年6月29日10时,“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授予“七一勋章”的决定》,授予29名同志“七一勋章”。[